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再看《箴言》的17章,这一章的内容比较多,我们可以分几个点来看。我们先看第1个点,就是第1节, 设 筵 满 屋 , 大 家 相 争 , 不 如 有 块 乾 饼 , 大 家 相 安 。这一节讲到了一个道理,就是争竞并不是神所喜悦的。
我们看见在新约的很多书信的劝勉的部分,讲到这个争竞是一个罪来的,在旧约它也是一致的。在这里就可以看见,大家相争,它是一个神所不喜悦的事,而且它用了一个比方,就是如果有很多的产业,但是彼此是争竞的,还不如没有产业,彼此没有争竞。
它是这样的一个表达,在17章的后面,它用了其他的方式,比方说,在14节,17章上的14节,它是这么讲,它说,
箴言17:14
14 纷 争 的 起 头 如 水 放 开 , 所 以 , 在 争 闹 之 先 必 当 止 息 争 竞 。
这个是一个道理,就比方说,如果只有一块干饼,那就没有(争竞的)源头了,没有哪一家会为一块干饼的产业去争。但是,有设筵满屋,那就是有源头了。所以,纷争的起头,就如同水放开。那与其有这个起头,还不如在一开始就把它掐灭了。可见,纷争是灵里的,就是如果我们灵里的罪要起来的时候,宁可没有外部的源头。所以产业也好、财富也好、设筵满屋也好,干饼也好,这些都不重要。
这个原则和耶稣告诉我们的(相比),耶稣就放到更高的位置了,祂说,如果是手让你犯罪了,就把它砍下来;眼让你犯罪了,就把眼挖出来了;祂说,与其全身手脚齐全的进到地狱里,还不如少了一个部分,免除地狱之火。所以这个是一样的原则,就是我们要注重里面的圣洁、注重神告诉我们灵里的罪,避免这罪要多过外面的;就是外面的健康也好、外面的财富也好,最终都会随着我们在这地上离开的时候画个句号,而里面却是存到永远的。
争竞是神所不喜悦的,是灵里的罪。这是我们今天分享的第1个点。这个点在17章19节,它又换了一个表达方式,它说,
箴言17::19
19 喜 爱 争 竞 的 , 是 喜 爱 过 犯 ; 高 立 家 门 的 , 乃 自 取 败 坏 。
它又是一个表达方式,讲的是一个意思:就是喜欢争竞的,其实是喜欢过犯,其实就是喜欢罪。如果我们今天放在我们的认知里,我们会把这样的事情包装成为上进心,或者进取心。这是和我们在这地上的教导是冲突的。比方说我们总是会教导孩子去夺第一,无论做什么,体育也好、成绩也好、学校也好、工作也好,都是夺第一。但人的奖赏、赏赐,第一,只有一个;奥运会只有一个冠军。
但是,我们知道神的赏赐,祂给到每一个人都有。祂说:你们因为基督的名,给这里面小子里的一个人一杯水喝,这人不能不得赏赐。基督是把我们做的每一件(事)——因为祂的名而做的事都是记下的。所以这个是完全不一样的,就是在这个“赛场”里的每一个人,基督祂都记念,因为每一个都是祂的孩子。但人却是让我们去争那第一的,而且人的赛场只有一个,就是我们一个项目,大家永远都是每一个人,都在这一条路上跑。但是神带领每一个孩子的路都是不一样的,没有两个基督徒、没有两个神的孩子,所走过人生的路,神的带领是一模一样的。
这就是为什么每一个神的孩子到最终都会说:“神是最爱我的。”这就如同一个家有许多孩子,如果这个家的父母,的确是做到如神那般的、如基督那般有舍己的爱,那每一个孩子感受到的,就是我的父母是最爱我的。只不过我们人是有限的,而且我们是在罪中、是败坏的,所以我们做不到。但神是无限的,神是大能的,神是舍己的爱,所以祂能够让我们感知,(神对)每一个人的带领都是不一样的。
我们只需要看一看世界万物的创造,就知道没有两片树叶是一样,没有两条河是一样的。那神对这些的创造尚且做到完全不一样,更何况我们人呢!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去争竞。我们很难想象一个苹果怎么跟橘子去争竞呢?因为本来就不是一样的。我们人和人之间也是这样,我们要做的是得着神在我们生命的旨意里,祂要我们所得着的。我是一棵桔子树,我要得着神让我所得着的那忍耐的结实——那足够多的橘子;而不是说,我想成为苹果。
这就是我们不要争竞最根本的属灵的道理。而这样的一个道理在19节,它说就是:喜爱争竞的,就是喜爱过犯。就是我们如果陷到争竞里,其实就是邀请罪进到我里面来。“高 立 家 门 , 乃 自 取 败 坏 ”的意思,就是我把是世人的教导应用在我自己身上,我高立家门,我显明我有很多产业,我设宴满屋,那就是自取败坏。这就是争竞的源头如水放开,最后必然取得败坏。这是我们今天分享的第1个点。
第2个点是17章的3节,它说,
箴言17:3
3 鼎 为 炼 银 , 炉 为 炼 金 , 唯 有 耶 和 华 熬 炼 人 心 。
这也是一个极宝贵的经文,我们要把它记下的,因为神是关注我们灵里平安和生命的神;这是这节经文里充分体现的第1个点。这节经文里充分体现第2个点呢,神熬炼我们的心用的方法,神洁净我们的心用的方法,是熬炼。熬炼,其实它用的形象的比方,就是金和银。我们看一下金和银的这个练法,就是先要把它熔化了,然后再把杂质从熔化的金和银里撇出来;然后金和银再回到固体的状态就变纯净的金和银了。所以这就是熬炼的意思。
我们知道第一次的审判,神是用洪水审判全地的。洪水审判全地,就代表着我们洁净,是用水洁净,只能洗外面。我洗衣服也好,洗杯盘也好,我们洗擦桌子也好,我们这些都是外面。但是我里面的杂质,用水是洗不干净的,这也是为什么神不会再用水来洁净全地。祂应许了在挪亚之后祂不再用洪水灭地,因为在末后的审判里是火,火是一直会烧到永永远远的。
火是熬炼金银,炼金炼银的那个工具。它用这样的形象的比方来告诉我们,我们今天在末世代的世界的人,我们要关注的是我们灵里的永恒的生命。而我里面的罪,我靠着外面的、我的行为去洁净是没有用的,因为我里面脏了,我只能信靠耶稣基督成为我的救主;圣灵住在我里面,我里面重生了,全是指着我里面那个属灵的人。而我这样的一个过程就像炼银炼金一样。
当我得救的那一刻,我里面重生有个新造的人;然后圣灵住在我里面,我成圣的过程其实就像炼银炼金;就是在我里面,神不断地把我熔化;我在各样的试炼中、各样的苦难中,我看见神的信实,那些杂质,我里面受的试探,我在环境中甚至软弱跌倒时候所犯的罪,每一次当我熔化了,神就把它撇清,让我认知到这样东西的肮脏,我愿意把它撇出去;当我不熔化,我没有看见的时候,我是不知道我有多糟糕的。
我们知道,神的话就像三尖两刃的刀,剖开人的心思意念;这是用另外一个方式来表达这个意思。为什么要用三尖两刃的刀?为什么剖开?祂就要穿到人的灵的最深处,我才知道原来这个事情我很糟糕,原来我在没有意识的时候,不停地在犯罪得罪神。所以这些都是炼银和炼金一个很形象的比方。圣经里另外一个形象的比方,讲到这个概念就是橄榄被压榨成油,也是一样的;榨完以后剩下的是宝贵的油,杂质就没有了。
我们继续往后看,就讲到第5节,它说,
箴言17:5
5 戏 笑 穷 人 的 , 是 辱 没 造 他 的 主 , 幸 灾 乐 祸 的 , 必 不 免 受 罚 。
这里又给我们一个和我们平常的认知相反的(教导),就是戏笑穷人和幸灾乐祸,这个在神眼里是罪,是会受罚的。这个我们不会把它放在一个特别高的,我们只是觉得这是个道德的问题。但是很多我们看见的道德的问题,其实是跟灵里的罪相关的,这就是一个。这其实让我们要有警醒:神关注我们和人的关系;而这样的关系,是从我心里面怎么来看待他人开始的;我甚至可能没有表达出来,但是我无论是戏笑还是幸灾乐祸,即使他人不知道,神都知道。求神使我们愿意守在祂的圣洁里。
我们继续往后看到第10节,它说
箴言17:10
10 一 句 责 备 话 深 入 聪 明 人 的 心 , 强 如 责 打 愚 昧 人 一 百 下 。
这里讲到话语。这些话语的问题,其实从前面几章,就一直是一个重点。所罗门反复讲到话语的宝贵。在这里,他就从话语(能)归正人,使人从错误中出来这么一个角度来看待话语,他就形象地比方:一句责备话,如果能使人醒过来,深入聪明人的心,就比责打,去打那愚昧人100下都管用。这就是充分说明人是属灵的人,就是我有的时候我在愚昧里,我宁可挨100下板的时候,我还是醒不过来。
所以,外在的击打不一定使人能谦卑;唯独神,唯独圣灵在里面带领人做工,明白这道理,一句话进来他就能谦卑。所以圣灵来的作用就是让人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我们也知道,神的工人最多也只是把话语给出去,那最终对方必须得是在圣灵的带领下,谦卑自己的心,才能做到深入聪明人的心。聪明人就是谦卑人,而这话语进到他心里,他的里面的改变才会带来外面的改变,否则即使被责打100下,也是与他无益的。
在这儿他就讲到了愚昧人,这也是17章的另外一个重点:反复上上下下讲到很多愚顽人、愚昧人的行为。那我们就不去一个一个看,我们只挑几个重点的,我们看一下第12节,他说,
箴言17:12
12 宁 可 遇 见 丢 崽 子 的 母 熊 , 不 可 遇 见 正 行 愚 妄 的 愚 昧 人 。
愚昧人在这所造成的危害,这个危害不是指,说,我可能会对世界、对他人造成多么大的损伤,而是这里面用的形象的比方。他在讲到就像一个人碰见了丢了小熊的母熊一样,这个母熊是非常可怕的,就是在那个时候,这个母熊是没有任何的理性,或者说它是不去做任何的环境形势的判断的。愚昧人就是这样,愚昧人在这里是个结果,他的结果的意思,就是当他不在神的光照下,他就像进到了一个完全的黑暗里,完全凭着里面的冲动在行事,这就是比丢崽子的母熊更厉害的。
所以,这个给我们一个警告,就是我们切记要离开愚昧的状态,我们守在神的话语里。这个人就常是在平安里、在喜乐里、在神的话的带领里。这个状态就是远离愚昧的。而愚昧呢,就是在我里面的情欲的、我想要的带领里——就是我被我的话、我对我的需要所抓住了,我抓住到一个地步,我一定要做,就像这丢崽子的母熊,一定要找到小熊,那这个时候他做的事,就是完全不管他人是怎样的;会伤人,甚至会带来很多不可预计的后果。.
这个是一个律,就是如果我们进到了这样的黑暗里,我们被一样我们在地上所求的东西抓住,就有可能变成这么一个状态,是非常可怕的。这个状态的对立面就是28节,就是,
箴言17:28
28 愚 昧 人 若 静 默 不 言 , 也 可 算 为 智 慧 , 闭 口 不 说 , 也 可 算 为 聪 明 。
阿们!如果我们能够关注自己的心,当我们被一样东西抓住了,但是我如果回到神那里,我安静下来,我进到一个平静的状态,我可能就能离开,就离开那抓住我的那样东西所带来的后果;如果我可以静默不言,都可算作智慧。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对比,给我们一个启示。
最后呢,我们看也是很著名的一节,就是22节,
箴言17:22
22 喜 乐 的 心 , 乃 是 良 药 , 忧 伤 的 灵 使 骨 枯 干 。
这是我们常要记得的,即便我们为了自己的地上的身体的健康考虑,我们也好跟随神。因为喜乐是圣灵的那9个果子里面的第2个。仁爱、喜乐、和平、忍耐......,喜乐,是只有从神出来的;我们若不在圣灵的带领下,我们进不到喜乐里;我们在地上可能会碰到高兴的事,但是那个是一过性的;喜乐是持久的,是从里面出来的对永恒的盼望,以神为满足那样一个状态,而只有这样的状态才是良药。
而这个状态的反面,凡不以耶和华为神的,这人的愁苦必加增,就必有忧伤。所以忧伤是一个常态,自然就使骨枯干。所以这是一个对比,既是喜乐和忧伤的对比,就是跟随神和跟随世界的对比,也是这个结果的对比,良药和枯干的对比。
求神使我们有智慧,愿意跟从祂,顺服祂。哈里路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