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看《诗篇》二十四篇,这一篇也是个很短的诗篇,一共只有10节。有一些解经学者认为这个是指向未来要来的千禧年那个时期的圣徒,他们在千禧年前的大灾难的时期坚守神的道,最终在主第2次再来的时候,与主一起进了耶路撒冷,这是一个直接指向当时的一个预言,这个我们也可以这么理解,从属灵上我们也有一些其它的看见和分享,我们今天一起来看。
这个诗分两个部分,1到第6节是一个部分,7到最后是一个部分。1到6节这个部分在讲怎样的人可以去登耶和华的山,站在祂圣所的人是什么样的,
诗篇24:4
4 就 是 手 洁 心 清 、 不 向 虚 妄 、 起 誓 不 怀 诡 诈 的 人 。
5 他 必 蒙 耶 和 华 赐 福 , 又 蒙 救 他 的 神 使 他 成 义 。
这里让我们看见,这样的人是从里面来寻求神的,寻求神的什么?是寻求神的圣洁和公义的。我们知道我们在神面前不是靠着自己的义来得着称赞的,也不是靠着我们能够取悦神的,所以在这里,我们不是从里面得到说我能做到,否则4节和5节就不会说蒙救他的神使他成义,如果他一直都是手洁心清,为什么要神救他呢?所以我们要很清楚的知道这个道理:我们是凭着信心得救的,一定不是凭着自己行为得救的,这个是整本圣经很重要的基础,乃至在这个经文里面也没有和这个原则相冲突;但是这样的一批人,画面切换到第7节的时候,他们要进城,所以在这儿,城门其实是在和一样东西联系起来,就是得胜,我们想到城门,想到荣耀,就一定是和得胜有关系的。
所以这一个诗篇是告诉我们:神看顾一切信祂的人,而信祂的人是寻求在他里面的公义和圣洁;我是被神的本性所吸引,被祂的爱、大能、怜悯、圣洁、公义所吸引,所以我愿意把自己交托给祂,如同我们昨天分享的二十三章,然后因着我的信心,我蒙耶和华的赐福,然后又蒙救我的神称我为义,我就是祂的亲人了,我就是祂的一家人了,我就是祂的羊,祂就是我的牧者了。
祂是个什么样的神呢?祂是第二十四章的1节,
诗篇24:1
1 ( 大 卫 的 诗 。 ) 地 和 其 中 所 充 满 的 , 世 界 和 住 在 其 间 的 , 都 属 耶 和 华 。
祂是一个大能的神,祂把地建立在海上,安定在大水之上,祂是那得胜的神,所以我负责信祂;我信,是我寻求那圣洁神的这么一个信,就是我看见我的肮脏和污秽;我们的信是有个目标的,我相信祂的本性是我所喜悦的,祂是爱,祂是圣洁,祂是公义。所以第6节
诗篇24:6
6 这 是 寻 求 耶 和 华 的 族 类 , 是 寻 求 你 面 的 雅 各 。 ( 细 拉 )
所以这样的一群人、寻求神的这一群人,必得见神的荣耀,这就是第二十四章的一个逻辑了:见神的荣耀是和赞美和得胜相关的,荣耀总是和这两个品质相关的,就是我看见荣耀一定会赞美,那什么样的荣耀是让我们大声赞美?就是得胜。我们很难想象一个荣耀的主(我们脑子里的画面)是一个失败的或者没有办法胜过敌人的主;即便耶稣在十字架上为我们的罪死了,但是祂三天后复活了,这是多大的荣耀呢?!这是全地没有人能得着的荣耀!所以神总是一个得胜的主,复活就是得胜,第2次骑马进耶路撒冷,祂是万王之王,万主之主,消灭一切的仇敌,那更是无可否认的荣耀了,所以这里就用的比喻是众城门,城门你们要抬起头。
第7节到第10节,反复有几个词组出来,就是你们要“抬起头来”,“抬起头来”,而且是“城门”,你们的王要进来,王是谁呢?是“荣耀的王”,是万军之耶和华,祂是荣耀的王,就是这么几个关键词反复出现:“城门”、“抬头”、“荣耀的王”、万军之耶和华、耶和华,这样的词我们联系起来我们就知道,我们什么时候能看见神的荣耀呢?不是低头,是抬头;然后我们荣耀的主,祂把我们带到哪儿去呢?祂要把我们带到胜利里去,不是带到愁苦里去,我们这个篇章的“句号”不是“句号”在苦难里,不是“句号”在十字架上死了然后就没了,是“句号”在得胜里;不但如此,我们是那要等候祂回来,要迎接祂进来的“众城门”,我们是永久的“门户”。
所以我们用一个比喻来看待这个,我们就很清楚的知道我们跟神的关系——我们等候祂,我们寻求祂,我们渴慕祂的公义,祂的良善,我们信靠祂,然后我们荣耀的主终将回来,带领我们见证最终的胜利。
所以我们在主里的盼望是大的!因为我们在地上至暂至轻的苦楚,是为了让我们得见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哥林多后书》4:17我 们 这 至 暂 至 轻 的 苦 楚 , 要 为 我 们 成 就 极 重 无 比 永 远 的 荣 耀 。)。为什么苦楚和荣耀相关呢?我们的主就是这样的,这就是我们前面《诗篇》二十二章所分享过的,但是这荣耀是最终我们看见的——苦楚是至暂至轻的,荣耀是极重无比,而且是永远的。哈利路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