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读经
每日读经 -《 诗篇》137章
- 背景资料
- 分类:每日读经
- 发布于 2021年4月16日 星期五 14:15
- 点击数:4126
我们来看诗篇的137篇,这是一首以色列和旧约色彩很浓的圣诗。它是一首哀歌,分上下两个部分:1节到6节是一个部分;7节到9节是一个部分。今天从新约的角度我们能读的,主要是一些属灵原则,但我们还要解释一些可能会造成困惑的经文,尤其是第9节。这是我们今天主要分享的内容。
1-6节,给我们很大的一个亮光,告诉我们,我们在地上当过怎样的日子——我们当盼望回到天上的耶路撒冷去。因为以色列人在当时给我们一个很好的榜样:他们很盼望回到地上的耶路撒冷。他们在被掳的状态下,他们没有办法唱歌,因为他们很思念耶路撒冷。这个可以让我们想一想,我们若是里面没有出来那真正的思念情感,我们很难会理解137篇的1-6节,因为唱歌是可以唱的,他说,
诗篇137:4
4 我 们 怎 能 在 外 邦 唱 耶 和 华 的 歌 呢 ?
他这不是说我没有这个能力,而是他没有这个心情了,他已经不会了,他甚至到一个地步,他说,第5节,
诗篇137:5
5 耶 路 撒 冷 啊 , 我 若 忘 记 你 , 情 愿 我 的 右 手 忘 记 技 巧 !
6 我 若 不 记 念 你 , 若 不 看 耶 路 撒 冷 过 於 我 所 最 喜 乐 的 , 情 愿 我 的 舌 头 贴 於 上 膛 !
右手是弹琴最主要的手,比如说是有弦的琴;舌头贴于上膛,就是我不再会唱,就是我既不会用乐器了,我也不会唱了,因为什么呢?因为我的心一直在思念回到耶路撒冷,我的能力——我唱歌的能力,若不是交给神,若不是交给耶路撒冷,我已经不会了。
这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是什么呢?就是我们今天新约的孩子们,并不是在等回地上有形的耶路撒冷,这是给以色列人的应许,不是给我们的;给我们的应许是,我们的家在天上!《启示录》讲得很清楚,最终那天上的耶路撒冷要降下来;耶稣去,是给我们预备地方去的,祂必再回来接我们。我们知道,我们今天基督徒盼望的,是主再来把我们接回去,我们不是盼望审判来。
《启示录》最后的那大灾难的时间,真正重生得救的基督徒是不可能经历的。我们在等什么呢?我们在等大灾难之前,主再来把教会提走,这是我们所盼望的,我们盼望回家。所以每一个真正在地上的基督徒要过什么样的日子呢?就是像137篇的1节到6节的这些孩子们,这些以色列人一样,就是,他在外邦地,他思念回家;我们是在世界里,但不属世界,我们思念主再来,盼望主再来。这是一个基督徒应有的对永恒的心态,或者态度。
我虽然是在世界里,但世界不是我的家,我不能乐不思蜀,我不能觉得这就是很好,比天上还好,我不想回去了。有没有这样的犹太人?肯定有!我们知道,今天就算以色列建国已经70多年了,还有很多犹太人不回以色列、分散在全地的;并不是所有当时在巴比伦的犹太人,都是像他们一样的心,很多人很可能就置办产业,结婚生子,日子也就过下去了,他们也很会做生意,没准到最后比那当地人还富有,完全可能的;他们并没有觉得,我会舌头贴于上膛,不能唱歌,我会右手忘记技巧,不能弹琴。他不会这么想的原因是什么呢?他会把巴比伦当家就可以了。
我若把世界当家,我怎么会想要回到耶稣身边去呢?若是这样,耶稣要来接祂的教会、接祂的新娘的时候,我怎么能跟祂回去呢?因为我不想去,因为我干脆就想呆在世界里。所以,没有任何一个基督徒真正重生得救之后,会喜悦这世界的。
所以在这里他说,“若不看耶路撒冷过于我所喜悦的”,我说,“我若不看天上的家过于我在地上所喜悦的,也情愿我的舌头贴于上膛。” 这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启示了。也盼望我们每一个在地上重生得救的圣徒们,都有一颗盼望主再来,接我们回家的心,因为我们的家在天上,我们在地上不过是寄居和做客旅的。
137篇7-9节,是我们第二个分享的部分。这个部分会造成一些困惑,尤其最后一节。所以我们今天先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这是神的审判,是咒诅诗一贯的主题,在讲审判。所以咒诅诗对我们的应用,137篇的后半段和其他的咒诅诗是一样的,就是它在旧约的立场上是完全合理的,因为它的写作的时代,耶稣基督还没有来,恩典时期没有开,所以放在旧约里,以血还血,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这就是旧约律法写出来的,在这个律法下,有这样的审判是非常正常的。
但是咒诅诗对我们新约孩子们的应用,就不是这样。因为耶稣在登山宝训上已经把对仇敌的态度,完全告诉了教会时代的孩子们,就是 “为逼迫你的祷告”。我们并不是用以血还血的方式对待仇敌的,我们是求神使他谦卑,若有机会,能够重生得救,是为逼迫我们的祷告,这个是新约有的态度,所以我们不能够用旧约的咒诅诗的方式,来放在我们身上应用,但是我们能理解为什么这么写,这是我们原来解过的很多咒诅诗的内容。
第2个点,神的审判,在7、8、9节里,其实在其他书卷里的内容是有呼应的。以赛亚书13章16节,它讲到巴比伦的审判的时候,其实就把第9节、我们最难解的一节经文,用另外的方式已经把预言讲出来了。以赛亚书13章的16节,他说到巴比伦,
以赛亚书13:16
16 他 们 的 婴 孩 , 必 在 他 们 眼 前 摔 碎 ; 他 们 的 房 屋 , 必 被 抢 夺 ; 他 们 的 妻 子 ,必 被 玷 污 。
所以,这是一个有了预言的事实,而且在之后的历史里面也的确发生了。所以,神的审判,在137篇里面,无非和以赛亚书13章16节是一样的,并不是一个很独特就在这里讲到的,这是我们看见了是有其他经文的呼应。
第3个点,我们要知道,137篇的作者在这里不是在表达情绪,它不是像我们人在罪性中,像恨仇敌恨到一个地步,想发泄自己的情绪,这个时候,我是在罪中,我是站在神的角度,想要审判我的仇敌,不是的;诗篇137的作者依然是在圣灵的带领下,我们知道圣经都是神的启示,所以他是在圣灵的带领下,把未来要发生的事启示出来。
137篇的第9节为什么这么说呢?他是在讲,顺服神旨意的人,他就是有福的。神的旨意,若在祝福的时候就是祝福,在审判的时候就是审判,按照神旨意行的,他就是有福的。所以这是一个完全客观的角度,依然是站在顺服神旨意的角度,完全没有在表达情绪。
最后可能会给我们困惑的就是关于婴孩。为什么婴孩会在审判中受难呢?我们知道整个圣经这样的例子并不是在这里才有,所多玛全城被毁的时候,应该里面也会有婴孩;耶利哥城全城被毁的时候,应该也会有婴孩,罪的后果自然会延续到后代,这个是我们在圣经里已经能够理解接受的原则;神的安排就是最好的,当他罪恶满盈的时候,祂自然要使整个都灭掉,否则婴孩的未来也依然肯定是罪人,也依然会受更大的审判。
神让我们看见这样的审判(就是整个全城被毁的审判)的时候,我们一定会看见,前面会有一个很重要的铺垫,就是神告诉我们,那里罪恶满盈了(圣经是这样描述的,叫满盈),所以他让犹太人在埃及地等了400多年,在等什么呢?不是在等犹太人(变)好,(而)是在等迦南地的人罪恶满盈了;所以祂说把迦南地赐给犹太人,不是因为犹太人好,是因为迦南地的人坏,坏到一个地步,祂必须要审判了;所以,在审判迦南的时候,满盈就意味着,就像所多玛一样,就是这城已经不可能再有归向神的机会了,就是罪已经满盈了,这个时候,神在祂的预知里,祂就知道,这个婴孩就算他在时间里继续在这呆,最终也是得罪神的。
不但如此,神对这个婴孩的安排也一定会是公义的。我们从大卫和拔示巴犯奸淫的例子我们就知道,他们那个犯奸淫生的儿子是夭折了,这个夭折的孩子,大卫很清楚地知道他是去了天堂,因为大卫说,他不会再回来,但是未来我要到他那里去(当孩子死了以后,大卫是这么说的),所以他清楚地知道,他未来要到孩子那去。我们知道大卫是不可能会在地狱的,所以他肯定会去孩子那儿,就说明他知道孩子在天堂。
神会给到最好的安排!我们要凭着信心相信神在地上作的审判、神在地上做的所有安排,都是最好的。我们不能够自己站在神的角度,我们觉得什么是对的,我们当神,这是非常糟糕的态度。因为我们会绝对化地认为,婴孩死就一定是不对的,这个并不符合圣经,这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最后一个问题;我们可以想一想,假设我今年在地上活了100岁,我身体健康,罪恶满盈,最后死了,在地狱里受极严重的审判;然后我的邻居两个月就夭折了,最后在天堂;如果在永恒里让我再选一次,我宁可选是夭折的。
所以,完全不能用今生来做绝对的判断。我们若是这样,我们就会觉得婴孩死是一定不对的,所以我们不能够用我们有限的眼光来看待。这是我们最后关于7、8、9三节的补充,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但我们最主要的点,今天是前半段1节到6节给我们的属灵道理。盼望我们每一个人都怀着盼望主再来的心,过在地寄居的日子。哈利路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