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读经
每日读经-《约伯记》4章
- 背景资料
- 分类:每日读经
- 发布于 2020年10月23日 星期五 14:48
- 点击数:6234
我们来看《约伯记》第4章。第4、第5章是第1轮对话当中的一个人(以利法)的发言。一共有三轮对话,每一轮对话当中发言的都有2~3个人,每一次约伯都有一个回应,这就是这三轮对话的主体框架结构——每次都是一个人先说,然后约伯回应,再一个人先说,约伯再回应,每次的人是不一样的。
这里一个很重要的结构:每次他们说的,并不是应用正确的属灵真理,这个我们先要清楚知道。他们说的很多道理是合圣经的,但是没办法应用在约伯身上。我们会一段一段看下去,以利法是开始的一个,接下去的每一次,都使得约伯的苦难更加重一层,因为他们非但没有帮到约伯、安慰到他,反而使约伯受更大的试探。这是三次三轮对话的属灵背景。
我们先看第4章。第4、第5章是这个叫以利法的人的发言。他发言的主题就是想告诉我们:一个公义的神是不会做错事,也一定会让恶人受罚、让义人得保护。所以在第4章他就在讲神的公义,就告诉约伯,按他的经历来说,约伯一定是有得罪神的地方,约伯是因为罪而进到这样的境况里,这是他在第4章表达的。
第5章他就告诉我们,我们对公义的神应该有的回应是什么。在第5章的前半段,他在说他自己;第5章的后半段,他在说我们即便是在罪中被神管教应该怎么样。这是完整的一篇道(第4和第5章),讲全了是很好的一篇道,问题是它不能应用在约伯身上(因为我们前面三章已经知道约伯进入这个苦难的原因不是因为他的罪,是因为撒旦,神许可撒旦对约伯的逼迫)。这是以利法的背景。
第4章分两个属灵点来分享,一个就是4章的2节到6节,
约伯记4:2-6
2 人 若 想 与 你 说 话 , 你 就 厌 烦 麽 ? 但 谁 能 忍 住 不 说 呢 ?
3 你 素 来 教 导 许 多 的 人 , 又 坚 固 软 弱 的 手 。
4 你 的 言 语 曾 扶 助 那 将 要 跌 倒 的 人 ; 你 又 使 软 弱 的 膝 稳 固 。
5 但 现 在 祸 患 临 到 你 , 你 就 昏 迷 , 挨 近 你 , 你 便 惊 惶 。
6 你 的 倚 靠 不 是 在 你 敬 畏 神 麽 ? 你 的 盼 望 不 是 在 你 行 事 纯 正 麽 ?
到这里我们看见一个很重要的事实:约伯不但是一个义人,不但是一个行事正直的人,他更是教导他人的属灵教师。他的年纪应该是比较长的,以至于他在众民中间,众人都极尊重他。他教导的核心是神(以神的道来教导众民),所以,这使得约伯的苦难有更加深刻的属灵含义。因为我们常常会自然觉得,敬畏神的人是不是会少一点祸患少一点苦难呢(这是我们人一个很天然的想法)?我碰到事情不好一定是我做错了什么;行事正直像约伯这样的、凡事依靠神的,应该不会碰到苦难吧?!但没曾想,他碰到的苦难,远大过众人所能想象所能经历的。
这就颠覆了我们一个很常有的概念——我若跟随神就不会临到苦难。一定要把这个概念挪走!若是这样,我们就没办法理解保罗和彼得所碰到的逼迫,我们就更没有办法理解耶稣基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道理了。神所喜爱的人,神没有应许不给他经历苦难;人按照神的话去行,也不等于我就一定能够规避苦难,这些都不是我们在《约伯记》里能读出来的。
《约伯记》会启示到一些我们以前可能不是太关注的,甚至有一些错误的,天然就觉得的一些假设,这是当中一个。约伯是行事正直的人,敬畏神的人,用神的道教导别人的人,但是约伯碰到的难处,远超过我们的想象。这是第1个我们今天要借着这一大段看到的点。
第2个点,去安慰他的以利法,也天然会认为约伯是在罪中,第7节开始,
约伯记4:7-9
7 请 你 追 想 : 无 辜 的 人 有 谁 灭 亡 ? 正 直 的 人 在 何 处 剪 除 ?
8 按 我 所 见 , 耕 罪 孽 、 种 毒 害 的 人 都 照 样 收 割 。
9 神 一 出 气 , 他 们 就 灭 亡 ; 神 一 发 怒 , 他 们 就 消 没 。
他是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经验来做的判断。以利法也知道约伯的教导,这个教导我们今天也知道是对的——神是看顾义人的,神是惩罚恶人,这些都没有问题,但这个不是百分之一百、在任何的时间和空间,都能够根据我们眼见的经历来得出这个结论的。
怎么来解释呢?恶人有没有活了很长时间到百岁,最终也没有见到祸患就离开这地的呢?有的,肯定有的;义人有没有经历极大的苦难,甚至到一个地步,英年早逝呢?有的,也肯定有的。所以,这就让我们知道,我们不能用以利法的这个方式来看待神在地上的带领,因为祂是掌权的主。以利法劝勉、劝慰约伯的方式的问题出在哪呢?就是他把约伯又带回到苦难的原因里去了。其实约伯需要的,就是在苦难中的鼓励、忍耐等候的心,因为神终究会让他明白为什么,但不是现在。
我们在苦难中问“为什么”不是必须的,但无论我们是因着我们的罪而来的苦难,还是因着撒旦的逼迫来的苦难,有一样是必须的,就是我要抬头看主,我要越过苦难看主。我们在苦难中,如果把苦难摆面前,透过苦难来看主,我先看见的是苦难;把苦难撇到一边,我先看主,我就不会在主那总是去问祂这苦难是为什么。
在极大的困难里,我们要的是信心!因为信心不是直接跟“到底因为什么”而有关系的,如果我一定要问“为什么”我才信,那我就像希腊人求智慧,像犹太人求神迹一样:犹太人要的就是我看见神迹才信,他一定要有这个逻辑建立起来;希腊人要你一定给我讲明白了,我要让我理性上能接受了我才能信,让我的逻辑上通了我才能信。这不是必须的条件。
关于信心本身,耶稣在给我们描述的时候说,你们若回转成孩子的样式......孩子就是单纯的信。我们去问一个孩子为什么相信他妈妈,他解释不了的,他没有办法。我们问一个5岁、3、4岁的孩子为什么要相信你父母?他解释不出来;你用逻辑、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能把他说到哑口无言,但是你要让他离开他的父母,他是不肯的,这就叫孩子般单纯的信心——他知道他有不明白的,但他更知道,无论他明不明白,他所依靠的,是绝对不会放手的,就是他的父母。
这就是以利法在劝慰约伯的时候掉进去的陷阱:他在尝试着——就像我尝试着要跟一个5岁的孩子来解释,你因为什么信靠你父母,你信靠的这个原因有可能是不对的。这种尝试是根本没必要做的——以利法想尝试着跟约伯探讨一下,这个苦难到底因为什么?这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没有确切的信息。
这就是问题了。如果以利法是今天一个教会的牧者,约伯是一个教会的会众,约伯有显然的罪摆在台上了,不但牧者知道,可能众会众都知道,就像哥林多前书犯奸淫的那位弟兄一样,那以利法是可以去跟约伯说,因为这事已经摆在桌上,神要众会众来表态。这样的例子在新约也有,比如说亚拿尼亚、撒非拉,彼得把罪给他指出来,这个事情众会众不知道,但是圣灵告诉了彼得,彼得对着亚拿尼亚和撒非拉,就显明了他们的罪。所以,除非当事人(比如以利法)真的很确切的知道。
但他是根据经历来推断的,他的经历是什么?就是我们刚才读的,“这你能看见有谁耕种罪孽,受毒害的他,中毒害的就是收割,神一出气,一发怒他们就消没了,无辜的人有谁灭亡的,正直的人有何处解除呢?”大多数的规律是这样,但是我们不能用这个去安慰陪伴在苦难中的人,这是非常需要我们警惕的(我们一章一章讲的时候,就会讲到发言人的情形,也会讲到约伯回应的情形)。
今天我们可以看一下以利法所说的这一大段,他讲的神的特点,都没错,神是公义的神,17节,
约伯记4:17
17 必 死 的 人 岂 能 比 神 公 义 麽 ? 人 岂 能 比 造 他 的 主 洁 净 麽 ?
完全对!问题在于他讲这个话的前提是:你是不公义的、你是有罪的。这就一定需要有非常确切从神来的证据、从神来的启示,只有在这个前提下,他才能讲这个话;他得确切知道这人得了癌症,你才能给他用癌症的药;如果你只是怀疑他得了癌症,你不能就给他去化疗,就是这个道理。你不能说,像你这表像出来的症状就一定是癌症、因为据我的经验10个里面有9个是癌症,所以我先给你化疗。在属灵的事上不能这么做,因为神是确实的,神会给我们确实的信息,神不是用猜的,不是用推断的。
以利法是愿意帮助约伯的,我们前面已经讲了,三个朋友都是。盼望我们有属灵的智慧,真的能够安慰到在苦难中有需要的弟兄姊妹。哈利路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