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看《列王纪下》的第1章。从《列王纪下》开始,我们就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先知的时代,就是以利沙。所以前两章是在讲以利亚和以利沙的这两个先知的职分的交接,之后《列王纪下》的很主要的篇幅,都是以以利沙这个先知为主以及讲了很多王的事。
所以《列王纪下》的结构和《列王记上》上很像,都是在时间上以以色列王和南国犹大王为主线。然后当中,《列王记上》有一个主要的先知是以利亚,《列王纪下》主要的先知是以利沙;那直到《列王纪下》的最后,全部被掳了,西底家的时代,全部被尼布甲尼撒掳走了,所以这个就是整个列王纪的一个结构。
我们当时在《列王纪上》的时候解释过,所以我们就顺序,《列王纪》在原来的希伯来文的圣经里,这是一整卷书,我们现在把它分成上下两个部分;那王下第1章还是在讲以利亚。这个时候,已经不是亚哈王了。我们知道,《王上》的最后一章,昨天分享的22章,亚哈王就已经死了,那这时候,亚哈的儿子来了,他叫亚哈谢。
所以我们今天分享的第1个点,就看亚哈谢这个王他做的事。他得病了;他得了病,他做了一件事儿,他去找一个叫以革伦的神巴力西卜,而且是差人去找,说我这个病能不能好?我们要知道,以色列不是没有神;而且在这之前,以利亚也显明了以色列的神是真的,巴力的先知最后都被杀了;这些事亚哈谢也都知道,所以亚哈谢这是显然的悖逆。
然后我们可以对比一下亚哈谢和他的父亲亚哈。我们看见了当在亚哈的时候,亚哈还没有做,说他去他自己拜不了,他要去找到一个人,拜托他去外邦求问外邦神,亚哈那才是自己在自己的地方建起巴力的神庙,最后,在求雨的过程中,以色列一次把这个巴力的神庙都清除了,巴力的先知都杀了,亚哈也就算了。到亚哈谢的时候,不行,我还得再往前,在以色列地我没有找到巴力的先知和巴力的神庙,我到外面去,我要到这个以革伦去,以革伦其实就是非利士的一个地方了。他们要出国,那这比亚哈就要更败坏一步了,这是我们今天看见的两个人的对比的第1点。
对比第2点呢,亚哈在以利亚警告他的时候,亚哈还会谦卑的;我们在《列王纪上》的21章的最后看见:他撕裂衣服,他禁食,他身穿麻布,他缓缓而行。亚哈至少还知道神的话说出来,会做,害怕的,虽然他没有真悔改,但他惧怕这后果。但是亚哈谢呢,神一样差以利亚去警告他,让我们看见整个一章《列王纪下》的1章没有看见亚哈谢任何的改变或者谦卑,恰恰相反,他还连续差了3波51个人去把以利亚招来,这就很有意思了。就是神的话,差的先知已经来了;这个话很重的,这个话是什么?就是《列王纪下》的一章第6节后半段,
列王纪下1:6
6 …… 所 以 你 必 不 下 所 上 的 床 , 必 定 要 死 。
如果我们听见这话,我们赶紧去求,我说主啊,我真的错了,我知道我是个罪人;或者能像亚哈那样——我缓缓而行,我禁食,我撕裂衣服,这些都可以。亚哈谢的反应呢?打发人去把这个说这话的人找过来,他没有任何的悔改的举动。所以我们发现,悖逆是会一代一代加深的。这就是我们今天分享的第1个点。
它不是一个说,可能下一代比我要顺服一点,恰恰相反,如果我很顺服神,下一代不一定会顺服神;那大卫的儿子,那悖逆神的一大把,所罗门算好的了,算所有的里面最好的一个,到晚年也不行。所以就算大卫属神,后代都不一定属神;大卫如果不属神,那后代要属神的难度就比登天还难了,可能得指望有一个大的神的击打或者环境或者兴起一个传给他话语的,其他的大能的工人来传话。总之,我们看见亚哈之后,亚哈谢比亚哈更糟糕。
但同时,这是看人的一面,看神的一面的是,那一点没有减;神怎么对亚哈的,神也是怎么对亚哈谢的;神怎么差先知去带着这个父亲悔改的,去警告这个父亲的,把话语给亚哈的,神也怎么差先知去给亚哈谢话的,所以我们看见这个故事结构很清晰。亚哈谢想去做一件极悖逆的事,哪怕这个国家里没有巴力的先知,没有巴力的庙,我也怎么样?我到外国去我也要把他找回来,这是亚哈谢做的,极其惹神愤怒。神怎么样?神可以立刻击打他,马上就死了。
我们每一个人如果来到神面前立刻都死了,每个人都是公平的,都是配得的,亚哈谢也不例外;但神不是这样,神忍耐宽容,为的是要等候人悔改;不但如此,还不停的差他的工人,来把他的话语给出来;今天神依然是这样的,神当年怎么对亚哈谢,今天一样怎么对我们这些悖逆的人,祂忍耐等候我们。我们骄傲,然后神差工人不断的跟我们讲:悔改、谦卑、接受救恩、接受基督成为我的救主。在这也是一样,神差以利亚下去,不是亚哈谢求来的,就是神差的,把话告诉他,神的爱依然长阔高深。那这是我们分享第1个点,在对比亚哈和亚哈谢的过程中,让我们看见人怎样?神的爱怎样?
我今天分享第2个点,就是9节到最后,这里就是三次差51个人;这里我们刚才提到的一点,这是显明亚哈谢的骄傲,这里就不再细讲了。但是这三次差的51个人,结局是不一样的,这是我们要看见的。第1次差的51个人,我们看第9节的后半段,五十夫长,就是个官儿,对以利亚说:
列王纪下1:9
9 ……五 十 夫 长 对 他 说 : 神 人 哪 , 王 吩 咐 你 下 来 !
“神人哪,王吩咐你下来!”这本来就是矛盾的一句话。神人哪!那到底王是神,还是神是神?王吩咐神下来,这个是矛盾的,那要么他不是神,要么就是我应该谦卑;如果他不是神,那你不用叫他神人,你就叫他,甚至可以称他为骗子,你甚至可以直接差人去把他给灭了;若他是神,就应该我来。
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非常经典的人来到神面前的心理状态。我们如此的矛盾,我们何等的有趣,我们里面的逻辑何等的败坏,就在此就显明了。我们每次来到神面前,甚至来到一些庙里面假神面前,我们也是这个心的,我们觉得好像我相信牠,其实最终拿主意的是我自己;其实最终,我是希望神来配合我的。所以,这在后面的一大段,给我们的警示就是,我们到底是什么样的心来到主面前?如果环境在我祷告之后不是按照我想象的发展,我还能信祂吗?如果祷告求神拿、挪走我的一样麻烦,祂并不是按照我所预想的往下走,我还愿意相信祂吗?祂是神呢,还是我是神?这是很有意思的,我们要思想的一个问题。
第10节往后,
列王纪下1:10
10 以 利 亚 回 答 说 : 我 若 是 神 人 , 愿 火 从 天 上 降 下 来 , 烧 灭 你 和 你 那 五 十 人 !……
以利亚的回答就更有意思,他没有说我一定是,他没有说你错了,他说好的,你这里面有两个选择:你既称呼我神人,你又吩咐神人,其实就是吩咐神。那现在可以,就等于你在做两个选择当中你选不定;我也做个假设,那假设我真的是神人,那你这个命令就配得审判了,以利亚就在讲这个意思。所以我们不要误解这段话,我们好像觉得以利亚很凶,神为什么在这很严厉,一下子就把人烧死,还是51个人,因为这51个人他背后代表的是亚哈,他们自己也是这样。
我们等会看见还有最后的51个人,他们不是这样的吗?这51个人,他们跟王一样的,他们认为,那你既然是神,我也可以吩咐你下来。以利亚就想告诉他们,如果他真是神,那你的这句话就应该被审判,就应该接受火降下来的后果。就相当于我在跟神说,你得听我的;如果我真把他当神,我这句话就自己定了自己的罪了。所以这个非常有意思,以利亚的回答就告诉这51个人,我要告诉你们什么才是真正的顺服神?什么才是真正的相信神?若你不是真的相信,火降下来这件事情也依然会临到。不会因为你嘴上说神人,不会因为我嘴巴上说我是基督徒,不会因为我行动上我就是每周去教会,我也做善事,我就真的是属神的人;属神的人,谦卑在这个时候就显明了:我要恳求主,我要真谦卑,我要祈求祂的怜悯和恩典。
来我们继续往下看,第2次也是一样,真的第1次火烧了,第2次火又烧了,第3次,我们看对的态度是什么?13节,这个五十夫长上去,这就对比来了,前面是什么?他吩咐他下来,以利亚站在山顶上,山顶代表就神的位置,就像耶稣在地上的时候祂登山宝训嘛;他教导我们是什么,他在山顶上,我们在下面,我们仰视祂,这个就对了。然后,我吩咐他下来,那就意味着什么,我是神,你都听我的。这一次,一章13节,
列王纪下1:13
13 王 第 三 次 差 遣 一 个 五 十 夫 长 , 带 领 五 十 人 去 。 这 五 十 夫 长 上 去 , 双 膝 跪 在 以 利 亚 面 前 , 哀 求 他 说 : 神 人 哪 , 愿 我 的 性 命 和 你 这 五 十 个 仆 人 的 性 命 在 你 眼 前 看 为 宝 贵 !
阿们?!哈利路亚!愿我的性命合着我带来的人,根本不是听我的兵丁,是你的50个仆人,我们这51个人在你面前性命看为宝贵;这是我们到神面前应该有的态度!我来到祂面前,我跪下,我祈求祂的怜悯和恩典,我放下我一切的骄傲和我一切的义。我的骄傲是什么?我有王的吩咐;我的义是什么?我有职责在身上,我是一个官,我还带了51个人,所以我可以把你带回去。这一切都放下,我就有正确的跟神相交和好的态度。
我们继续看最后,神的态度借着以利亚显明了。
列王纪下1:15
15 耶 和 华 的 使 者 对 以 利 亚 说 : 你 同 着 他 下 去 , 不 要 怕 他 ! 以 利 亚 就 起 来 , 同 着 他 下 去 见 王 ,
当我们跟神的态度对了以后,我们就能够看见神的旨意,就能够看见神的恩典。所以盼望我们不要等到真的看见那大的灾难临到,我们才能够谦卑;在最后那51个人真的是看见前面两次51个人,他们才谦卑;当然那个时候谦卑也不晚。但总之,越早越蒙福!哈利路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