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看《哥林多后书》第8章。第8章、第9章保罗用了两章的篇幅,来特别的讲关于捐赠的事,因为我们知道第7章最后,保罗还是在鼓励哥林多人悔改。捐赠是保罗在《哥林多前书》的最后一章13章的一开始,对哥林多人的劝勉,告诉他们每周的第1日,要照自己的进项抽出来留着。
可见,在这之后,哥林多人应该有比较积极的回应,保罗能借着他们的积极的回应,就要把这道理再讲出来,同时也鼓励他们、或者说敦促他们把这事办成,因为不知道什么原因,哥林多人虽然很愿意做,但是一年了,他们有这想法一年了,最终还是没做成,所以保罗借着这封信,要把这个事再给他们讲一遍,既是鼓励又是敦促他们做成。
这当中分享的角度还是和《哥林多后书》一贯的角度一样,就是先看一些一般的属灵原则,然后,看在这个过程中保罗的心,以及我们的回应当是如何。我们先看第8章的第2节,——8章1节到第7节,保罗用了一个榜样的例子,也就是马其顿教会,马其顿教会是哥林多北部的一片地区的教会,就包括著名的腓立比教会。这些教会的人他们的特点就是他们特别爱主,他们特别愿意把有的给出来,所以保罗用他们做例子来鼓励哥林多人。
我们先看的第1个角度,我们注意保罗在这里不是责备哥林多人,因为我们人经常在地上的世界观里,看见好的榜样就会生出竞争、嫉妒的心,保罗并不鼓励基督徒中间是这样。所以,保罗用马其顿教会了做一个例子,这例子是想让哥林多人知道怎么做是好的榜样,给他们一些好的鼓励,就让他们能够赶紧把这事做成了。
因此,保罗在第8节后面就讲到了这个主题,就是敦促他们要办成。我们先看第2节,
哥林多后书8:2
2 就 是 他 们 在 患 难 中 受 大 试 炼 的 时 候 , 仍 有 满 足 的 快 乐 , 在 极 穷 之 间 还 格 外 显 出 他 们 乐 捐 的 厚 恩 。
这里让我们看见,奉献是一个人的生命跟主的关系的一个外在的表征,就是当我们把自己已经都交给主的时候,钱就比较容易给出去了;当我们自己没有完全交给主,金钱(给出去)就比较难。马其顿人,就是腓立比教会跟主的关系就很近。
他们有一些特点,就是他们穷,他们捐的多;他们有患难,但他们同时很满足,很快乐。这些都是矛盾的,在世界的价值观里,患难不会带来快乐,穷不会带来多的捐赠,但是这些事在马其顿人那里却得到完美的平衡了。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他们真得着主了,只有得着主的人,他们才会愿意放掉地上的一切。这是让我们看见的第1个角度。
第2个角度,就是8章的3节,
哥林多后书8:3
3 我 可 以 证 明 , 他 们 是 按 着 力 量 , 而 且 也 过 了 力 量 , 自 己 甘 心 乐 意 的 捐 助 ,
这些马其顿人他们甚至不是为自己有留预备的,有可能就像耶稣的福音书里捐了两个小钱的寡妇一样,是把她养生的钱也捐出去的,就 过 了 力 量 ,所以耶稣对这个寡妇的评价就是 她 捐 的 比 众 人 更 多 了 ,比那些财主(像很多钱的财主)捐的还要多。所以主是看人的心,不看这绝对的数量,在《哥林多后书》8章,再一次让我们看见。而且马其顿人捐赠还有个特点就是乐意,是甘心乐意的捐助,怎么体现的呢?在第4节
哥林多后书8:4
4 再 三 的 求 我 们 , 准 他 们 在 这 供 给 圣 徒 的 恩 情 上 有 份 ;
这一节特别重要,因为这节告诉我们,我们是带着什么样的心去奉献的?我们奉献的心很关键,我们有可能觉得我是来做善事去奉献的,这个心多少有点问题。因为我们本不配得,那这所谓的善行除了耶稣唯一的一个可称为善的,我们怎么能被称为善呢?我们也是仆人,仆人就没有自己的任何的可以宣称是属于自己的东西。所有这些都指向一个角度,就是我们既不是为了换取救恩去的,那是肯定的;也不是说我做这件事情,是我的善行去帮助别人,是我的好行为,都不是。
马其顿人给了我们一个最好的榜样,就是他准他们在这供给圣徒的恩情上有份,这个位置是非常谦卑的。“有份”的意思,就是我知道这是一件好事,但是我也知道我不配得。这就对了,这就像主人在做一件很好的事,仆人知道我不配得,那仆人说,我每个月也有从主人那得了一点工钱,我愿意把它拿出来奉献,在主的工作上我有一份。
所以“有份”这个角度是奉献特别好的动机,或者说是奉献唯一合理的、合圣经的动机。所有奉献给出去的时候,我们所带的心都是主啊,盼望我能在你的事工上有份。这事工可以是这奉献给到有需要的弟兄姊妹,或者给到有需要的工人,或者给到一切你带领的地方;但无论怎样,这使得他们在这供给圣徒的恩情可以看作主工,在主的工作上有份。
而且是 再 三 的 求 我 们 ,这说明他们不是带着骄傲来的,他不是说你看我是来给钱的,所以你们要尊重我,你们要夸奖我,完全没有,他不觉得自己配的。我们可以脑子里有清晰的两个形象,一个是法利赛人那样、财主那样的形象,他是带着钱,他也来给的,他给的时候是希望有人关注的,是希望吹一个号的,或者说是希望有人赞美他的,说他做的好的,或者希望有人感谢他的;还有一个就是马其顿的弟兄们,他们也是带着钱来的,无论绝对数多少,但他们是 过 了 力 量 的,说再三的请求,请求不是说我来给钱,你一定要收,是请你让我在供给圣徒的这个恩情上也能参与一点。
非常非常美的画面,这让我们看见第1个真理的角度,我们是怎么来在教会奉献的心。第2个,就是我们来看保罗借着他们来对哥林多人的劝勉,第6节,
哥林多后书8:6-7b
6 因 此 我 劝 提 多 , 既 然 在 你 们 中 间 开 办 这 慈 惠 的 事 , 就 当 办 成 了 。
7b …… , 就 当 在 这 慈 惠 的 事 上 也 格 外 显 出 满 足 来 。
我们看见一个鲜明的对比,就是哥林多人其实比马其顿人有的东西多,保罗在第7节前面说信心、口才、知识、热心,保罗其实在说你们有很多,但是唯独在这给出去的这个动作上不如马其顿人。所以,我们大概能够看出一个画面,哥林多人的生命是要差一截的,信心上、爱心上是相差一截的。保罗用马其顿人来鼓励哥林多人,这鼓励的角度,就是你们要把这事做成了,不要停留在嘴上;而且,其实你们有,你们有很多从神来的恩赐,在这个慈惠的事上也要不落下,所以这是非常非常正面的。
保罗在这,就延续了在第7章的这个语气或者说角度,就是用爱、用鼓励来唤醒哥林多人。虽然哥林多人讲的有慷慨的捐助的这么一颗心,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他们始终行动起来还欠缺一点。可见,哥林多人的麻烦还在过程中,他们并没有完全的摆脱他们因罪来的捆绑。即便这样,保罗还是把他们有的拿出来称赞他们,以鼓励他们在没有的事情上能够更进一步。
第8章的8节到第15节,保罗就讲到他对哥林多人的劝勉,这样的劝勉保留又讲了一个例子,这例子就比马其顿人要好的多了,那就是主自己。8章9节,
哥林多后书8:9
9 你 们 知 道 我 们 主 耶 稣 基 督 的 恩 典 : 他 本 来 富 足 , 却 为 你 们 成 了 贫 穷 , 叫 你 们 因 他 的 贫 穷 , 可 以 成 为 富 足 。
这无疑是第8章最重要的经文,甚至是《哥林多后书》最重要的经文之一,因为它直接在讲我们的主是怎样的,我们的主本来是富裕的,但却为我们成为贫穷,以至于我们可以因他的贫穷可以成为富足。这样的交换使我们非常羞愧,更使我们找不到任何理由,要把我们手上的东西留在自己这,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因为这些东西本不是我的,是主他赏给我,他赐给我的;而且这样的一个动作,当中最重要的一个根基是他为我舍了一切,因为他的创造固然好,但再好也不能高过他自己,他把他自己给了我们,耶稣把他自己的生命给了我们,那我们还有什么资格可以说我的手上的这些是我的呢?
所以,保罗用马其顿人做个引子,把真正马其顿人能做到的原因,也就是耶稣基督他的恩典让马其顿人能得着这财务上、财富上的自由。这样的自由并不是说他有更多的钱财,而是他敢于把钱给出去。所以在这,保罗说真正(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耶稣自己,因为他本来是富足的,却为我们成为贫穷;我们若不把自己完全交给他,我们怎能说主啊,我真的爱你。
保罗在这,就藉着第10节开始讲到问题的重点,保罗写那么长的一段,8章、9章,其实就想告诉哥林多人,你们赶快要把这事做成了。所以我在这世上把我的意见告诉你们,这意见就是前面的意见,这意见其实是鼓励的,是与你们有益的,因为你们下手办这事而且起此心意已经有一年了。
所以,到底是什么原因,一年还没有做成呢?我们不得而知,我们也不用去论断。保罗在这,他都是从正面的角度来理解的,他并不是从一个论断动机的角度来理解的,那他在8章的11节,他说,
哥林多后书8:11-12
11 如 今 就 当 办 成 这 事 。 既 有 愿 做 的 心 , 也 当 照 你 们 所 有 的 去 办 成 。(这是告诉他们一年了,可以做了)
12 因 为 人 若 有 愿 做 的 心 , 必 蒙 悦 纳 , 乃 是 照 他 所 有 的 , 并 不 是 照 他 所 无 的 。
保罗在这,其实潜台词,他对哥林多人的劝告的潜台词,是你们不要担心捐少了,捐多少神都悦纳,但是不要耽延,不要拖。可以想象可能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没有办成可能的一个原因,就他们给自己定的目标比较高,因为一次要送到耶路撒冷是个很远的距离,从欧洲送到亚洲。那他们无论处于什么角度,他想要多给一些这个我们可以理解。也许定了一个比较高的目标,那在这一年里始终可能有一些困难,保罗就鼓励他们,不是看你们捐的数目,是心,就是人愿做的心就蒙悦纳了;而且,不是照他所无的,是照他所有的。就是说我没有,我当然就没法给。
所以“所有的”是指什么意思呢?就是我里面能有多少信心,我就给多少。这个是捐赠的在第8章里面,我们得到的第2个很大的亮光。因为第1个,就是我知道我的角度是得要有份,是在事工上有份,不是我来捐赠我很骄傲,是我的态度;第2个,不是我没有的,是我有的,就我有多少信心就先给多少。因为新约的奉献已经不再是旧约的那10%的概念,新约的奉献是我全然都是主的,所以理论上是100%的,主自己是100%的。
所以,第8章的第9节就在讲这个标准就是100%,那保罗自己也是本着把自己100%给了主的。但是在这100%里,主真正收到的是多少,就是我的信心是多少,完全不是律法式的。我有多少信心就先从这个信心的起点开始给,可以是10%,可以是1%,也可以是50%,那总是从0~100之间。
那什么是起点?现在的信心就是起点,不要等,这就是保罗给我们的亮光,给我们的劝勉。我们与其去等自己的信心涨起来,不如就现在比量自己的信心能给多少就开始。因为树不是一天长大的,我们不是看着一棵很高的树憧憬自己未来的样子,我们是从现在这棵很小的树苗,是多高我就长多少;那我有多少,我信心我就给多少,这就是保罗在这里讲的意思。
那13节,他说
哥林多后书8:13-14
13 我 原 不 是 要 别 人 轻 省 , 你 们 受 累 ,
14 乃 要 均 平 , 就 是 要 你 们 的 富 馀 , 现 在 可 以 补 他 们 的 不 足 , 使 他 们 的 富 馀 , 将 来 也 可 以 补 你 们 的 不 足 , 这 就 均 平 了 。
所以,保罗引用的一节是《出埃及记》的16章的一节经文,
哥林多后书8:15
15 如 经 上 所 记 : 多 收 的 也 没 有 馀 ; 少 收 的 也 没 有 缺 。
这是收吗哪过程中一句经文,我们知道吗哪就是按人的饭量来给的,吃的多的就收得多,吃得少的就收的少,但是每个人都吃饱了,而且不能存到第2天,存了就坏掉了。这是一个很好的、最好的对待钱财的态度。虽然这个我们今天的基督徒少有做到的,但是这个标准的确是这样,主就告诉我们主的供应,那钱财也好、吗哪也好,其实钱财最后也是要换成物的,那钱没有意义了。
那神给的物,无论是吃的、穿的、用的,神都有个原则,就是我们要什么,神现在给我们,不用存着,等需要的时候,神还会再给。那今天有收的多的,就给收的少的,大家都有的用,这就是保罗说的意思。所以,这个原则跟前面的与原则也同样的宝贵,这个原则可以帮助我们来看见神是怎么看待这件事情的,就是奉献这件事情他到底达到一个什么目的?神就使得神的家在地上,每个人都有吗哪。
这让我们侧面看见一个事实,就是缺乏这件事情,神往往用的是弟兄姊妹的爱心来补足的,而不是用神迹来补足的。换句话说,比方说某一个很劳苦的传道人,他很缺乏,那神会不会突然从天上降一大笔钱给他呢?我没太听见这样的见证,我们听见更多的是神藉着不知道哪里带来的弟兄或姊妹的奉献,来补足了他的不足。所以,这就是教会的奉献的一般的原则和目的。
我们从8章一开始讲到现在,我们已经好几个点出来了。8章的16节到本章的最后,又讲了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关于钱财的事要小心,免得被人挑不是,他用的词是挑不是,8章20节,
哥林多后书8:20
20 这 就 免 得 有 人 因 我 们 收 的 捐 银 很 多 , 就 挑 我 们 的 不 是 。
基督徒在很多的事情上要有智慧,这挑不是不一定就是主内的人,很可能还是世界的人,因为我们所做的一切事,都要给主作荣耀的见证。所以保罗在这,他就找了三个人,一个是提多;这里我们看见8章的第16、17节,还有18节有一位弟兄,这位弟兄的特点是众教会的称赞,那说明他是可靠的;还有在第22节,又打发一位弟兄,这位弟兄的特点是许多事上屡次试验过;加上提多,提多更不用谈了,肯定是好的。
这说明“送捐资去”这件事情需要三个人,而且三个人都是口碑得到印证的。就让我们看见,来应对这钱财的事上要小心,免得使基督的名被人毁谤,也免得把人放在试探里。如果放一个人去送,那就难免会有各种可能的问题,人也受试探,也有可能被人毁谤。所以,三个人,三个又都是受众人所尊敬的,受过试验的,这样的被毁谤的可能性就没了。所以,保罗在这里就显得非常有智慧。
我们从8章的一开始到现在,我们已经看见了好几个关于奉献的原则,第1个,我们再回顾一下,8章的第4节,就是我们的动机是要在这恩情上有份;第2个,就是在8章的第12节, 若 有 愿 做 的 心 , 必 蒙 悦 纳 , 乃 是 照 他 所 有 的 , 并 不 是 照 他 所 无 的 ,就是我们不是拿着我们没有的信心来给神的,我们是有多少就给多少,现在就可以开始;第3个,也就是14节和15节,这奉献的目的是使得神家都没有缺乏,也使得爱心能让每一个人都得益;第4个,也就是16节到最后,就这些事要小心,不要使人被试探,也不要使基督的名可能被亵渎。
求主使我们从这些道理上,能够应用在无论是我们自己,还是教会的钱财奉献的事工上。哈利路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