我们来看《以斯帖记》六章。这一章是我们昨天讲到的在两次以斯帖的宴席中间发生的两件事之一:一件就是昨天我们后半段分享的哈曼建的一个木头架子;还有一件就是王赐末底改荣誉。这个过程非常奇妙,是一个大的翻转,在这个过程里我们分享的点,也是从神的角度和人的角度来看的,从神的角度是我们今天分享的重点,我们先看这一个点,
第1节,
以斯帖记6:1
1 那 夜 王 睡 不 着 觉 , 就 吩 咐 人 取 历 史 来 , 念 给 他 听 。
这就很有意思了。一般来说这些事都是不可能的。我们在事前看,能想象到末底改能被王高抬到这个地步?像这个故事(第6章就是一个小故事)翻转的戏剧性如此之大——末底改突然之间就成了王特别喜悦的大臣,而且大大抬举他(这时候还没有发生第七章及以后的事情,王还不知道这个事实的真相,王就已经开始先要恩待末底改了)。事前我们觉得不能理解的就是,这件事并不是刚发生的。我们前面做过一个铺垫,《以斯帖记》二章的19节到最后是事情发生的时候(就是以斯帖刚刚当王后的时候),那时候有两个人要谋害王,最后末底改立了救王的功。如果要赏赐,有什么比那个时候更直接的呢?但不知道为什么,那个时候就没有赏。
回到六章的1节,王睡不着觉也正常,我们人都会有睡不着觉的时候,但是有几个人睡不着觉起来会读历史呢?那不更睡不着觉吗?我们睡不着觉时有太多的方式:可以去听歌,可以去读一些比较舒缓的文章,或者找人聊聊,或者去干点别的,我们不可能坐下来读历史,这是个非常公务性质的事,或者说是学习性质的事,是会使人越来越不可能睡得着的,因为要思考,读历史不是走完脑子不留下痕迹的。王在那一夜睡不着他就起来读历史,这个我们也不知道神是怎么做到的,但总之祂就做到了。他读历史还不算,第2节,
以斯帖记6:2
2 正 遇 见 书 上 写 着 说 : 王 的 太 监 中 有 两 个 守 门 的 , 辟 探 和 提 列 , 想 要 下 手 害 亚 哈 随 鲁 王 , 末 底 改 将 这 事 告 诉 王 后 。
哪有“正好”的事呢?我们在圣经里看见太多这样的事。所以这告诉我们,“正好”一次是巧合,“正好”100次就不是巧合了;如果圣经里都这么多,那我们去问问经历过神的圣徒们,就不是100次的概念了。我们的一生有多少次神安排的“正好”呢?有多少次神的恩典达到这样的地步呢?在新约《使徒行传》里,有个太监坐在车里读圣经,“正好”读到《以赛亚书》十三章,这时候神又“正好”安排了一个祂的工人走到车边,“正好”把这一段,整个旧约里最好解释耶稣基督形象的弥赛亚的一个章节解给他听......不是“正好”的,腓利是被神安排到那去的,这个埃塞俄比亚太监读到这一段是什么时候神都知道。所以,神在祂的预知里会给我们安排好一切的细节,连一个王当天睡不着觉,晚上起来会读历史这样的事都在神的手里;就是读,有太多可以读的,他“正好”就读到这一段,读到这一段还不算,第3节,
以斯帖记6:13
3 王 说 : 「 末 底 改 行 了 这 事 , 赐 他 甚 麽 尊 荣 爵 位 没 有 ? 」 伺 候 王 的 臣 仆 回 答 说 : 「 没 有 赐 他 甚 麽 。 」
这就更显得有意思了,在那个时候、事情发生的时候,王没做,这个时候王想起来了。然后,伺候王的臣仆回答他说,没有赐他什么,第4节,
以斯帖记6:4
4 王 说 : 「 谁 在 院 子 里 ? 」 ( 那 时 哈 曼 正 进 王 宫 的 外 院 , 要 求 王 将 末 底 改 挂 在 他 所 预 备 的 木 架 上 。 )
时间安排没有比这更准的!因为我们要知道第六章的1节到3节的部分发生的时候,正是第五章的第9节到最后,哈曼是准备做好一个架子,要杀末底改;他当天早晨清早起来进宫见王,是要请王的旨意来杀末底改,要把末底改挂在这架子上。但是,王恰恰在这个时候就读到了一段历史,刚读完、刚问完话,他就出现了......
我们要对神怀极大敬畏的心!整个《以斯帖记》我们看不见神有形的出现,但是整个《以斯帖记》没有一处不在神无形的看顾之下!我们事后看都可以说,这事可真巧啊、这剧编得很好;我们自己在里面的时候,就知道这不是剧了!每一个属神的人若自己经历末底改的时刻、经历以斯帖的时刻,我们就知道神是活的,我今天依然可以一样的证明这件事情;末底改也有他的时刻,这就是末底改的时刻,否则他就死了,但是神的看顾在哪儿呢?我们往后看,第4节,
以斯帖记6:4
4 王 说 : 「 谁 在 院 子 里 ? 」 ( 那 时 哈 曼 正 进 王 宫 的 外 院 , 要 求 王 将 末 底 改 挂 在 他 所 预 备 的 木 架 上 。 )
恶人带着恶意来到王面前,王却使这恶意变成了能够大大祝福末底改的方式。我们看到很有意思的是,哈曼在这个过程中认为,王是在说他是那王最喜悦的大臣。神真是奇妙的神!神用的都是我们每个人的选择(我们刚刚讲的是神的形象,我们现在看看人的选择),哈曼的选择就是:他想到的都是自己,他想到都是我有多好,王有多喜悦我,他想到都是我该怎么样用我的恶计杀了末底改。所以第6节的后面哈曼心里说,
以斯帖记6:6
6 哈 曼 就 进 去 。 王 问 他 说 : 「 王 所 喜 悦 尊 荣 的 人 , 当 如 何 待 他 呢 ? 」 哈 曼 心 里 说 : 「 王 所 喜 悦 尊 荣 的 , 不 是 我 是 谁 呢 ? 」
这个话不是上帝逼着他说的,这个念头他怎么会有呢?因为哈曼就是这样的人。什么决定我们的结局呢?最终是我们自己决定我们自己的结局!哈曼若是谦卑的,就不会这么想、不会这么想就不会走到后面高抬末底改的(地步)、他一定会先问,王啊,你说的是谁?正是因为他骄傲,他才会这么想;哈曼若是谦卑,就不会记恨末底改到这个地步,一定要把他全家乃至他全族都杀了;正是因为我就是这样的人,自然我就会做这样的判断、而我这样的判断,自然的就把我的计谋变成了我的陷阱。第7节"哈曼就回答说......"因为他这样的回答是针对自己的,他是要把这样的好处加在自己身上,所以他是不遗余力的。
这给我们今天很深的属灵教导就是,神是用我们自己的话来审判我们的:我们若对我们的仇敌说这样的性质、那样的事情是不对的,应该怎么样呢?当我做仇敌一样事情的时候,神也会这么审判我;当我对我认为是加在我身上的东西,我说主啊,这就应该是abcde你通通要给我,那神有一天也会加在我所恨的人身上,因为我觉得我配得,那他也配得。
哈曼是用自己的话来到神面前来定了自己的罪!这些话不是王加给末底改的,也不是神加给末底改的,是哈曼觉得应该加给末底改的。所以今天非常重要的一个点:不在乎我为自己算计什么,而在乎我是不是真的相信神!我来到神的面前,没有任何可以为自己主张的权利,或者说,有配得神赦免的任何原因;我只有一个可以蒙神的喜悦,就是我相信你!我知道我是不配的,我也知道按照我所配的,我就应该受多重的刑罚;恩典,我是不配的、怜悯,求你给我,我应该是无论怎么样都是受永恒的审判的......如果怀着这样的心,我才可能得到末底改那样的祝福;我若一直觉得我就是应该像哈曼那样,我就是应该得着那许多的祝福,那这祝福就会给到末底改了。所以,凡升高的神就让他降卑,凡降卑的神就让他升高。这在新约书信里的道理在这里再一次让我们看见是何等的真实。
最后的情节就是,哈曼突然发现原来王说的是末底改。但他已经没有办法改口了,以至于他就只能按照这个方法去对末底改做。这样的一个翻转到第六章的最后,有个小点再分享一下,六章的第13节,他的朋友和他的妻子对他说,
以斯帖记6:13
13 将 所 遇 的 一 切 事 详 细 说 给 他 的 妻 细 利 斯 和 他 的 众 朋 友 听 。 他 的 智 慧 人 和 他 的 妻 细 利 斯 对 他 说 : 「 你 在 末 底 改 面 前 始 而 败 落 , 他 如 果 是 犹 大 人 , 你 必 不 能 胜 他 , 终 必 在 他 面 前 败 落 。 」
其实这是每一个人在当时都知道一个事实:犹大人有神,这神是行奇事的神。这更说明一点:他们不是在不认识神的情况下做这些事的,他们就是选择不要神。所以当他最终落到这个结局的时候,不能说是因为他糊涂,他其实就是对着犹大人的神去的,他们心里面很清楚的知道犹大人的神是怎样的一个神,所以当他们看见这些事情的时候、他们在当时刚刚发生的时候,都没有把它归结为巧合,我们今天就更不能把它归结为巧合。其实他们都知道,这事实在是太玄妙、太奇妙了,怎么可能这么一翻转,本来要把末底改挂在木头上面,变成末底改在众人面前大大的得着了荣耀呢?他们已经知道是神的作为了!而属神的人看见神的作为和不属神的人看见的区别是什么呢?就是选择谦卑、顺服、赞美,还是选择悖逆、继续走撒旦的路。求神带着我们,光照我们的心。哈利路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