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福音

马太福音4章23-25


Download

马太福音四章的18节,呼召4个渔夫,上次我们用的更详细的经文的是路加的部分。我们上次讲到的内容是,耶稣在海边行走,就看见了这几个渔夫,马太的记载是说,来跟从我,我叫你们得人如得鱼,他们就舍了网跟从了他。这里面有两对弟兄,西门彼得和安德烈,还有雅各和约翰。这当中,彼得雅各和约翰最后成为耶稣最亲密的三个门徒。耶稣有一个小圈子,我们不能用传统意义上的小圈子去理解,但实际上他有最近的三个门徒,这三个门徒就是雅各,约翰和彼得。这三个门徒在登山变相的时候是跟祂在一起的,这三个门徒在很多很重要的场合是说话最多的三个门徒,比方说,经常看见彼得老说话,约翰说的降火烧掉将那个村子烧掉。这三个门徒常常跟主有一个比较近的交流。这里讲到,呼召的四个里面有三个是非常重要的人。

回到路加五章1-11节,用路加的部分来看,主是怎么来呼召祂的门徒的。为什么这个重要呢?因为今天主呼召我们这些人,也是一样的方式。路加五章1-3节比马太记述多一点,就是,马太只说祂在湖边走,在这里,祂不单在湖边走,还讲了一次道。

3 有 一 只 船 是 西 门 的 , 耶 稣 就 上 去 , 请 他 把 船 撑 开 , 稍 微 离 岸 , 就 坐 下 , 从 船 上 教 训 众 人 。

这是个什么场景?大家脑子里就已经出来了。祂在湖边走,有两艘船,祂走的时候,身边很多人跟着祂。这个你可以想象。因为耶稣那个时候已经是因行很多的医治,身边有很多人跟着。这个时候,祂要讲道的时候,需要一个讲台,临时设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讲台,就是一艘船。否则有人会挤祂嘛。祂要离开人群一点点,到哪?就是水上讲台。祂就叫西门彼得撑开去,一群人在岸上,祂站在船上或者坐在船上,跟所有跟随祂的人,讲了一次道。什么内容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知道祂是在船上教训众人。讲完之后再发生呼召彼得的故事。

那我们为什么要提这个点?祂要讲道,我们都知道,神讲的话总是对我们有益的。耶稣在最初的时候,祂的信息是什么?和施洗约翰的信息是一样的。马太四章开头到呼召彼得之前,都是以两节经文开头,两节经文结束。施洗约翰一开头就传,天国近了,你们要悔改。耶稣也传起道来,讲的是什么?天国近了,你们要悔改。所以这个非常重要,因为这个时候,彼得是一个助教,作为助教彼得应该听的最仔细的,对不对? 就像我们听道,可能站在后面的还耳朵背听不清,彼得每一句话全听见了,因为他就在耶稣身边。这个信息是什么?天国近了,你们要悔改。这一点很重要,就是要悔改的信息全然被彼得听见了。

听见和接受是两回事,对不对?我们都知道Joe弟兄最近在讲撒种的比喻,撒下去有的结不出来,所以撒种和长出果子来是两个概念。就像耶稣在这讲道是什么?撒种,底下每一个人的心就是田,有的是撒在路边的,被飞鸟过来就叼走了;有的撒在土浅石头地上的,太阳一晒就干了;还有撒在荆棘里的,被世上的思虑钱财的诱惑挤住了。很多种的人,都站在岸边听,道就是种子往外撒。彼得也是一块土,这块土最后被证明是好土,结了30倍,60倍还不止。撒种归撒种,但道有没有听进去是彼得自己的事。这就像一个扣子一样,我们先要讲到,耶稣讲一篇道,而且肯定是关于悔改的,种子撒出去了,彼得自己的土是怎么样的,我们等一会儿就看见了,他有个特别大的转变。

4 讲 完 了 , 对 西 门 说 : 把 船 开 到 水 深 之 处 , 下 网 打 鱼 。

耶稣不但撒种,还创造环境。我们每一个人得救都是这样的,上帝在每一个孩子每一个灵魂的得救上,都非常非常的细心,而且非常的有爱。体现在哪呢?他总是定制化给每一个人得救。祂总是定制化给每一个人带一个撒种的人,就是讲道的,但是讲道的人不负责创造环境。比方说,今天Harold长老跟大家讲完道以后,不能撑船出去给你打一网鱼,他没这本事,他只是撒种的。但是环境一样是神创造的。所以这里,正是因为祂是神,耶稣是神,所以撒种也是祂,创造环境也是祂。只不过今天,圣灵会在不同的地方做工,圣灵会借着一个工人,比如说传道人去撒种,圣灵会借着他的仆人给其他人创造环境,这样的环境,目的是什么?就一个,让这块土能接受这种子,让他谦卑下来。大家能体会这意思吗?所以,当耶稣讲完道以后,做了一个很重要的举动,让他撑出去,把船撑到水深之处下网打鱼,把船开到水深之处下网打鱼。

我们上次讲到,耶稣是一个木匠,他不是一个渔夫,这个环境里祂目的不是为了给彼得打一网鱼,让他去卖发一笔财,他就是要让彼得认识祂是谁,认识基督是谁?因为,比方说我们每一个人,如果这个时候,大家想一想,耶稣说你把船靠岸,我们回去,我打一个特别漂亮的家具给你,彼得会说我是个罪人吗?为什么?因为彼得也不会打家具,耶稣会。我们这当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特别擅长的,而且擅长会到一个程度,是你的自我和骄傲,在这个点,在这一个项目上,在这一个内容上是最高的。所以神让人谦卑,一定不是找你天然能谦卑的点让你谦卑。比方说,我不会滑雪,这个时候某个弟兄说,我带你去滑雪。我一点会很谦卑,为什么?因为我不会嘛。假设我是个木匠,我特别会做家具,弟兄说,我带你去做家具,我肯定会很生气,我来教你,好不好?你滑雪可以教我,但是做家具得我来教你。大家看清楚这个对比没有?耶稣为什么挑打鱼这件事情?因为打鱼这件事情是彼得最骄傲的。

大家可以停顿想一想,我们要谦卑,一定是在我们最骄傲的点上。这个骄傲的点的就是,我可以做主,我不需要祂,祂可以靠边站,我比较厉害。这一点不管男人女人,不管老人孩子,都是一样的。所以人一定是要在,我自以为义最大的地方,我总觉得这点我一定对,我肯定没错。是可能,其它地方我什么都不会,至少打鱼我是可以的,而且这样的一个点,对人的捆绑,对人的辖制会到一个什么程度?我们只要无助的时候,我就会回到那个点上。我再说一遍,我只要无助的时候,我一定就回到我自已自己觉得最擅长的点上去。大家想一想,耶稣上十字架,还没有复活的时候,那帮门徒们去哪了?回去打鱼去了。他怎不改行呢?因为他最擅长打鱼。当他没依靠的时候,他第一想起来的,还是打鱼。

所以神在这里做的一点是什么?祂告诉我什么?你要放下一切的依靠来依靠我。这个倚靠在地上可以是一切的有形无形的东西,比方说,孩子很可能依靠父母,在他小的时候;在他大的时候,他依靠自己的力量。我们人可能会依靠钱财,依靠自己的能力,依靠自己的口才,依靠自己的健康,依靠自己跟人打交道的能力,我可以依靠很多东西。就是我认为,我在这一点上总是胜过99%的人,我常常会去依靠这样东西,而这样东西是拦在我们跟神之间最大的拦阻。你会看见上帝不浪费时间的,上帝不是找彼得,先让他在做饭上谦卑,再让他在种地上谦卑,再让他在做木匠上谦卑,直接让他在打鱼上谦卑。怎么谦卑的方法,祂挑了一天讲道的时间。 就是彼得同志,打了一晚上,没打到的时候。你要让他谦卑,你一定要让他做出一个判断,以我个人所有的能力,我可以判断那里没有鱼,不可能。比方说,郝弟兄很会滑雪,你以所有的能力知道这个山崖不能滑,肯定不行,滑一定会出事。那我做到了,在你完全认为不可能的时候,就是显给你看,我才是那真正的主,我才是那真正的能力的源头。彼得擅长打鱼,不是一般般的能力。

我们稍微介绍一下这个背景,加利利湖,在当时整个罗马帝国的时候,是非常非常著名的,以加利利湖产的淡水鱼著名。它是要进贡到皇宫里去的,就有点像,中国的皇帝呆在北京,岭南的荔枝往北京送,要使劲地保鲜。为什么要进贡?因为荔枝是最好的。为什么要从加利利湖跑到罗马那么远的地方?加利利湖的淡水的品质是非常好的。彼得又是所有这些渔夫里面年纪最长的。他还有个特点,是可以带刀的。其他人都没有说拔出刀来,唯独彼得是有刀的。最后耶稣上十字架之前,有人来抓祂,是谁砍的?是彼得拔出刀来砍的。在那个时候,你可以想象,带刀是个什么意思?冷兵器时代,甚至打铁的锄头都要集中的。铁盐是集中的,铁和盐一般都是公营的,就是政府的。中国的整个历史也是这样,铁和盐是专营的。为什么?因为铁能打锄头,也能打刀,有刀就能造反了。铁是集中的,盐也是集中的。为什么彼得有刀?因为他基本上,就是个渔业合作社的社长,他是罗马皇帝许可的,认为他可以担当这个责任的,给了他一定的官职。

我讲这个背景的意思,就是彼得在打渔的这件事情上,是有充分的理由可以骄傲的。这就像郝弟兄,不是一个简单的会滑雪,他是奥运会的滑雪冠军。然后来了一个比他还厉害的,他就谦卑了。这是非常简单的一个对比。而且让他谦卑的方式是,让他自己先打一次,穷尽他自己的能力。我怎么知道呢?经文说什么?

5 西 门 说 : 夫 子 , 我 们 整 夜 劳 力 , 并 没 有 打 着 甚 麽 。 但 依 从 你 的 话 , 我 就 下 网 。

这句话非常非常的重要在哪?我们人来到神的面前,这是最关键的第一步。我以前跟别人分享的时候,特别喜欢把这句话拿出来,我说我们怎么才能得救?这是最关键的第一步,这一步就是你谦卑自己。彼得完全可以有另外一种反应,夫子,我整夜劳力并没有打着什么,我看咱们还是算了吧。这是一个非常自然的逻辑。这节经文,第五节,上下半截是逻辑矛盾的。我再说一遍,第五节经文的上下半节,彼此是逻辑矛盾的,为什么呢?我们整夜劳力并没有打着什么,所以该怎么样啊?所以不要打了,这才是正常的。但依从你的话,我就下网。这是什么概念?谦卑。我愿意付出信心的第一步

我们信心的第一步,非常非常的重要。没有这样的一个开始,不可能有后面一切的事情。所以我们可以挑战的时候,我们可以跟神提很多的要求,说我这个不懂,那个不明白,但是,我们总是会面对一个场景,我要付出信心的第一步,迈出信心的一小步。这一小步上,你会发现,你的逻辑,和相信祂彼此是矛盾的。你总是要先相信祂。我再说一遍,你会发现,不管怎么样,你觉得这个事情好像不太可能,但是,我依从你,我相信你。然后你还会发现,神对你的要求其实没有那么高。你相信要付出的代价,只是一点点谦卑而已,你没有任何的损失。我依从你,就出去打,彼得会不会因此丢了工作呢?丢了一大笔钱?家庭破裂?婚姻不幸福?都不会吧。最多出一点汗而已嘛,对不对?摇个桨有一点累,这对一个渔夫来说,可能是天天要做的事情。

这个和乃曼是不是有点像?大家记不记得,旧约原来那个乃曼的例子,我们以前讲信心那个系列的时候,我们讲到过乃曼。在座的有些可能不知道这个故事,大家都知道大先知以利沙。一个仇敌国家的人,大将军乃曼得了大麻风。大家都知道以色列国有神,说你去问先知以利沙。他来了,以利沙说,你去约旦河洗七次,就好了。乃曼就火了,说我们那的河不比你这个河清澈多了吗?你这河又小又脏的,我凭什么在你这河里洗?他就走了。然后乃曼的仆人对他说,你去洗一下嘛,这个是生死的事,你洗一下又不会损失啥。大家想一想,你要去让人医治你的大麻风,你得着的这个医治的方法,只是让你能够谦卑地相信,不用让你付出除此以外更大的代价的时候,你为什么不愿意试呢?所以大家知道,到最后没有所有没有得救的人,都是这一步也没有迈的。

这就意味着,到最后地狱审判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可以有任何的借口。上帝不会说,让你到一个环境,你必须要有点钱,你才能突出这个信心。你比较有点力,才能付出这个信心。上帝让你付出信心的时候,一定是你举手之劳,再加一点点的谦卑。那芥菜种一般的谦卑就是主啊,我相信。我翻译过来,比方说,一个普通的人怎么会得救?他说,主啊,我在绝境里,我也知道我把事搞砸了,现在我相信你,我关起门来祷告,你能不能够帮助我,求你帮助。好,我来问大家,我做这样的祷告,我少了几斤肉吗?我工作丢了吗?我孩子不理我了吗?都没有。我付出的是什么?一点点谦卑。

回到路加福音的五章的五节,一个道理。彼得打了一整天,就像我在绝境里,我试了很多的路,我发现都走不通。别人告诉我,你要不跟神祷告一下?一个道理。我说,哎呀,它肯定没用的,我菩萨都拜了很多了,肯定假的。我们有很多的逻辑,都是因着我们堕落的理性被锁死了,被辖制了,被捆绑了。神知道,神也明白,神不用我们付出更多。如果这个时候,耶稣说你把船抵押卖了,我来想个神迹给你看看。彼得干不了,说,我这干不了,这是我吃饭的家当,你让我卖了,我会怎么样?耶稣这个时候说,你回去跟你父亲说,你要辞别你的父亲,辞别你的妻子,你要跟随我。彼得说,哎呀,这个我得想一想,万一跟随你搞砸了,我就没饭吃,怎么办?耶稣只叫他做了一件很小的事,说你撑出去打一网鱼。而且这个时候,彼得用理性想想,不太可能。这就是我们信主前,最典型的状态。我们理性想想这有啥用呢?没什么用的嘛。但是会有一个小小的声音告诉你,你谦卑地来到祂的面前,你相信祂。常常会有人说,你要显给我看,我就相信。神说,你相信就看见了。然后两个人就像下棋一样,互相顶着了。神是怎么带领彼得的?神说,你付出最小的芥菜种一样的信心,你就一定能看见。而且这样的看见,就是彼得的看点。

6 他 们 下 了 网 , 就 圈 住 许 多 鱼 , 网 险 些 裂 开 ,
7 便 招 呼 那 只 船 上 的 同 伴 来 帮 助 。 他 们 就 来 , 把 鱼 装 满 了 两 只 船 , 甚 至 船 要 沉 下 去 。

耶稣在这里做了一件什么事呢?祂其实是让彼得看见,祂的能力不但大到能把鱼打到那么多,而且能够大到,超乎你的所求所想。这些是比量他们的capacity,就是产能的。两只船的产能就是就是船不沉下去。船沉下去,鱼也没了。两只船能装最多的鱼全部装满了,这就意味着什么?水里面还有鱼,但是装满了,你没了。这样的一个神的形象,在整个旧约里,从始到底,都是一样的。

大家记得那个寡妇装油的例子吗?以利亚怎么跟那个寡妇说的?说你去借,你去你们邻居家借器皿。他先是说什么?说你们家还有什么?她说,我就剩瓶里一点儿油了,再什么都没了。他说你去借,不要少借。大家回去查原文,有这么一句,不要少借。借什么呢?能装油的盆、器皿,有多少?借多少。不要少借。意味着什么?神远超过你的所求所想。你信心有多大,你就会借多少。你完全可以去隔壁村再多借几个盆。当你借的时候,你要讲的,我要干什么。别人会笑你的。就像你造船造了100年,别人都以为你是疯子。这人叫挪亚,你知道吗?他不是疯子,他是个最聪明的人。你去隔壁村借盆,别人问你干什么?我装油。你装油干什么?我今天晚上,我那个瓶往外倒油倒不完。疯子!信心,这叫有信心。不要少借,你信心有多少,就能借多少盆,就能接多少油。最后你去读原文,倒满了最后一个器皿的时候,就没了。

我相信,这些鱼打完了以后,剩下水里的鱼,接到命令就都游走了。主说,好,可以走了,你们的任务完成了。为什么?因为他们就两艘船。整本圣经,不论旧约新约,都告诉我们,神是施恩典的神,祂的能力是超乎所求,超乎所想的。但是祂的恩典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引领我们悔改,去得那最大的恩典,就是救恩,就是神儿子的名分,就是天上属灵的产业。我们眼睛在不认识神的时候,我眼睛一定盯的是鱼,这是毫无疑问的,是人都是盯着鱼。否则耶稣不会跟彼得说,我让你得人如得鱼。因为祂知道彼得的眼睛在鱼上,所以祂要让他眼睛从鱼挪到人身上,这是一个重生的概念。我们在不认识神的时候,眼睛盯着鱼,这非常正常。所以神在这里,先要显明给我们看,祂是给鱼的主,祂不但是得人的主,祂是得鱼的主。不过,得鱼的主能力还不是最大的,得人的主能力才是最大的。得鱼的主还不是得着荣耀最大的,得人的主才是得着荣耀最大的。

这就是祂用这段来告诉我们的信息。所以祂告诉我们,来了两艘船,全部装满。这样一个事实,给彼得一个巨大的冲击。因为他是一个专业渔夫,带刀的渔夫,而且打了整晚上没打着。你来看他的反应是什么?

7 便 招 呼 那 只 船 上 的 同 伴 来 帮 助 。 他 们 就 来 , 把 鱼 装 满 了 两 只 船 , 甚 至 船 要 沉 下 去 。
这就是满了产能了。

8 西 门 彼 得 看 见 , 就 俯 伏 在 耶 稣 膝 前 , 说 : 主 阿 ! 离 开 我 , 我 是 个 罪 人 !

第八节也是非常不合逻辑的。我上次跟大家简单分享过,我觉得,是我以前没得救的状态,我就会一定会说,因为我就是这样的人。说,主啊,咱俩合伙做个生意好不好?我开个公司专门打鱼,你做董事长,我做总经理,我负责去融资,你负责招呼鱼,你比较擅长招呼鱼,我比较擅长经营。对不对?很正常,非常正常。

大家不要觉得奇怪,很多来到教会的人,甚至第一反应也是这样的。这挺好的,多认识些朋友,我们可以合伙做点生意。完全正常,我要从很多的角度去得着,我原来得鱼的事情。这里西门彼得看见,俯伏在耶稣膝前,说主啊,离开我,我是个罪人!什么概念?我自己眼睛没有盯在鱼上。如果我眼睛还是盯在鱼上,我是说不出这句话的。如果我的眼睛还是盯在鱼上,我就说不出这句话来。所以,西门彼得这个土,其实已经翻过了。翻过的意思就是什么?他的心是渴求的。等会儿讲到八福的时候,八福是一个递进的关系。第一个就是虚心的人有福了。虚心的英文叫poor in spirit,就是我的灵是贫穷的,我的灵是渴求的,我的灵是没有的。所以,彼得从一开始到后面,虽然他是个渔夫,但他是个很特别的渔夫。他是个心里面,总也没有因着打鱼而得着满足的渔夫。

所以我要告诉大家,打鱼不是罪。大家不要觉得,我肯定要做个生意有问题。这些都不是问题。问题是,这样东西会不会给你终极的满足?你是不是觉得,我做了这件事情,就够了?我再也不要别的,我就吃嘛嘛香,我把财产都留给儿女,我就天天去吃喝快乐。这就是圣经常说的财主。财主就这样,造个更大的仓房,路加福音12章。彼得的里面有那个声音,他总觉得,不行啊,我没得着满足,我还要寻求更多的。而且我是个犹太人,彼得还是犹太人,我也知道我做不到,我有很多事情是个罪人,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彼得若脑子里满满的都被鱼占住了,他一定说不出我是个罪人这句话的。还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彼得若没有听见,天国近了,你们要悔改,他也说不出这句话。大家体会到这个意思吗?

所以,它是一个什么样的条件累积的过程?彼得不是完全以今生为乐的,他是有灵里的需要的,这就是谦卑的概念;第二,是有福音的信息传给他的,有道传给他的;第三,他在这个时候,看见了谁是真正的主,他就去了。所以我们每个人得救,到最后你就会知道,根本不是人的功劳。大家能明白?这三个点,在那艘船上,那艘小船上,在那一刻,都具备了。神就得着了一个灵魂。当一个灵魂被得着的时候,天上的天使天军都要欢呼,为什么?神花了多少的功夫啊?神要带一批鱼来,太简单了,一个命令就来了。神要得着这个灵魂,不知道花了多少功夫,预备好他的心,预备好他的工人,预备好这个特别的场合,让他看见,这就说主,我是个罪人,他就跪下了。

你会发现,这个时候他完全没有一个什么喜乐?得鱼的喜乐,对不对?我第一次读这段经文的时候,特别不能理解,因为我以前是特别喜欢得鱼的人。我说,得了那么多鱼,怎么不高兴呢?应该很高兴才对呀,因为这是你最想做的事情。我们在座的可能有弟兄要做生意的,做生意做得好的时候,做的很开的时候,你最想要的得着了,怎么会不开心呢?比方说,孩子们,成绩好的时候,妈妈最开心。成绩好了,你怎么不开心呢?因为他发现,有个更重要的事情,在他眼前刚刚展开。这就像,他眼睛以前是瞎的,是暗的。这一页刚展开来的时候,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他什么都不要了,那些都不重要。那个不重要到一个程度,甚至连地上的生死都不重要了,我找着那个最重要的了。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得着神的人,在最初的时候,他特别有传福音的热忱。别人以为他信了邪教了,进了反动会道门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里面那个抑制不住的喜乐是怎么样的心。他很可能是,福音的道也不是很正,他也讲不明白。这个时候,彼得也不明白这个道到底是怎么样的。他其实是在传递一个他的喜乐,他那巨大的喜乐,他想告诉别人这是真的,你赶紧来听。但是别人一问,问深了,就讲不出来了。他也搞不明白,他就告诉你是真的,这个是真的,我知道。我碰到了,那就是真的。所以我告诉大家,不管大家在座的是信了还是没信,没信的,你碰到这种人,你不要去嘲笑他,你也不要去去挑战他,你要知道,他是带着爱来告诉你的,他想告诉你这是真的。信的呢,你要知道,你这时候更要去感谢你的神,因为我们的主做这些事情,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浪子里面的那个父亲的目的,就是祂要那个儿子回来,就这一个目的。就像浪子回家了以后,父亲对他的盼望是什么?我宰了肥牛犊吃喝快乐。

你会看见,这里面的两边是完全不同的心态。一个刚得救的人,就这两个心态。第一个就是彼得这样,跪下来,我是个罪人,请你离开我。就是浪子的心态,你把我当雇工吧,我不配做家里的儿子。这就是孩子的心态。还有第二种心态,我要告诉别的还在猪圈的浪子,赶紧回来。父亲的心态是什么?给你戴上戒指,穿上袍子,穿上鞋子,宰了肥牛犊,让你吃喝快乐。我相信,我们的主带着门徒们,一定有很多吃喝快乐的时候,只不过圣经没讲。很多,讲过一次,就是加拿的婚宴。祂是带着谁去了?带着门徒去的。那场婚宴尝了最美好的酒,不是酿出来的,是主变出来的。神的心态是什么?你认识到你是个罪人的时候,你就是祂儿子了。这是最反和的事情,这是最paradoxical的事情。你认为自己配得是个儿子的时候,你就是个罪人;你认为自己是个罪人的时候,你就成了神的儿子。这是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道理。

所以当彼得来到主面前说,主啊,我是个罪人,求你离开我,这时候他就成了神的儿子,他就成了主的朋友,他就真的回了这个家。这是特别美的一个故事,特别美。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重生得救的过程,这也是我们每一个人最蒙福的时候,因为我们多了一个最重要的身份,就是神的儿子。

9 他 和 一 切 同 在 的 人 都 惊 讶 这 一 网 所 打 的 鱼 。
10 他 的 夥 伴 西 庇 太 的 儿 子 雅 各 、 约 翰 , 也 是 这 样 。 。。。

主用这样的神迹,不但救了彼得,也救了一切周围的人。你要知道彼得是一个特别外向的人,他话就讲出来了,只不过雅各没讲出来,约翰没讲出来。这一句话,在四个人心里,都是一样的。大家能明白?彼得只是帮着大家讲出来了。四个人每个人心里都说,主啊,我是个罪人。只不过彼得说出来了。因为四个人都听见了前面那篇道,四个人也都在思想,我真正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真正灵里的满足是什么?都在思想,我以前做的那些坏事,该怎么办?我还有没有机会得到救赎?我以前骗过那些人,我该怎么办?所有这一切,在这一刻,他们都得到了最终极的释放。因为他们找到了主。

我们看两个对比,第五节和第八节。

5 西 门 说 : 夫 子 , 我 们 整 夜 劳 力 , 并 没 有 打 着 甚 麽。
夫子是什么意思?老师。

第八节说什么?主啊。

我们很多时候不能理解,主啊,这个里面很深的含义。不认识主的人,总觉得好像你没事管人叫主。叫主是一个特别特别美好的事,因为你把一切的重担都卸给了祂。夫子,是你从他那学了,你带回去,自己做,一切都是你自己扛。主是什么?祂负责。大家能明白吗?从夫子到主的区别,就是从不信到信的区别,就是从寻求到交托的区别,就是从一切的罪,自己去救赎,到父亲帮你救赎的区别,这是一个从死到生的跨越,非常非常的美好。

而且他会讲一句特别让人不能理解的话,主啊,你离开我。他什么时候真的认识主了呢?就是当他真的觉得自己不配得的时候,他就真的认识主。你会发现都是这样的过程,扫罗,后面的保罗,扫罗一开始逼迫基督徒,拿着命令去逼迫一直到大马士革,要去抓基督徒,在路上碰到了耶稣的大光,他从马上被掀下来,他说主啊,你是谁?他明明知道这就是主,他为什么说你是谁?他叫主的时候,是发自内心的呼喊,因为他知道,他找到了那个可以交托的。我们知道,扫罗是一个高材生,翰林院大学士,大大学士,他一生在寻求这个主。

我们若一生在寻求鱼,鱼就是你的主;你一生在寻求官,美国总统就是你的主;你一生在寻求事业,比尔盖茨就是你的主。你总是会有一个主的。你是不可能没有一个主的,只不过你这个主到底是谁?若你心里,一直在寻求那终极的真理,一直在寻求那掌管万有的神,当你见到祂的时候,你喊出了一句主呢,是发自内心的。

所以,当他喊主的时候,他其实是已经把自己交给祂,即便他还没有认识祂是谁。大家能体会这意思吗?就是,扫罗,后来的保罗,在那一刻,他都不知道耶稣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这就像我们每一个人,有的得救了以后去传福音,一问有点三不知,几句话就被问倒了。但是他就想告诉别人,我找到主了。大家有没有这体会?他其实就是想把一个心思表达给别人,你知道吗?我找到了主。这样的心思,撒玛利亚妇人也是一样的,是不是?大家有体会吗?约翰福音四章的撒玛利亚妇人,她跟耶稣不过就谈了这么几句话,她为什么跑去跟别人说?你们来看,他把我一辈子做那些事都讲出来了。那些事可都不是光彩的事,她为什么会这么做?因为她找到主了,她不用自己背了,你要自己背,你才不好意思告诉别人。我以前害过人,骗过人,你知道吗?我得赶紧藏。快被发现了,我再藏一藏。我什么时候会跟别人做见证?我有主了,我当然肯跟别人讲了,因为主都赦免我了,我不用再自己背了。所以她一开始表现出来的,是发自内心的释放和喜乐。这样的一个跨越,是最最重要,也是最最难的一个跨越。

她怎么达到这个跨越的呢?就是刚才彼得要付出那最小的信心。我们每一个弟兄姊妹,或者每一个在座的慕道友,我都建议大家,常常的,用这样的方式去接近神。当你处在困境中的时候,你就付出那最小的信心,你就见到神了。当你见到祂的荣耀的时候,你第一反应就是,主啊,我是个罪人,求你离开我。我信主的时候也是这样,为什么?因为我说,主啊,你看我又是小信的,你总是比我想的要好,我总是没信心。毫无例外,每次都是这样的,我至今为止依然是这样的。神永远超出我的想象,也永远比我想的更有爱,更大能。而我每一次都需要付出多一点的信心,我才能看见祂的荣耀和光,这就是这么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得救是芥菜种一般的信心,成长是信心不停的在营养的喂养中,长大成一棵大树。芥菜种是最小的种子,长成一个大树,那飞鸟都能来栖在这个树底下。

10 。。。。 耶 稣 对 西 门 说 : 不 要 怕 ! 从 今 以 後 , 你 要 得 人 了 。
11 他 们 把 两 只 船 拢 了 岸 , 就 撇 下 所 有 的 , 跟 从 了 耶 稣 。

这就是马太福音里讲的,我要让你得人如得鱼。主的这个对彼得的呼召真的是非常非常的有恩典。我们不是每一个人,都是一开始,就有这么样的呼召在身上。因为这样的呼召,也许Harold弟兄从小,年轻的时候听见过。就是祂不但救了彼得,还要把彼得带到一个工人的地步,让他成为神合用的器皿。

昨天晚上,我们都听Joe弟兄讲的,合神心意的器皿。我们得救和成圣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我们的神特别有能力,也特别有远见。所以祂在彼得的这个时候,就已经看见了,彼得能成为一个合神心意的器皿,虽然彼得在那个时候还不是,还差得远。彼得甚至还没有经历三次不认主,但是耶稣就直接跟他说,我要让你得人如得鱼。我们分两边,来看这个这句话。

我们先从彼得的角度来看。神,为什么说,让他得人如得鱼呢?假使今天,我们来到神的面前,我说主啊。这个可能对得救的弟兄姊妹们会有些帮助。已经得救的弟兄姊妹,常常会碰到一个难题。前一阵,我碰到一个弟兄,也有这个困惑,他已经得救很多年了,他一直很有这个负担,要为神做工。但是,他地上的事业也一直很好。那他就很犹豫,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是个非常典型的状态。这是一个得救的人常有的挣扎,就你里面慢慢会有个声音告诉你,有一样事情,比你现在手上的事更重要,有一样事情,比你手上的事更有意义。但是,他又被手上的事情吸引,他就很挣扎。这个不是得救的概念了。得救是我信祂,我就得救了,对不对?我知道我是个罪人,我接进来,让祂成为我的救主,我就得救了。这是什么?这是成圣的过程当中,你成没成那个和合用的器皿。就像这个杯子,洗干净了,神要用的。但是你虽然已经归了神,但你时不时地还陷在罪中,神就没办法用你,因为祂还不停的要洁净你。所以我们这个成圣的过程当中,他得到一定程度,神才可能用得上这个器皿。比方说,我们Harold长老,如果今天还是陷在罪中,神没办法用他。如果他一跑过来就吓唬你,你赶紧得救,赶紧信主,不信就下地狱去,他就很难真的让人明白,福音是什么?因为他自己没有完完全全被神洁净,他就没有办法为神所用。

神在呼召彼得的时候,一定要让彼得认识到,一个特别重要的事实,就是得人和得鱼的区别。神这一次,不但救了彼得,祂一次性的把彼得呼召到祂的事业当中去,所以这是两步一步走了。所以,之后彼得就撇下一切所有的,跟从祂。这两次之间,可能是有时间的差异的。就彼得认识主,到彼得接受这个呼召,可能是有时间上的差异的。差异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是会差一些时间。但这个时间点,彼得上了岸以后,就撇下一切跟随主。他撇下一切跟随主,在今天的意思就是,一个信主的孩子,把他地上的工作真的撇下了,然后他去做主的工。这个不是说,他可能完全不做养生,当然有福音养生,当然也有像保罗那样的,边做帐篷边传福音。这个都可以。但是不管是保罗还是彼得,还是其他的靠福音养生的,他们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的主业是什么?是神的工。他主要的工作是什么?神的工。

这个和我们身上大使命的责任是不一样的。我们每一个信主得救的人,身上都有个大使命,就是要把福音传出去。这个福音传出去可以是什么?我在做生意,我在工作,我可能去上班坐公交车,跟坐边上的人传点福音;我坐飞机出差,坐边上的人,我给他讲福音,可不可以?可以。这是我的责任,为什么?因为我得救了,我不能让他们都不知道这个好消息,这是神给我的托付啊。保罗讲了这个,你不管做不做,责任都在你身上的,对不对?但是另外还有一种责任,你不要出差,工作不要做了,你干什么?你去做神的道,去讲道,去服侍祂。这是完全两个不同的呼召。

在这个呼召上,他要做一个什么比较?我到底要得鱼呢,还是得人?得人如得鱼的这个呼召,不是在每一个基督徒身上。所以大家不要什么都往自己身上揽,我要得人如得鱼,我现在就辞职。很可能这不是神对你的旨意,因为你可能发现,辞了以后,太太火了,孩子也跟你火了,然后你发现你做不了,你又很生气。你说主啊,你怎么带领我的,你不是答应过吗?你千万别这么埋怨主,因为主根本没有这么带领你。以前我听过一个见证,讲一个中国学生去签美国签证,他来美国学神学。他觉得他肯定签不出来,因为这个很难签出来。他居然签出来了。后来,他面签签完后,对方把签证还给他的时候,加了一句,他说,你知道么?我以前是做牧师的,我改行了。你是特别例外的,如果不是碰到我,你就签不出来。后来这个中国的弟兄就服侍神了。他讲他的见证,说他在一切的不可能当中,最终去读了神学。当然这是其中一个很小的环节。他怀着不可能的心,去签这个签证的。神安排了一个转岗的牧师,来跟他签这个签证。我讲这个意思不是说别的,这个转岗的牧师,自己就是经历了,可能以前当牧师就真的不是神的呼召。

因为正常情况下,神不会让彼得搞了半天,又回去打鱼。说,我让你得人如得鱼,如果人得不了,得鱼也可以。没有后面那个逗号的,对不对?得人就得人,我一定要你得人,这是神的应许。如果你发现你得人没得了,那大概率就是一开始神没让你去得人。大家要弄明白这个道理。你先得弄明白,神到底要你干什么?这个经文不是什么都往自己身上去应用的。

所以你会看见,神有祂的爱,但是彼得也有他的预备。这两样都要,都要吻合。而这个预备和爱,就是他真的在这个基础上他有一个更重的负担,就是他对灵魂有负担。他不但对鱼有负担,他对灵魂有负担。他不但对打了鱼以后养活家人有负担,他对神的国有负担。神就把这样的负担变成了最后美好的见证。就叫得人如得鱼。而且神告诉彼得,也告诉一切未来可以去得人的孩子,得人是神更大的功课,更大的工作。神到今天还在做的是得人的工作。神已经做好了创造的工作,对不对?所以就知道什么工作更大的,对不对?什么工作更难?神到今天还在忍耐等候,常把这个比作产难。祂什么鱼老早造好了,随便一呼召就来了一批。所以你会看见这两件事情,哪一个对神更重要。

但是这里有个真的大的前提,就是这个器皿真的要合神心意。什么叫合用的?user friendly, 就是好用的,这个器皿真的好用,而且是洁净的。你若自洁,神就可以用了。神呼召以赛亚的时候是什么?上面有异象,对不对?天使拿了一个钳子,从神宝座前面的那个火里夹了碳,去放在他的嘴上。这是个异象,就洁净了他的嘴。之后才有神说,我可以找谁去?以赛亚说,主啊,我在这里,求你差遣我。这句话常被很多主的工人引用。但这不是说,主啊,我在这里,求你差遣我,我昨天才撒了谎。这两个是不可能在一起的。所以这里面,我们要明白,得人如得鱼是一个神更大的呼召,所以他就撇下了一切所有的,去跟谁了主。我们第一步要做到什么?我先自洁,先解决自己罪的问题。

补充一点,特别重要的是,得人的心一定是发自里面的,而不是从应该来的。我们刚才举到那个转行的牧师的例子,他很可能是觉得,我应该这么做。我们人经常会有情绪的。我在一个大的场合里,台上说,谁愿意奉献给主啊?我一激动站起来,站起来发现做不下去了。你知道这个不是这样的。这个和得救是一个概念,说,谁愿意相信主啊?一呼召,呼呼呼来一群人,摁手为他祷告。不是这个概念。是你真的很冷静,非常清楚的,里面有一个声音,小小的一直跟你说,为什么要得鱼呢?看那么多失丧的灵魂。这颗心除了神安放,自己是出不来的。

我给大家讲一个例子,像当年戴德生去英国,找那些中国内地会的传道士。中国最初的内地的大量的传教士,全是戴德生从英国招来的,从全球,后来到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去召了很多。但是只讲一个事情,中国那时候4亿人。他说4亿人是什么概念呢?就是排着队,一个一个一个一个在你面前走,要走多少时间还没有走完。他讲了一个时间,我记不住了。很多人当场就受不了了,就哭了。很多人是后面再自己跟他联系,说我觉得我还是要去,我觉得不行,我一定要去。大家能明白吗?是他对灵魂有负担,他才会去做这件事情。得人如得鱼,不是说,我让你得到更大的荣耀,我要让你以后在天上当更大的官儿。不是这样,他知道,得人这件事情更重要,他更有负担,他就去了。所以不是我们情感里出来的那颗心,是我们里面从心底里发出来的那个呼声,我觉得我要做,我一定要去做。这个才推动彼得去做这件事情。

23 耶 稣 走 遍 加 利 利 , 在 各 会 堂 里 教 训 人 , 传 天 国 的 福 音 , 医 治 百 姓 各 样 的 病 症 。
24 他 的 名 声 就 传 遍 了 叙 利 亚 。 那 里 的 人 把 一 切 害 病 的 , 就 是 害 各 样 疾 病 、 各 样 疼 痛 的 和 被 鬼 附 的 、 癫 痫 的 、 瘫 痪 的 , 都 带 了 来 , 耶 稣 就 治 好 了 他 们 。
25 当 下 , 有 许 多 人 从 加 利 利 、 低 加 波 利 、 耶 路 撒 冷 、 犹 太 、 约 但 河 外 来 跟 着 他 。

耶稣这个时候来到北面的一个地方,就是加利利。除了呼召门徒,祂还在做一个很有意思的事,就是在祂传道的最初,经常做的事,就是治病和赶鬼。耶稣最初传道的时候,祂除了传道,做的最多的两件事,就是治病和赶鬼。如果你把赶鬼也放在治病一类,你会发现是治病。

这点我要讲几个层次的事情。第一,就是要让大家避免一个误解,就是耶稣来,只是来治病的。这是第一个要剔除的误解。因为今天有一些基督的宗派,会把治病放到一个过高的程度。我不是说,耶稣不是治病的,不对,是的,我们今天依然有,不是说当时治病,现在不治了,这个又不对了,今天依然可以。今天你得了绝症,我们依然要来到神面前,求祂医治我们。今天我们碰到在病痛中的,我们依然要同心合意的为他疾病得医治来祈求。这个毫无疑问。但是我们要知道一个特别重要的属灵的真理,医病不是耶稣终极的目的,医病不是神终极的目的

我为什么能做这个判断呢?我反过来讲,大家就能明白。如果医病是神终极的目的,祂为什么让现在这么多人不一下子医好呢?地上还有没有病?有的。那神如果不医好,或者祂没有能力,或者祂不愿意,对不对?那这两个都不是,祂没有能力,那祂就不是神;祂不愿意,祂就没有爱,祂就想让我在苦难中。那怎么解释呢?那为什么今天还有这么多病呢?为什么那时候耶稣只是看见了才医?那时候中国也有的,在中国难道就没有得大麻风的?耶稣为什么不跑到中国也去医一下呢?而耶稣身边的人不就得利了吗?那不太不公平了?是不太公平。你看见耶稣了,就得医治;我没看见,就没得医治。那我不就是那个在家里不遭待见的孩子吗?是这样的吗?不是的。

所以,大家要明白,医病不是终极的目的。那祂为什么要医病呢?和打渔的目的是一样的。为什么跟彼得不医病啊?因为彼得没有病,彼得也没有鬼附,所以这个不是他最大的需要。大家体会这意思妈?所以来到祂面前的,祂一定要拣一个环境,让这个人明白,祂是那个弥赛亚,祂是那个真正的主。而且借着这个人一点小小的信心,来让他看见神的荣耀。

所以上帝完全可以一句话,就让当时在其他地方的,在欧洲其他地方的,在亚洲其他地方的人,病都好了,让今天所有地方的人病都好了,祂为什么不这么做呢?今天我们有一种的教导,想推着我们来到神面前,只是求医治。这个是有问题的,这个不是神的目的。如果你去某一些的教会,他告诉你,你只需要去求医治,你要小心;或者他带领你做祷告,主要是让你得医治,你要小心。为什么?因为那不是终极的,那不是终极的。神不是这个目的,而且恰恰相反,若你不得着灵里的救恩,神宁可你不得医治。我敢这么说的,为什么?因为圣经里耶稣讲过,那人末后的景况比先前还不如。大家记得这句经文吗?一个人身上的鬼被赶出去了,最后他里面打扫干净,又来了七个鬼。这人末后的景况比先前更不如。神的能力临到你身上,你医治了,但是你不认识祂,还不如不得医治。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真理。这样就解释了,今天为什么地上还是有很多的病痛和苦难,为什么?因为这是对当事人最好的安排。大家不要觉得这话难咽,就是这样的。当我们不认识神的时候,疾病和病痛,一切都是因着罪来的,或者是我们的罪,或者是我们的父母的罪,或者是我们身边人的罪,就这个结果。我们不认识神的时候,这个根子没有去除掉,就像中医讲的,指标不治本,我得了癌,我贴个创可贴,有意义吗?没有意义。神宁可你现在先不动,你这样受的苦,会小过祂现在医好你,你后面的景况比现在还不如。

神在那个时候,只单单在那个时候,那个地点,祂走到哪就医到哪,祂只做一个事情,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以此来见证祂是基督,祂是那一位要来的弥赛亚,来见证我们要去认识,要去寻找的真理,就是祂,然后我们接受祂成为我们的救主。大家想一想,我是个瘫痪的,我的朋友把我抬到耶稣那去,我或者借着朋友的信心,或者借着我的信心都医治,我会说什么?主啊,我是个罪人,你离开我。我相信你,我后面得着的,比前面得着的更大。

这就是耶稣对那个被抬来的瘫子说,你的罪得赦了。然后法利赛人说,这人怎么能赦罪呢?耶稣说了一句什么话?他说,哪一个更容易?说赦罪呢,还是叫他站起来?这个非常重要。在人看来,赦罪好像容易,为什么?因为人都胡说八道的,我赦免你,其实我没这个能力。但是叫他站起来,好难的。你有本事叫个瘫子站起来吗?在神看来是反的,叫他站起来是最容易的,赦罪是最难的。所以耶稣说,我想叫你们知道我有赦罪的能力,赦罪的权柄,祂有更大的爱在后面。叫瘫子站起来很简单,对不对?否则不会需要毕士大池子,毕士大池子就意味着这么多年,这么多的瘫子在那,这么多的瞎子在那,为什么只搞那跑的最快的下去?因为上帝不能让人在这个状态下得医治太多,因为人灵里的罪没得赦。你末后的景况比先前更不如啊。所以他要等候那个真正的弥赛亚来,解决罪的救赎,这是最最大的问题

这就是23-25节,为什么要讲这些内容?神就想告诉我们,那个时候,好多好多的人来,借着医治,好多好多的人信了。我们今天也是一样,好多好多的人来到教会,参加了各种的活动,可能借着医治,可能借着其他的神迹,可能就是借着神的话,我们得救。最重要的是,最后那句话,他们得救了。23节到25节,最重要的是什么?这些人都认识了神。这个是我们要讲的第一点,医治不是终极的目的。

我听过很多的讲道,经常会拿着这个来做例证,耶稣就是愿意医治你的,我不否认,但是我想告诉大家,这些不能用来做例子,证明耶稣一定会医治。这就是我想讲的第二点。医治不是神终极的目的,所以第二点,当我们有病来到神面前的时候,我们怎么为医治祷告呢?我们要先求这个人灵的得救,你要从罪的角度去解决,而不是从医治的角度去解决。我们有的时候祷告,说主啊,求你把他的癌细胞拿走,求你让她的肿瘤快点好起来,求你让她的腿立刻就好起来,为什么没有立刻发生?为什么他还要做个手术呢?为什么我们为瘫子祷告,祷告完,瘫子也没有立刻就站起来?是不是我们祷告不灵啊?为什么那个时候祷告就很灵呢?他今天会说你信心不足,使劲再祷告,再不行就禁食。

我要告诉大家,这都不是问题的根本,得回到神的道最终的目的是什么?是让你灵魂得救。所以我们怎么来为朋友、为未信的人、为已信的人的疾病祷告呢?你一定要先为他的灵来求。比方说,如果他没有得救,你要先为他得救而乞求;如果他已经得救了,你要先为他灵里的平安来祈求。因为人在病里肯定会害怕的,再坚强的人也会害怕的。就像刘志雄牧师,前几年癌症开刀的时候,他手术成功了,后来出来做见证,这个长老特别风趣,他说,我开刀,非常非常大的手术,大家觉得疼不疼啊?我告诉你们很疼的,我也是人,很疼的;害不害怕?我也很害怕的。我们也是一样的,我们信主的也是会不平安的。神依然会用病痛来带领得救的人,进到一个更高的信心的程度的。刘长老得病的时候,很多弟兄姊妹不能理解,说你服侍神一辈子,怎么让你得癌呢?

我们的kevin弟兄,服侍神一辈子,怎么让他在医院躺四个月?不是这么看问题的,弟兄姊妹们,千万不要这么看问题。你这人服侍神那么久,神居然这么对你,你的神肯定不灵的。我告诉大家,这是完全错误的。神正是因为对他很好,才这么带领他。所以,你说,哎呀,我们行个神迹,立刻让这样东西没了。神根本就达不到这个目的。在座的很多人,听过Kevin弟兄,从死里走出来的时候,在我们教会讲过的一次道。大家还记得吗?他带着他的孩子和他的太太,那次我也哭了,很感人。这叫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只有这样的见证,你才知道神是活的。我们的叶弟兄,为什么他现在的道这么有力量?他就是死过一次的。所以我要告诉大家,神有祂美好的旨意。

我们千万不要用这个经文,看见有病,就做个祷告,奉主的名喝退这癌细胞,马上就没了。不能这样。这个我们一定要回到神正确的道上来,我们一切的事都是为了属灵的成长。属灵的成长是什么?神要熬炼你,像熬炼银子,熬炼金子一样,像火一样去炼净你,炼净七次的那个金子一样。怎么熬啊?每一次都要在火里呀。什么是火啊?刘长老的癌症就是火啊,你今天让我得癌,我也会痛苦的,我说主啊,你要不把我带走算了。真的,我也会这么祷告的。不是我是这样的,冯秉承牧师也是这样的。动大手术的时候,受不了啊,说,主啊,太痛苦了,你把我带走算了。主就不把他带走,他总不见得自杀吧,那怎么办?祷告啊,读经啊,读什么?诗篇23篇,神是我的牧者,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领我在可安歇的水边。你只要在那个时候才能认识祂,这就是我们的神。先有苦难,再有荣耀;先有苦难,再有信心。永远都是这样的。

23到25节,我们要怎么读?神是大能的,没有错。神更愿意医治我们,也没有错。但是神最想给我们的,不是让瘫子站起来,是先给我们赦罪,再给我们信心,让我们更深的看见祂,认识祂。这就是我们从23到25节要明白的道理,一切来的神都医治,是因为在那个时候,他们的信心是小小的,神就医治了。所以你会发现,越信主往后,用人的角度来看,祷告越不灵了。为什么不灵了?就是你总觉得要立刻解决问题,神总是没有立刻给你解决问题。23-25节的这些人,得救了以后,我相信,他们一生,在未来碰到的问题会越来越有挑战性,越来越需要信心。只不过在那个时刻,他们的信心是小小的,然后他一祷告,神就答应了,神是因着怜悯他们而这么做的。

马太福音五章
1 耶 稣 看 见 这 许 多 的 人 , 就 上 了 山 , 既 已 坐 下 , 门 徒 到 他 跟 前 来 ,
2 他 就 开 口 教 训 他 们 , 说 :

底下就是八福,我们下一次再讲,八福非常重要。我们先讲这个山上宝训。从五章开始,五章、六章、七章是一个整体。到4章,前面一个部分就停了。从五章开始,就开始了一个新的部分,我们传统意义上叫做登山宝训。这是耶稣一个整体的讲道,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讲道,也是马太福音特别独特的一个讲道。这样的一个部分,在后面三个福音书里面,讲到了一点点,很少,但是马太里面讲的最全。而且常常有一些部分,比方说,像五章里面论律法,17节到20节;论发怒,21到26节;论奸淫、论起誓、这些全是马太所独有的。第五章有很大一个部分是马太所独有的。

我们看一下第八章的第一节
1 耶 稣 下 了 山 , 有 许 多 人 跟 着 他 。

马太福音五章
1 耶 稣 看 见 这 许 多 的 人 , 就 上 了 山 , 既 已 坐 下 , 门 徒 到 他 跟 前 来 ,

耶稣第五章,上了山,第八章,下了山,所以祂在山上讲了三章。567三章全部在山上,祂在山上讲了三章。为什么要上山?为什么前面是撑着船?前面的讲台是艘船,现在的讲台是座山,为什么?

登山宝训,山特别重要。山,讲的人是站在最高处。比方说,我们有个讲台,讲台上的人站得很高,底下的学生会有点压力,对不对?你要仰望他。比方说,领导是站在台上的,有威势。传撑开来的时候呢,他是平等的。比方说,我今天坐在这里,跟大家是平等的。我如果弄个什么颁奖台站着,我给大家讲,大家觉得,这个人须仰视方能见,他一定是个道德模范,你天生会觉得,这个人会比我更厉害一点。就这个区别,大家体会吗?

平,平着讲,我坐下来,或者我撑着船,我平开来讲的时候,我是在服侍大家,我是在帮助大家,我跟大家是同等的。这个是耶稣最常有的形象,祂不但是平着的,祂甚至是低着的,给你洗脚,对不对?我过来医治你,你不要过来,我过来医治你,我来帮助你,祂是俯就的。整本新约四福音,就这一次场合,耶稣是站在山上。祂生在马槽里,客栈的马槽里,为什么?祂表达自己是谦卑的。那祂为什么要上山,让别人抬头看祂?祂是王。马太福音的形象是个狮子,我们前面讲的时候反复讲过。狮子就是一个王,所以,马太福音最特殊的这三章,就是王的信息。王的信息也是最严厉的信息

所以大家要有一点思想准备,未来的三章,有一些些的话,平常读会比较难咽,不好听。所以耶稣,不好听的话,都是站在山上讲的,要告诉你,这是必须要听的,要让你重视这些话,也要让你知道,你这句话是做不到的,否则你就断手断脚了。什么手让你犯罪,把手砍下来。你就发现,到最后,你就没手没脚没眼睛了。祂让你知道,这个信息是真实的,是很严肃的,所以祂不是平着讲的。祂要让你知道,到一个程度,就是祂在山顶上的时候,所有在山下的人,全都看得见祂。假说我是坐在船上,或站在船上,岸上靠远一点的人,听得见但是看不见。耶稣站在山顶上,我在半山腰,老陈在山脚下,有区别吗?没区别。当然近视眼有区别,近视眼可能看不见。假设都是眼睛好的话,我们全能用肉眼看见,那个颁律法的王。我们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亲手所领受的,神的律法,就是567三章。

所以你会看见,567三章讲到,尤其从第五章17节,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所以我今天不能够用个什么角度说?律法先知过去了,不是的,不但没有过去,而且比旧约要更加的严厉,因为旧约只是外面的,你去献个祭;新约讲里面,你起了贪念,你起了淫念,你心里骂你的弟兄,神都在这里告诉你,你在犯罪。旧约可没有这么讲的。所以整个567三章的登山宝训,是一个王把祂最严肃的信息,告诉了每一个愿意跟随他的人。

而祂的这篇教导是从八福开始的。八福是一个祝福,这样严厉的信息是从讲祝福开始的,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一个严厉的律法的信息,要以祝福开始,而这样的祝福又是以虚心的人有福了开始,以为义受逼迫而结束,这是为什么?你可以思考一下,这个对我们理解整个567三章非常有帮助。

我们在天上的父,谢谢您,赐给我们金子般的话,也求您带领我们,真的愿意像彼得那样,常常的思想我们人生的意义;思想我是个罪人,我需要救赎;思想我们打鱼,还是得人。父啊,这一切都是来自您的。谢谢您在环境里带领我们,谢谢您借着工人,把那最宝贵的种子、神的道赐给我们。也谢谢您,带着我们在环境里有一颗谦卑的心。父啊,我们愿意来到您的面前,接受着救恩,也愿意认您成为那救主,成为我们的主。父啊,这是最蒙福的。求你把这样的救恩,赐给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和我们的亲人。也带领我们过这地上的日子,祝福我们,也祝福我们的亲人,带领我们明白你的话语,也带领我们在您的话语里,一天一天的成长,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父啊,谢谢您,祷告奉主耶稣基督的圣名,阿门!

您没有评论权限

搜索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