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看《马可福音》15章。这一章是耶稣的受难,围绕主的受难,周围有很多的人做了各自的回应。我们可以继续借着《马可福音》的记载,再回顾一下这最宝贵的一个画面。让我们分两条线:先看主的受难这条线。主的受难,祂是为我们死的,但是,祂被审问的时候,祂是“ 犹 太 人 的 王 ”,这个是很有意思的。
15章的第2节,
马可福音15:2
2 彼 拉 多 问 祂 说 : 你 是 犹 太 人 的 王 麽 ? 耶 稣 回 答 说 : 你 说 的 是 。
除此之外,耶稣就不回答了。彼拉多问耶稣的身份,耶稣的确是王,但是祂没有罪,祂不但是犹太人的王,祂也是全地人的主、全地人的王,包括彼拉多,虽然彼拉多是外邦人。在这儿,当彼拉多审问祂的时候,——我们哪有臣民去审问王的呢?所以祂不回答,但是祂却承认、认可了祂是 犹 太 人 的 王 。
然后我们再看本章的第26节,
马可福音15:26
26 在 上 面 有 祂 的 罪 状 , 写 的 是 : 犹 太 人 的 王 。
祂的罪状居然是 犹 太 人 的 王 ,那就意味着祂是因为要作犹太人的王而被钉死的。这也是当时事实的情形。祂本来是王,但为什么犹太人不接受祂呢?就是因为我们前面讲到的,当人们喊“和散那”的时候,人们想的是祂要推翻罗马统治。所以当彼拉多代表外邦人,问祂是王吗?祂说:是。
无论是彼拉多,还是外邦人或是犹太人,他们对这个王的认识都完全错了。他们认为这个王是要来用武力一统天下的。他们不知道,这个王第一次来是要我们从罪中得赦免、得释放的。王第一次来,先解决的是我们的罪的问题;第二次来才是来地上骑马来要审判列国、审判众民的。所以在这里,祂是犹太人的王,却成为祂被钉死的原因,——原因就是因为人悖逆,不接受祂。这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话。
在《马可福音》的15章里,“ 犹 太 人 的 王 ”反复出现:我们看见15章的2节;15章的第9节,
马可福音15:9
9 彼 拉 多 说 : 你 们 要 我 释 放 犹 太 人 的 王 给 你 们 麽 ?
彼拉多他就一直地提到这个词。到第16节-20节,那些兵丁戏弄祂的时候也说:恭 喜 , 犹 太 人 的 王 啊 !这让我们看见,我们可以采取这样的态度,但是,我们要知道祂真的就是王啊!兵丁戏弄祂的时候,以为祂不过就是一个普通的囚犯,祂也没有回应。我们看见兵丁戏弄祂的时候,没有看见耶稣的回应。15章的1节到5节,除了祂承认祂是王,也没有看见祂的回应。(耶稣)头顶牌子上贴的罪状也是“ 犹 太 人 的 王 ”。
这一切都告诉我们,我们可以因着自己的悖逆不承认祂、漠视祂、戏弄祂,甚至把“祂是王”当作罪状写在上面,但不改一个事实,祂真的就是王!这真令我们可深思,也有点可怕的一个事实,就是我们悖逆到一个程度,我们眼瞎到一个程度,我们以为耶稣只不过是一个人,不过就是历史上的一个人而已。祂真的是基督,祂真的是神。
我们今天有多少拿基督的名来说笑话的呢?就如同当时的兵丁戏弄祂一样,耶稣也是沉默的。今天耶稣依然还是和当时一样是沉默的,因为审判、最终定罪的日子还没有到,神忍耐等候人的悔改。我们今天可以轻忽神的名,但是这样的选择,我们必须要为此负责的。我们看见一个很有意思的画面,每个人都在嘲笑的这个人、嘲笑的这个点真的就是事实,祂真的就是犹太人的王,祂真的是我们的王啊!
我们今天可以漠视耶稣是王这个事实吗?我可以选择像这个兵丁一样、像彼拉多一样、像大祭司一样、像路过的人一样,甚至跟祂 同 钉 的 那 个 人 , 也 是 讥 诮 祂 ,29节,
马可福音15:29
29 从 那 里 经 过 的 人 辱 骂 他 , 摇 着 头……
所有这一切大家都看见了:祂是王。就如同今天谁都听说过耶稣是基督,然而是不是我们真地把祂当作基督接到心里呢?还只是以这为我们悖逆的因由(借口)、依据呢?就如同那些兵丁一样,说:恭 喜 , 犹 太 人 的 王 啊 !很可惜也很可怜。这是我们今天看见的第一个点,从神以及人的回应。
第2个点,我们来看耶稣做这一切事,我们前面反复讲的是为了我们,15章的第6、第7节,本来耶稣是不需要死的,但是,祂却替一个囚犯死了,这个人叫巴拉巴。巴拉巴,就是父亲的儿子的意思。我们就是神的儿子,父神的儿子。因为亚当是神的儿子,我们都是亚当的后裔,但是我们这些子女做了一件很糟糕的事,就和巴拉巴一样(第7节) ,杀 过 人 啊。我们都是需要面对永恒的审判,而且这审判是死亡的代价的,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巴拉巴的形象就是我们,耶稣替巴拉巴死了,就是替我们死了。
所以那一天有一个叫“父亲的儿子”的一个人,祂本来是准备要行刑,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却被耶稣给换下来了。我们也是一样,被耶稣给换下来了。如果我们轻忽这救恩,未来等候我们的审判又是何等的大呢!耶稣是应该被钉十字架吗?第10节,他,也就是彼拉多,也就是真正在那个时候,应该主持公义的那个审判官,
马可福音15:10
10 他 原 晓 得 , 祭 司 长 是 因 为 嫉 妒 才 把 耶 稣 解 了 来 。
所以人都知道耶稣不是为自己的罪死的,耶稣是为巴拉巴,——也就是我们,代替而死的。而且耶稣没有做任何的辩解,因为祂知道,这是对我们最重要的事。因为祂知道,这是父神的旨意,因为祂也愿意。所以在第2个点,我们就看见了,这救恩的意义就是代赎——耶稣死了,巴拉巴活了;耶稣死了,我们就活了。
面对这样救恩,人都是有不同的回应的,我们前面看见过兵丁的悖逆,但是21节,
马可福音15:21
21 有 一 个 古 利 奈 人 西 门 , 就 是 亚 力 山 大 和 鲁 孚 的 父 亲 , 从 乡 下 来 , 经 过 那 地 方 , 祂 们 就 勉 强 祂 同 去 , 好 背 着 耶 稣 的 十 字 架 。
这又是我们的形象了——我们自己在走路,走我们自己的人生的路,就好比这西门一样,他可能有生意要做,他可能有自己安排的计划,却突然地被打断了,他被勉强去背主的十字架。我们本来在这个救恩里是没有份的,耶稣是犹太人,祂是犹太人的王,但是犹太人拒绝了(祂),是因为他们自己的悖逆。犹太人拒绝神,神的救恩就给到了一个被勉强去的人。
我们知道耶稣用过这个比喻:就是本来请的客不来,家主就让他的仆人在路上勉强人进来。我们这些本来在神的道上没有份的外邦人,走在世上,本来是要面对永恒审判的,却在那一天听见了福音。我们可以想一想这西门,他在那一天所经历的改变了他的一生。我们从后面会看见他的儿子鲁孚,在(圣经)书信里面提到过,所以在在这一天的改变里,使我们本来行在自己的路上,听见福音以后的改变,看见耶稣为我们的罪死在十字架上,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的,而这样的改变本来不是我们计划的,所以古利奈人西门也是一个被神得着的外邦人的形象。
然后,耶稣继续的在十字架上的形象,就是祂23节,
马可福音15:23
23 拿 没 药 调 和 的 酒 给 耶 稣 , 祂 却 不 受 。
耶稣不受,是祂要完全的,因为没药调和的酒是一种麻药。祂要完全地为我们的罪付上所有的代价,无论是肉体的还是灵里的,祂没有借助任何的、人的方式来减轻这代价的程度。在经过的人那里,有的是辱骂祂的,有的是讥诮祂的。然后,祭司长和文士,说了一个逻辑,31节,
马可福音15:31-32
31 祭 司 长 和 文 士 也 是 这 样 戏 弄 祂 , 彼 此 说 : 祂 救 了 别 人 , 不 能 救 自 己 。
32 以 色 列 的 王 基 督 , 现 在 可 以 从 十 字 架 上 下 来 , 叫 我 们 看 见 , 就 信 了 。 …… 。
虽然耶稣祂还是在那继续地为我们的罪付上代价,祂不会因为人的回应而改变祂的心。但人的回应却是千差万别的,既有像外邦人西门这样的,也有像以色列祭司和文士这样的,——那他们要的是什么呢?他们要的就是今生。他们的逻辑是,我不可能舍弃我的权利乃至舍弃我的生命。所以如果你是真的,你就一定会救自己。这并不是对的逻辑,这个是我们罪人的逻辑,而且他还有个更错的逻辑,就是你要显给我看,我才信。而且看的是,按我败坏的想法、一定要救自己的想法的这个结果。叫我看见就信了,本来就不对。我们是信了才看见,而不是看见了才信。
而且这看见的,也不是主会去做的。主不可能给我们在天上显个什么神奇的事,说,你看见你就可以信了。若是可以,那人人就都信了。是因为我自己里面不要,我就不可能接受,我们在第14章就讲到过这一点,因为大祭司他不要,14章的63节到65节,正是因为他不要,所以他听见耶稣说是基督,他就认为祂不是,因为他已经想好了,我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基督,这不是我脑子里应该有的基督的形象,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可悲的事实。
我们今天因着自己的悖逆,想好了神应该是怎样的,会使得我们不能够认识真正赐给我们的那最宝贵的救恩,就是耶稣基督自己。
在本章的最后,33节到41节,讲到了耶稣十字架上最后的几句话语。祂讲到:我 的 神 , 我 的 神 ,为 什 么 离 弃 我 ? 这是我们原来有分享过的,耶稣在那一刻为我们成为罪,神的审判临到祂,所以祂说:我 的 神 , 我 的 神 , 为 什 么 离 弃 我 ? 耶稣被挂在木头上的时候,是替我们成为罪,就如同那被举起的铜蛇一样;祂替我们成为罪的时候,神离开祂。到38节的时候,
马可福音15:37-38
37 耶 稣 大 声 喊 叫 , 气 就 断 了 。
38 殿 里 的 幔 子 从 上 到 下 裂 为 两 半 。
幔子裂开了,神和人就能够相见了。正是因为耶稣付的代价,神和人之间再也不用隔着一重厚重的幔子,这幔子是使人没有办法敞着脸到神面前去,去到祂的施恩宝座前,去祈求祂的怜悯。所以我们今天就不再需要祭司来献祭了,因为我们已经能够凭着信心,大胆地直接到耶稣到神面前去,因为耶稣已经付了罪的代价,而且这代价够了。代价够了,一个很重要的证据就是幔子裂开了。但是,人的回应并不都是接受的。
那之后呢,我们看见一些很美的、很美好的、带着信心的回应,包括那几个马利亚。她们预备好要等到星期天,主复活的时候要来膏主的,所以她们是一直等到最后的。我们看见了在第40节,
马可福音15:40
40 还 有 些 妇 女 远 远 的 观 看 ; 内 中 有 抹 大 拉 的 马 利 亚 , 又 有 小 雅 各 和 约 西 的 母 亲 马 利 亚 , 并 有 撒 罗 米 ,
这些妇人是远远地观看,一直地等候,这是非常有信心的,就如同那膏主、用三十两银子的香膏膏主的妇人一样。主的安葬是由两个人,一个是亚利马太的约瑟,一个是尼哥底母,在这里讲到的是约瑟。约瑟也是暗暗作门徒的,他暗暗作门徒,在这一天他就大胆地到彼拉多面前,去求耶稣的身体,来安葬主。所以神会感动人,在需要的时候。但是,我们是不是那一个能被神所用的呢?这是我们要去想的。耶稣一定会被安葬,但是,我是不是约瑟呢?我是不是尼哥底母呢?神的国一定会成就,我是不是神的国里那个得救的呢?所以这是我们常常要去思考的。
我们读着这些话语的时候,我们就看见神的安排都是好的:那天有一个忠心的仆人叫约瑟,他以前只敢悄悄地跟着主,这一天他终于大胆地去为主做见证。因为我们知道,耶稣的门徒这时候是不能进去求的,因为他们身份不够。无论是这个亚利马太的约瑟,他是尊贵的议士,他其实是个官,还是尼哥底母,也是官,所以做官的要去求,就只能是显明他是跟随主的,那他自然之后就有可能会受逼迫,甚至有更糟糕的结果。这样的代价,当他们面对主的救恩的时候,他们就愿意付上,愿意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从主。
主的事一定会成就。但是,在这成就的过程中谁能够得救呢?那谦卑愿意放下自己地上一切的,就能够得着了。惟愿我们能够真地明白什么才是真实的,什么才是存到永远的。哈利路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