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福音
马太福音5章八福下
- 背景资料
- 分类:马太福音
- 发布于 2018年2月13日 星期二 20:52
- 点击数:2175
今天开始分享八福的下半段,是每一个福里面后面的半段。
我们稍微回顾一下前面的部分,前四福,虚心、哀恸、温柔和饥渴慕义的都是相对被动的,讲到我们自己跟神的关系。后四福是主动的,是我们跟其他人的关系。虚心的人讲到人的谦卑,哀恸的人讲到为罪忧伤痛悔,温柔的人讲到人的信靠,信靠以后他自然就会有转变,饥渴慕义,就是他信靠主后,最主要的需求就是对义的需求,对神的认识的需求。到第七节就是跟穷人的关系, 第八节是跟富人的关系,第九节是和骄傲的人的关系,第十节就是跟仇敌的关系。
有福了,这三个字,后面那个部分也是八个。先做一个总括。
第一,我们看见祝福,它是一个自然的结果。什么叫自然的结果?那就是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天国是他们的,那是虚心的人很自然就会有的结果。 这与我们人的祝福有很大的区别,我们的祝福,比方说马上要春节了,我碰到人都会说恭喜发财,这是人的祝福,那我们常常会说,祝你平安,恭喜发财,其实我说这个话,并不能就表明他今年就能发财,我大概率跟十个人说恭喜发财,估计能有一个真的发财吗?不一定吧,所以我这个话说了,就是他爱听,我说了他高兴,大家都高兴一下,没有什么效果,没有什么力量。所以人的话和神的话最大的区别就在这。我们人,不重视话语的原因,是我们人的话没有力量,不会带来结果。诗篇讲到神的话,说有就有,命立就立。我们都知道创世纪一开始,就是神说要有光就有光。你会看见神的话,绝不徒然返回,什么意思?就是他说了的话,就一定会应验。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去信靠神。信靠神,就是相信他的话,相信他的话必然成就,这就是信靠。神的话在这里,他说有福了,这个后面的部分一定会成就。换句话说, 有一点像我们理解的物理的规律。这个五章17节开始讲律法的时候,18节他说到天地都废去,律法的一笔一划也不会费去。他在讲的是,属灵的律比物质的律在神那里级别更高。物质的律是我们特别熟悉的科学道理,比方说物理学,化学,这就叫天地都要废去。就是那个律呢,层次跟到神的属灵的律的层次都不一样。属灵的律是什么?虚心的人有福了,天国是他们,这句话就等于什么?就等于说,宇宙之间有万有引力,然后这两个在神那里的重要性的级别是什么?虚心的人有福了,天国是他们的这个级别比那个天地那个级别还要高,天地的级别就是万有引力,天地的级别就是我做化学实验,我把碳酸钙加到硫酸里面去,它就会分解,这就是天地的律,就是物理的律,化学的律。这个律,是一定会发生的。就像你十次一百次地把一本书往下丢,不会有一次说不掉下去。你可以尝试做这个实验,你做一亿次它也掉下去,这就是个例子。所以这个律就是一个自然会发生的结果,这个事我们首先要明白,神的祝福是一个律,不像我们人的祝福,我讲出来没有用的,我说你今年恭喜发财,你不一定真发财,这个我说的话不起任何作用,神说的话是一定会起作用的,所以第一点我们要知道,有福了后面的半段是一个自然的结果,这个结果能代表神的律,神的律法,神的公义,必定要实现的这么一个结果。
第二,有福了的后面那一半,它是人最需要的。是在那个前面的一半当口下的人,他最需要的。你说哀恸的人,他最需要什么?你说哀恸的人会发财,他不需要。哀恸的人跟地土没有关系,他是为罪,他需要安慰。 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必称为神的儿子。他没有直接的联系,饥渴慕义的人他要的是神的道, 要的是你给他里面灵里的粮食,所以他必得饱足。饱足讲的属灵的。他有福了的后面半段是有福了,是前面那半段那个状态的人最需要的,这个表明神的什么特性啊?神的爱。
你把这两个原则捏合起来,你会发现,这两个原则,第一个原则他是个自然结果,表明神的公义,神的大能。第二个原则,是人最需要的, 表明神的爱。如果神只是一个律,你会觉得祂很冷,很远,没有位格,没有情感,没有跟你之间那个直接的爱里面的联系。但是我们人类,如果只讲神的爱呢?他会没有原则。就像,我说恭喜发财,我也知道你爱听,我还说我表达了我的爱,其实这个话没有原则,为什么?因为他实现不了啊,我没有能力啊,我没有神的第一项的这个特点。所以你两个特点加起来,第一个它是一个必然实现的,自然结果规律。 如果你只看他是个规律了,你会觉得很远,会很远,就像万有引力好像很冷冰冰的。你觉得跟我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但是你发现设这个规律的人,他非常的有爱,这就是第二点,就是人在那个当口最最需要的,他就给你。 这两个合起来,我们今天就能读明白,那个八福的每一福后面半段的意思。
我们先看第一个,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我们上一次提到了,为什么第一福和第八福都是天国是他们的?因为在第一福里面的天国是他们的,是对刚刚进来到天国的人说的。门刚开始关,就是这个诺亚方舟的门在他身后关了,他刚进诺亚方舟,这个时候代表什么?代表他得救。所以只要灵里谦卑的,他是一定会得救的。往回倒, 倒到人的责任其实只有一个,就是属灵的谦卑。神自然会给属灵的谦卑人,兴起人去讲福音。讲到第二个哀恸其实讲到罪。讲到第三个温柔的人就讲到他信靠了,但是它的源头,都来自最初的那个谦卑,属灵的谦卑。就是我真的知道,我属灵里面是贫穷的,我是不知道的,完全不明白人生的意义,我也不明白属灵的道理是什么。这样的人,后面的事情都是神负责的,他会把你带到一个悔改的程度,他会把你带到一个信靠的程度,他会把你带到一个饥渴慕义的程度。所以,第一步,只要人是真的属灵上是谦卑的人,天国就是他们的,这扇门就关了。诺亚方舟的门就在他身后关了,他就进了诺亚方舟。
为义受逼迫,那个天国是他们的,他已经把整个神的国,他都知道是自己的。所以一个是被动,一个是主动的。第一个天国是他们的,是一个被动的赏赐,就像得救,你有了资格进了赛场,第二个天国是他们的,他已经成圣了,还在赛场上跑的很欢,他已经象保罗一样跑得很远了,他就大声的说天国是我的,这个太好了,我真的要这样东西。第一个是什么?父母把孩子生出来,第二个,孩子说我特别喜欢这个家。 所以父母把孩子生出来,这个家就是他的,没错吧?孩子说这个家是我的,他特别要这个家,这两个状态是不一样。第二个他是真的明白他想要,但他生出来的那一刻这个家就是他的。所以虚心的人,当他真的谦卑的时候,其实神知道,他最要的是就是属灵的救恩,就是天国,把这个给他。
现在看第二, 哀恸的人。哀恸就是为罪。在这里大家要避免一个事情,这个哀恸不是说为其他的事情去哀恸,是为自己的罪不义来哀恸。我们常常会掉到这个沟里去,就是, 哎呀我真的特别哀恸,这个加拿大总理很不靠谱,不是在讲这个。 你说的事很可能是真实的事情,比方你说, 我特别为我的先生哀恸,他不信神,他不照顾家,不是指这个意思。这个哀恸就是指你自己。它是一级一级的,只要你灵里谦卑了,你就一定会看见,哎呀我把很多事情搞砸了,是我的责任,是我的不对,这个时候人特别特别需要什么?他需要安慰。上帝自然就会把你带到有安慰的程度。我们先讲前面那个自然的结果,当人真的明白自己是个罪人的时候,怎么会自然就得到安慰?神的道,就对他特别特别的安慰。耶稣替你的罪死在十字架上,这样的一句话对谁的作用最大?知道自己是个罪人,对不对?比如果大街上我等公交车的时候拉一个人,我说耶稣替你的罪死在十字架上,我不挨打就已经很好了。他不觉得他需要,他摸摸你有没有发烧,要不要送你去总医院看看?因为他不需要这个东西。所以神的道,当你真的是在哀恸里面的时候,他给你预备的东西就肯定,自然的结果你就觉得这样太好了,我怎么以前不知道这个事情?怎么没人跟我说呢?这就是自然的结果,一样会带来你最大的安慰。因为你在那个当口是特别特别需要,可能那个时候,你也可能,经济上有困难,也可能身体不是特别好,你肯定有其他的需求,但是当你真的明白,你走到今天是因为自己的罪的原因,这个对你的影响远比外界的环境的影响更大。当你认识到自己是个罪人,当你认识到这个罪在你生命当中带来了极大的恶果的时候,你特别需要人把这样压在身上的重担拿走,因为你不知道哪里有亮光,因为你不知道该怎么走出来。举个例子,假设我是酗酒的,我特别清楚的知道,我再继续这样我就废了,但是我自己做不到,我自己走不出来,这个时候,酒给我带来的伤害远不如,我的绝望给我带来的伤害大,我知道我就是没有希望走出去的,我知道这是个罪,我知道这样的事情再做下去,我是一定没有出路。酒的伤害,只要我不酗酒了,会能够恢复的。而没有亮光没有出路的那个伤害,会把我带到一个自杀的程度。就像一个人,他可能生意上破产,他可能经济上做错了决定,但我们都知道为什么他会自杀呢?没有道理啊。 我们都知道,你只要还有四肢,你可以重头再来嘛,对不对?你肯定可以去工作了,对不对?你停下来我就不做了,那个事情就过去了,我可以再找工作再去做,那为什么他会自杀呢?怎么带他到自杀的程度?就是那个绝望,他明白他搞砸了,他也明白这就是罪,但他不知道怎么办? 他没有依靠,那样的状态,他最需要什么?最需要安慰,这个安慰是什么?就是十字架,主说我替你死了,孩子回来吧,一切都过去了,一切都是新的了,这个只有在那个当口里的人,他才真的能明白,究竟这样东西有多么的宝贵。
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 温柔的人,我们都知道人当信靠主以后,他自然就会很大程度上,有很大的变化。那为什么温柔的人会承受地土呢?地土代表我们在地上的产业。因为在耶稣的时代,最主要的产业不是银行存款,而是地。 当时的人都能明白,有地土的人就是有产业的。今天有地土的人还不一定有产业。比如比尔盖茨,他不一定有多少多少亩地,但是他有很大的产业。
我们要知道,产业这个词,在整个圣经里呢,也常常会出现。首先我们要明白两个点,第一,他的确代表了地上的供应,产业是代表地上的供应。神并不是说不给我们地上的供应,他让我们像出家一样,没有任何地上的公平,不是的。这个产业的确代表了地上的供应,但是,它更重要的,或者说呢,神更愿意给的是你属灵的产业。
诗篇的16篇
5 耶 和 华 是 我 的 产 业 , 是 我 杯 中 的 分 ; 我 所 得 的 , 你 为 我 持 守 。
6 用 绳 量 给 我 的 地 界 , 坐 落 在 佳 美 之 处 ; 我 的 产 业 实 在 美 好 。
告诉了我们这个属灵的产业在主里是一个什么概念。5节一开始就讲了,耶和华是我的产业。他直接把神定义成产业了,产业在英语里就是inheritance,其实就是遗产。 人的遗产,不管地上的地土有多少,你是带不走的。什么叫属灵的?属灵的和属地的,最大的区别就是你死的那一刻带不走的全是属地的,我再说一遍,地上死的那一刻带不走的,全部都是属地的。 然后上帝给我们属地的上面有一个很重要的教导,就是你要交给神,包括和子女的关系。我死的时候,我跟子女之间一定有一个带不走的关系,对不对?我不能说,来我把你也带走。 我走的时候,土地,田产,房子,心情,都是带不走的。 上帝说你这些都要交的。他说我来,是要让地上起刀兵的。这些经文都是在耶和华之下的,属地的就是这个概念。我们刚才讲的第一层,为什么不要说属地的不等于什么都给你,神让你在地上有亲情,有田产,他只是告诉你,这个时间是短暂的,是有限的,这个级别远不如属灵的那个级别高,这个产业是你没办法带走的,所以你的心不能交给这个产业。神的确是站在我们的角度,因为你的心交给这个产业的时候,你真正属灵的东西,就得不到了。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我的心交给地上的房子,我会为了房子,而去做一些悖逆神的事情。这个时候我把地上的东西的重要性,摆在了属灵的东西重要性之上。大家能体会这个这个概念。比方说,我如果能得更多的房子,撒谎我可以得更多的房子,如果我的心全部在房子上,我会去撒谎。如果我的心全部在我的孩子上,我的孩子犯了错,我会替他隐瞒的。为什么很多孩子真的犯了罪,杀了人,躲到家里,这个当妈的会把他藏起来。为什么?因为这个孩子比公义更大。公义是谁的?神的。大家体会这意思了,所以你要把什么摆在更高的水平上,一定要把神摆在更高水平。你得到了神,才能得到地上的地土。所以,地上的地土一定是神的产业的延伸,而不能倒过来。你不能说我先得地上的地土,后得神,那个是非常糟糕的,那就是罪了,你会被这些东西捆住的。
所以上帝反复给我们讲到的地土,讲到产业,第一个就是神,耶和华是我的产业。他没有说,地上的田产是我的产业,第一个。耶和华是我的产业,第二个。他没有这么讲。他说什么,耶和华是我的产业,他是一个绝对,绝对的论断,这就是我的产业。 那我来问大家,他说他是我杯中的分,我所得的,你为我持守,用绳量给我的地界,坐落在佳美之处,我的产业实在美好。它就在描述,赞美这个产业。我们得着了耶和华,我们怎么得着地上的供应?是祂会供应我。举个比较形象的比方,一个家里有很多孩子,几十个孩子,父亲给每个孩子都准备了玩具。这里面有两种孩子,有两三个孩子知道玩具是父亲给的,他就要父亲,不要玩具。 如果父亲跟他讲,这个玩具你先给哥哥或弟弟,他会给的,因为他知道,得着了父亲就得到了玩具。另外还有七八个,认为玩具是我要的,所以不要那个父亲,要么玩具弄丢了,要么玩坏了,要么被抢了,他没了玩具,但是那个时候父亲也没了,因为他不要父亲。大家体会了这个意思,当你抓住了父亲,你就抓住了玩具的源头。但你抓住了玩具, 而丢了父亲,这个玩具总归会丢掉,有一百种方法会丢掉,可能弄坏了,可能被人抢了,可能自己弄丢了,丢了以后还会有吗? 没了,因为你没父亲。如果玩具你把它摆在父亲之上,你就一定会去骗,偷,拿别人的,因为你觉得玩具是最重要的,父亲不重要。所以产业的意思, 一定是耶和华在上面,地土在下面。 这个是我们要弄明白的第一个道理。
回到马太福音5章5节,温柔的人有福了, 他们必承受地土。为什么这个是温柔的人最需要的?大家想一想,假设一个真得到神的人,他大概率不太会去再去像他以前那样,去抓那个地方的产业。我指真的得着神,而且是在主里的,这个时候他的供应,无论是属灵的,还是属地的地土,是谁负责给他?是神负责的。所以你会发现这是一个很自然的结果。当你自己把神的道摆在第一位的时候,神就把你最需要的产业都给了你。这句经文就和,你先求神的国神的义,其他的就加给你,是一个意思。 神的国神的义就是救恩。其它的你一切的在属灵上的祝福,以及在地上的供应,祂都会加给你。
讲到地土大家可以再去看一下诗篇的37篇。今天我们就不读了。诗篇37篇,里面反反复复讲到了地土这两个字。很有意思,他在对比义人和恶人,读完之后,你就会知道,上帝是怎么来祝福他的孩子。诗篇37篇里面大概出现了四次或五次,一直在讲,他说义人,谦卑的人,属神的人,反复在讲谁是来承受地土的。然后恶人就像一棵青翠大树,长得很高,但过一阵再过去看,这个树就不见了。他讲这个恶人就是,突然生发,突然就消失了。他说义人,神会一直陪伴,给足够的供应。
第六节,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这节比较好理解,因为当你想要神的道的时候,神就一定会给你。这里面的保足,不是指的肉体饱足,我反复讲,肉体的饱足神会给我们,但是神更愿意让我们得到的是灵里的饱足。所以饥渴慕义的人,神一定会给你饱足,这是个自然结果,这也是神在爱里面给你的应许。 当你真的想去听神的道的时候,你发现你就会去到对的地方,你就会找到了很多很好的工人来给你传神的道。是很奇妙,就当你真的要的时候,这个是非常非常奇妙的。大家可以有兴趣尝试,你可以祷告求神,你说我真的是想要神的道,然后你会慢慢地发现,总会有人被神带着来给你讲,而且是白白的给。
5到8福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特点,是一个主动的概念。它还有一个特点,是每一节和上一节对应的。就是1和5对应,2和6对应,3和7对应,4和8对应。什么意思?虚心的人有福了,虚心的人是自己灵里谦卑的,怜恤人的有福了,我们上次讲到是穷人,是别人灵里的谦卑。都是在讲一个灵里的谦卑,只不过一个是自己,一个是别人。
第二个,哀恸的人是自己为罪在哀恸,第六个清心的人他看见了别人在罪里,就是那个什么眼睛都因为肥胖突出来了,还记得我们上次讲的那个清心的,看见了那个特别特别糟糕的那些恶人,他脚差一点滑跌。他看见了别的人的罪。
温柔的人,他是信靠的,那他是在得着神救恩的。使人和睦的,看见的是完全远离神,完全悖逆神的人。因为在争竟在打架的两个人,他不可能在主里的。
饥渴慕义的人,是自己寻求神的道,为义受逼迫的人,是因为寻求神的道,仇敌来攻击他。
这个全部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一个是自己,一个是别人。
我们来看一下,在别人的时候神是怎么祝福我们的。
当我们怜恤人的时候,我们最需要的是什么?我们最需要的是自己被怜恤。举个例子,比方说,当我们看见一个灵里饥渴的人,第一反应的就是我想告诉她。我们都知道这是四个台阶,走到第五个台阶的人,前面四个台阶其实都已经走过来了。我特别想把我的见证告诉他,我说你知道吗?有一个神爱你。我越这么做,就会有一个自然的结果,就是神怜悯我更多。非常非常的奇妙,就是当你把这样东西给出去的时候,你就成了一个管道,你要把这个管道给出去,神必须要先给你,你才能给出去。
比方说当我看见另外一个在罪中的人的时候,我因为神的道我得救了,我去爱他,我把神的话给他,神的话必须先给我,我再把神的话给他。你想我就像一个管子,神就像那个活水,先流到我,先流到我我先得福。这就叫什么?怜恤人的人必蒙怜恤。就是,你真的是站在他的角度,你去帮助他的时候,神就先把这个道先给你,水你先喝的,你觉得很甘甜,而且因为你帮助的人,神不可能两个杯子造一样的,他一定跟你有差异的,你就会见证神更大的荣耀。因为你在你身上只见到神在你身上的荣耀,这就是一盏灯。神在他那还有盏灯,也照他,而且每两个人走的路都是不一样的,你陪伴这个人去走的那段路上,其实跟你走过是一样的。它不是说,你自己走这条路得的福,你陪伴一个姊妹或者一个弟兄,你往前走的时候,他经历的高山低谷,你跟他一起经历。这叫怜恤人。比方说,一个哥们,有难过的事儿了,另一个朋友就去安慰他,陪他喝顿酒,就不叫怜恤,这叫跟他在罪中为伍。怜恤人是真的知道,他在痛苦中,他需要神,我把神的道告诉他。这就像一个姊妹吵架了,另一个闺蜜就跟他说,你跟他离婚了吧。这个不叫怜恤人,这个一点不起作用,神不会因这个祝福你。比如说,这个人真的好有爱,你看看这些姊妹们家里有什么事,他都会去帮,谁知道越帮越忙。这不叫怜恤人,叫罪。怜恤人是把人带到神那里去,怜恤人是真的知道她的钥匙不对,只有到神那里去,我来带你,我来告诉你,我也这样,我也犯罪了,我也做这些事的,我也家庭矛盾,我也孩子教育不好,现在我认识神了,我们一起来求祂好吗?你这个事除了神能帮助你, 别人帮不了你。你到基督那里去,这叫怜恤人。 这个时候呢,神要爱每一个人,神要祝福的你的这个朋友,她的祝福是借着谁给她的?借着你给她的,你先蒙福的,这就叫,怜恤人的人必蒙怜恤。这是必然的,因为你怜恤他的心是真的,就必蒙怜恤。
它跟第一节相应的是什么?当你自己谦卑的时候,你也需要人怜恤,神带着其他方向的人到你这里来,你得着这个怜恤,这是被动的。当你把这个怜恤给到别人的时候,你成了那个管道,自然就会在你服侍那个人的时候祝福了你。就像讲道,长老他们讲道,神一定把神的道先充充满满的给了他,他才把这个道给你,那你说谁更蒙福啊?他更蒙福啊,他并不是把所有的道都讲给你听,他讲不完, 但他真都得到了。 神给了他一杯水,他可能给了你半杯水。他蒙福啊,很大的恩典在他身上。这就叫怜恤人的人有福了,他们必蒙怜恤。
清心的人有福了,必得见神。清心的人,我们上次讲到,他真的知道这些恶人很兴旺,他特别的受引诱,而他觉得,为什么我们这个为义的人还没有任何好的结果?大概这个意思。你知道,人,当他真的能够站在神的道里面的时候,他才真的能够对付掉外在世界对他的一切引诱。一个自然的结果,就是得见神。你真的做到清心以后,你是肯定能见到神的。什么概念?就是你若不是,站在神的道里面,你是做不到清心的。就像人都不能侍奉两个主。当我脑子里想的是钱的时候,我是一定不可能去想神的。玛门和神, 两个不可能放在一个盘子里。我什么时候能得见神呢?我得见神的时候,我就真的清心,我怎么能够清心呢?我必须要求神,让我能够去见他,我的心放在他的身上,我就真的清心了。这两个关系是,清心的人,当你真的来到神的面前,你去读他的话,到最后你一定见着了神,你见着了神,你就最后真正能够做到清心。
这就是和马太福音的六章22节以后,讲到钱财的那个道理是一样的。等我们查到那个的时候,我们再来讲。这是一个非常自然的结果,就是你先立志,你说主啊,我愿意做一个清心的人,当你立志以后,神一定会带着你一步一步地胜过钱财、世界和地上思虑的诱惑,你就真的得见神。举个例子,戴德生长老,当内地会在中国传福音的时候,他们经常会碰到一个情形,就是花钱花到最后一块钱,真的花到最后不知道供应在哪里。这一顿吃完了,没了,所有的都没了,下一顿在哪里不知道。我从来没有试过这样,因为我知道我肯定做不到。所以,我就很难真的知道,神会在那个环境里怎么带领我,我就见不着神。假如戴德生长老今天在这里,他没有办法把他的经验给我,怎么讲我都不能体会,因为我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体会。这个有点难理解,所以大家有点觉得绕。就是这样,你不在那个环境里,你永远见不到神。那你在那个环境,比方说,他跟另外一个弟兄,早晨起来没吃的了,他说我们谢饭祷告吧,那个弟兄说饭在哪里?谢什么谢?我谢完了就有饭了。那就谢饭,谢了以后过了一个小时真的有饭了。你若不是经历这个事情,你永远不能体会。我们现在也就讲讲而已,因为你没有经历,你就不知道神是活的,你不经历,永远不知道神是活的。刚才,莲姊妹讲到,她在那个最难的时候,在躺在病床上,要送到手术室的时刻,她哀求神,她呼求神,神给他安慰的时刻,这个她讲的你们都没感受,她这辈子也不会忘记。这就叫做得见神。你不在那个当口,你永远不可能得见神。那得见神最好的,就是你做清心的人。因为人不是天天去去做手术,但是人天天在世界里。我不能说,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今天都要动手术,但是每一个人今天都会面对世界,钱财,银行存款,明天吃什么?开什么车?住什么房子?每天都是。得见神,清心以后是得见神的,一个特别特别好的一个途径。很难,我也没有见到啊,我们查到六章的时候,再来讲钱财的事。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他必成为神的儿子。为什么使人和睦的人称为神的儿子啊?
耶稣来干啥?耶稣让我们跟神和好,我们跟神的关系对了,跟人的关系就会对。所以,如果没有耶稣,我们今天跟神还是仇敌。耶稣来让我们跟神能够修复关系,他是我们的父,我们是他的儿子。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好起来。能够让两个在罪中的人,真的彼此和好的,这样的一个人,他配得称为神的儿子。所有这些都是一个递进的关系,都是你必须得要先经过前面4级,跟自己的关系对了,你真的得到神的这个救恩以后,你才可能做得到的。不是让你靠着别人,靠着自己的血气去劝人和好,都做不到的。我们这个不回去再讲了。就像我刚才讲的怜恤人,不是说, 你不要再吵了,离婚算了,这个不叫怜恤人。使人和睦,不是说, 这有什么好吵的, 我给你10元钱, 那么不要吵了。这个没有意义的。使人和睦的,是真的能把神的道给他们的,让他们能放下仇怨,让他们真的知道我要先拔自己眼中的梁木,再拔你眼里的刺,让他真的知道自己是个罪人。这叫使人和睦。我们都要明白。有很多信佛教的人非常清心,行为做出来相当好的。后面,我们讲到律法的时候,会说这个,事实上他里面的心是没有做到的。所以我们要做到清心, 怜恤人, 使人和睦也好,完全都是在前面四个,我已经得着神的恩典,得着神的救恩,我把这个救恩给别人,再做到怜恤人, 再做到清心,再做到使人和睦,再做为义受逼迫。大家要明白这个因果关系是这样的。
第八个是,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天国是他们的。这个我刚才解释过,就当你最终把神的道活出来了以后,你是一定会是为义受逼迫的。当你经历了为义受逼迫,你就知道神的国是何等的美好。坦率说,我现在不能想象,是什么样子。因为,如果现在真的给我逼迫呢,大概率我会很愁苦。11和12节,神在这里,特地叮嘱了我们几句。我们上次分享了11节,我就不再讲了。为义受逼迫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辱骂,是逼迫,还有捏造坏话毁谤。就像耶稣,该亚法是捏造坏话毁谤他。神说什么?12节,你要欢喜快乐。我做不到的,我坦率说是不可能的,所以你就临不到,因为神知道,其实你没有这个能力去与之匹配。所以,为义受逼迫的人,他其实是愿意的,他非常愿意为主受逼迫,所以能在那个当口下很喜乐。我忘了是哪一个圣徒,欧洲的一个圣徒,当他被抓起来的时候,他用他的嘴去亲吻那个镣铐,亲吻手上和脚上的镣铐。我不是太能理解的,因为他看见了,神给他的是大的。喜乐的心是装不出来的,因为什么?因为应当快乐,因为你们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在你们以前的先知,人也是这样逼迫他们的。 神讲的很清楚,这是看你配得才给你的,而且是特别大的赏赐。他也真的觉得这是个赏赐。所以你会看见神从救恩开始,给我们的全都是礼物。而且你第一眼看见的时候,全觉得这不是礼物。有人敲门,当当当,耶稣在门口,说给你,你是个罪人,我把救恩给你,你哐把门关了。敲了10次以后,你终于得救了,你说好,这个我要。然后过几天,当当当祂又敲门,说我要把苦难给你,逼迫来了,你关上门什么都不要。 你过一阵发现,还真的是,我又洁净了。大家能体会这意思吗?当你第一次去开门的时候,你觉得救恩是宝贝吗?你去公交站头对一个人说,你这个罪人,我给你救恩,他扇你两巴掌。不会的。现在找一个圣徒说,哎呀你亲吻一下镣铐吧,他都不好意思回答,他也知道这是对的,但其实他做不到,他不想要。我讲这个道理是, 神绝不逼迫人,所以大家不要怕。不要觉得,我信主以后,没准会被抓起来,信主以后,我是不是就会遭什么大难?永远都不是被迫的。他敲了门,你说我不要,神不生气的,倒是你边上某个弟兄或姊妹会指责你,你还是基督徒呢,你连这个都不要,人会,因为他是定罪的,神,就不是这样,祂叮嘱你,你要欢喜快乐,因为这是大赏赐。 你现在得着了救恩,你特别欢喜,一个不得救的人,特别不能理解这有什么好高兴的?他不能理解你,一样的,我们现在也不能理解亲吻镣铐的圣徒。盼望大家要明白,为义受逼迫的,他一定是自愿的。正是因为自愿的,所以他能看见一个更高的。 所以他爬上第八级台阶,他看见的天国就大嘛。 他刚进门,天国是他的。他爬到山顶,他再看,说天国是我的,他看全了,而我站在第二级台阶上,看来看去也就看见这么一点。所以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天国是他们的,原因是他们配得。
马太福音5章
13 你 们 是 世 上 的 盐 。 盐 若 失 了 味 , 怎 能 叫 他 再 咸 呢 ? 以 後 无 用 , 不 过 丢 在 外 面 , 被 人 践 踏 了 。
14 你 们 是 世 上 的 光 。 城 造 在 山 上 是 不 能 隐 藏 的 。
15 人 点 灯 , 不 放 在 斗 底 下 , 是 放 在 灯 台 上 , 就 照 亮 一 家 的 人 。
16 你 们 的 光 也 当 这 样 照 在 人 前 , 叫 他 们 看 见 你 们 的 好 行 为 , 便 将 荣 耀 归 给 你 们 在 天 上 的 父 。
知道基督教的人几乎都知道这段经文,常常被引用的,甚至被一些外邦人引用,他觉得他们要是世界的盐和光。先来看看盐和光的特点,为什么要用盐和光来做比较?盐和光是有一些共同的特点的。大家想一想是什么?
1. 必须,这是一个特点,生命所必须的。非常好,没有盐人就死了,没有光人也死。
2,盐和光有对立面。盐的对立面就是朽坏,坏掉了。你要腌什么东西你用盐。你把他肉往那一放,不撒盐就臭掉了。盐是防腐的。
光的对立面是暗。光驱逐黑暗,照亮黑暗的。盐是驱逐朽坏的,是避免朽坏,保鲜的。
3. 让人喜悦。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点,它是给别人的。盐有没有说最终造就了自己?光呢?也没有。 光放那一放, 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我们通常拿这个当鸡汤。 光和盐都是祝福其他人。
总结这三点,第一点是生命必须的,第二,他是防腐和驱逐黑暗,第三他是,帮助别人。有这三点我就好解就这两段经文了。
你们是世上的盐。盐若失了味,怎能叫他再咸呢?以后无用,不过丢在外面被人践踏。 我原来第一次读的时候,我特别不能理解,盐怎么会失味呢?盐好像是不能失味的,理论上是不能失味的,对不对?家里的盐味道总是咸的,是吧?这里可能有两个情形,我不能特别确定。我比较倾向于这个解释,就是那个,当时在中东,乃至在今天,大部分用的盐都还是矿盐或井盐。今天我们用的盐这个来源就多了,有很多海盐。盐的粒子也不太一样。这里我们讲盐,不只是讲氯化钠。氯化钠是化学成分,是今天我们用科学的角度来看。我们今天讲的是有形的物质的,因为耶稣不能站在那里讲,氯化钠失了味,他不会这么讲的,他就讲盐,听众的脑子里也就会出现盐的一个情形,我们今天的脑子就会出现家里炒菜放的那个粉状的盐,在当时就会出现一个什么?一个大块的,当时经常交易的,或者大家在用的盐。甚至有些淘气的孩子还会拿舌头去舔。它这里面除了氯化钠,还有杂质。所以,这个盐的确可能失了味,他的盐分没了,比方说它潮了,它有各种原因,它没了。所以这个岩块,当里面的盐没了,这个岩块就没有用了。大家能能体会这意思吗?所以他这个岩块放哪都不得劲儿。 之所以你把他留下来,是因为它里面有盐,你才把他留下来,里面没有盐,你要它干什么?这句话属灵的意思是,一个基督徒,你里面没有神的灵,不是神的灵在你里面,你不能造福别人,你就没有意义。你这种人神也不要,神不需要这样的人,也不需要这样的打引号的基督徒。所以,不得救的人就像什么?就像失了味的盐。因为神造人,神给人不单单是一个肉体,还有灵,这个灵有神的形象和样式的,这就是盐,如果这个人里面的神的形象样式没有了,以后怎么叫它再咸呢?就这个意思,对吧?以后也没有用,丢在外面叫人践踏。这个就像神说,丢在黑暗中哀哭切齿是一个意思。不得救的,没有神的灵在里面的人,这个人对神没有用处,他的下场就是什么?在外面遭践踏,在黑暗中哀哭切齿。所以他讲的是,一个得救的概念,你里面有没有神的灵的概念。
我们在解整个567三章的时候,盼望,都是从救恩的角度去解,而不是从靠着自己的血气去行律法的角度去解,大家体会了这个意思吗?你里面有得救的人, 里面就会有盐,你就是一定有盐的。一个基督徒不可能永远没有盐和光的时刻,他只是在属灵的人和属血肉体的人当中来回的折腾。他可能今天得救了呢,他表现得好一点,明天又回去了,然后后天又回来了。但他总有成为盐和光的时刻,不得救的人是没有这样的时刻的,他做不到,虽然他努力想去做,但是他做出来那个味道不对。我说的是做出来味道一定对的。举个例子,我们应用一下,假设我是先生,我在家里,我觉得我要做好一个家里的头,那当我在主里的时刻呢,我是真的能够感受到妻子的需要。比如说她工作、照顾家很累,我也感受到很多这个家里的需要,那我去帮助她做很多的事情,我也担当她很多的软弱,这种时刻,妻子是真的感受到。还有一种时刻,我没有得救,我觉得我看了一点鸡汤,我觉得家庭的关系要搞好一点,我在家我也去洗碗,我也去带孩子,这种时刻,妻子能感受到我里面是假的,大家有兴趣可以去比较一下,是假的,因为我没有这颗心。这颗心不是真的谦卑下来以后, 真的站在妻子的角度, 明白她的需要,而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我要让家里和谐一点,我要做一个好丈夫,我今天刚读了两大本鸡汤,这样的道理下来,虽然做出来的事情一样, 但妻子感受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而且更糟糕的是,他过了几个礼拜,他会连本带利要回来。我都做这么好了,你怎么没看见?我两个礼拜,我都洗了二十天的碗了,你连一句好话都没有。
盐若失了味,若是指,没有盐的人,就是你不是盐。山上宝训的听众全都是门徒和愿意跟随他的,不是法利赛人。所以当他讲道理的时候,他就在用比喻讲了,他说,你们里面都是有盐的。 你们想一想,里面没有盐的那个盐块后果是什么?结局是什么啊?大家都不要啊。 失了味就是指这个盐块失了味就没有味道呀。你很可能还是受那个失掉救恩的影响,它不是在讲失掉救恩。它就是在讲一个没有味道的盐,和一个不去照亮别人的光,藏在斗底下的光。它的重点不是在吓唬你,他是在告诉你一个没有味道的盐是没有意义的。我们人一听律法天然的会害怕,人会恐惧这个律法。讲道的人,人不一样,讲出来的道听众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当你那个时刻就站在耶稣面前,一定不会起这个心的,因为耶稣不是来吓唬你的,耶稣不是来说你小心点啊,你得救了是不是?你要是没有做出来,就丢在外面哀哭切齿了。我这么讲的这个心,是定罪的心。耶稣站在山上,他是来告诉每一个人。你如果现在就害怕,你在后面,百体中的一体失掉了,免得全身下地,这些话你根本没法听。 你山上宝训,听三分钟你就下山了。我为什么能做这个判断?山上宝训人一直听到最后,是喜乐的下山的,怎么回事?耶稣不是在定他的罪,一定要清楚。否则的话,这个道,山上宝训的人一定会远离的,我会害怕的,我肯定会害怕的。你说,若是右手叫你跌倒就砍下来丢掉,宁可失去百体中的一体,不要叫全身下入地狱,你会很害怕的。 你听到这你肯定就不听了, 说停停停,我要回去,我还有牛要喂一下,地要耕一下, 你听不下去了。 但是这个讲的人,居然能让听的人一直在听,你猜因为什么?听的人根本没有从讲的人那里听见任何定罪的心,这点非常重要。讲的人告诉听的人,你到我这里来,这是登山宝训特别特别重要的道理,你到我这里来。因为听众全是犹太人,你知道吗?犹太人本来就在律法里,被捆绑了那么多年,他做不到啊,他们很痛苦,如果这个律法再被耶稣上升到属灵的律法, 那犹太人根本活不下去了,怎么活?我连613条的摩西律法都守不全,你现在还告诉我,把右手砍下来,就是因为我脑子里动了个念头,那我还怎么活?你告诉我怎么活?是不是?他在论奸淫,他说你脑子动了个念头,你就把手砍下来,那你说我本来来的时候是因为,我前面献祭献了头跛脚的羊,我一听这个,我动了个念头,我就要把手砍下来,你说哪个更严厉?我正是因为,我献了头跛脚的羊,我在613条摩西律法里做不好,我才到你这里来,你到好,你告诉我,我比摩西更狠,摩西算什么?摩西还许可你离婚,我告诉你离婚就犯奸淫,我出去我就跳约旦河里去了,做不到啊。为什么这些人听完以后还很喜欢呢?我告诉你,讲的人的缘故。今天讲道的人要特别特别的小心,今天讲道的人很多根本不是站在耶稣的角度去讲,是站在自己义的角度,你看我不是这样的,我不做这个事的,你看你这个家伙离婚,你这家伙还打老婆,那我不做的,你小心点啊,你这么做就下地狱的。耶稣是这么讲的吗?耶稣不是这么讲的。耶稣要是这么讲的,567三章根本没法听。你看我现在就已经遇到问题了,对不对?盐若失了味,这不就讲我吗? 我若失了味就被扔到外面去任人践踏。你要是这么听,后面根本没法听,听不下去了,因为后面比这严厉的多。
还有一个坏的地方,你若这么听呢,你会越听越骄傲,我就是那个光啊,我就摆在灯台上来着的,这不就说我嘛,我没犯过奸淫,奸淫都他犯的,哎呀早没读这本书,全讲得我,我太好了,我就应该上天堂的人。很危险,他要么把你推到法利赛人那个角度,要不把你推到约旦河里去跳河淹死,没有什么好的结果。但是耶稣讲这些的原因是什么?说你到我这里来呀,你要得救呀。 所以为什么我们要先把八福摆在前面,现在明白了?八福是告诉你,要先去得救啊,先去得着这个福,后面就明白了。得着救恩了,你里面就会有盐了,有盐的人要去成为盐,帮助别人。盐巴里的盐不去舔,怎么知道有盐?舔了以后,是谁都益? 吃的人得益。如果我是盐, 我要让你吃。耶稣是羊,羊是让狼吃的,狼吃了羊,狼就变成羊了。我们都是狼,我们不认识主以前都是狼,我吃了耶稣,就变成了羊。盐也是让人吃的, 吃了以后,他里面就有盐了。
我们再来看光。你们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城与光有什么关系?耶稣在用一个,我们的认知感知能够理解的角度在讲。祂其实还是在讲光。祂不能讲光是波还是粒子,祂不能从这个角度去讲。光就是能看见。这座城照在山上,你就一定能看见。光就一定是要让人能看见,盐是一定要让人能吃。你说我是盐,我这辈子不让人吃,你这个盐有意义吗? 盐和光,耶稣就开始一个教导,你们得救了,对不对?得救完了,第一步要做什么?你们自然就成了盐和光,让别人吃,让别人看,是不能隐藏的。不能的意思是,你做不到,你已经不能了。耶稣就是那个盐、羊、光,他是不能隐藏的。所以真正得救的人,你是一定不能隐藏的。比如我们刚才讲的,那个先生说我要做好丈夫,他是努力去做,他就不是那个盐,他是鸡汤灌出来的。当他真的成为那个盐的时候,他是不能隐藏的,他今天不需要说,我要努力去做,他听完道以后,他哼着小曲回去就洗碗。这就是盐,大家体会这个意思吗?他哼着小曲儿,唱着歌儿就把碗给洗了,这就是盐。不是自己里面努力去做,他就是那个光,他自然就照了别人,他是不能隐藏的。因为他得着了神,因为他知道他的神太爱他,因为他知道他所担心的事神都替他担了,他根本不是故意去取悦妻子,就是觉得很高兴,神太好了,我有什么好忧郁的呢?他不自觉的就把碗给洗了,不自觉地就把地给拖了。这就是盐,这就是光,他是不能隐藏的。
继续往下。 人点灯不能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
他就讲,神的道就是这样,神的道永远都是灯摆在灯台上。你们是光和盐的意思,得救的人神要救你,不是把你藏在桌子底下的光,这个没有意义,就像神造人,让他有神的形象和样式,不是让他什么悄悄地躲在底下,而是让他能够成为光,照亮别人。这里面,完全的讲出了一个神特别重要的本性,神就是爱,爱就是利他的,爱是利他和舍己的。一切的爱都是这个特性,人的爱一定是利己自私的。大家能体会这意思?就像我刚才讲的,为什么,你去劝一个闺蜜,大不了就离婚吧,这个其实是利己和自私的,你是站在他自私的角度去想的。利他, 则是你是真的知道,什么是对他最好,什么是真的帮助他的,这叫利他的,你不想自己的。神的爱就是这样,有祂的形象和样式一定是利他。回到这个点上来, 人点灯不是放在斗底下,他其实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我们不能够用什么角度去理解神的道? 我们得救,神是要让我们变得越来越好。自己的麻烦矛盾都解决了,这个不是神救你的目的,神不是来解决矛盾的,神不是,耶稣不是一个桥,你本来在沼泽里,耶稣不是那个桥啊,让你走桥上就不用跨过沼泽,耶稣是陪着你,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耶稣是陪着你,在死荫的幽谷里,让你也变成跟他一样的人,你再陪着别人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大家理解这个意思了吗? 他不是那个解决麻烦的,他是那个光,他是在麻烦里照亮你的。当你得到那个光以后,你也一样成为了光,去照亮别人,你也成为那个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为耶稣的灵在你里面,当别人看见你就看见耶稣。这是多么大的祝福,不难的,真的不难,难在什么?当你觉得难的时候,你就回到八福的第一点去。 所以,读567三章最好的读法,是你每读一段,觉得难的时候,又去读八福。我给大家一把钥匙,你一读,觉得好难啊,要砍右手了,赶紧回去读八福。哎呀,好难啊,不能拜玛门,我的钱怎么办?赶紧回去读八福。这个下面就已经很难了。特别重要的,耶稣知道这很难,所以他一开始告诉你的就是八福。八福,第一福开始虚心的人,你说主啊,真的好难,我知道不行。否则你怎么学习呢?你的虚心都是假的。你说主啊, 我真的是不好,我对老婆不好,我洗碗不够多。主都不要你这个虚心, 一看就是假的。 主要你的虚心是什么? 主啊, 我真的做不到,真的好难啊,我怎么做啊?起个念头都不行,不能拜玛门,我昨天还在拜玛门呢。真的好难,那你真的谦卑了。当你真的好难的时候,赶紧回到第一福,你就虚心了,然后马上你就有了, 这一环一环开始启动,这就是这把很好的钥匙。耶稣不是来替你解决麻烦的,耶稣是来救你,给你一颗虚心的灵,要把神国最好的救恩给你。
回到5章15节,他说人点灯不是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照亮一家的人。神就告诉我们,当你行过这八福的时候,你就一定会成为这样的人。你做到第八福的时候,你一定是盐和光,一定的,别人看着就觉得,这个太好了,我也要基督。16节其实就告诉我们,当看见你们的什么?好行为呀,就归荣耀给什么?你们天上的父。我盼望大家能理解,当我们看到有些基督徒不好的行为的时候,我们要真的为他们祷告,也为自己祷告,让我们自己不要成为那个样子。原因就是,当我们做不到的时候是羞辱神的名,当我们做到的时候是荣耀神的名。当我们做不到的时候,就回到虚心里去,回到八福里去。当我们做到的时候,我们就荣耀了神,特别特别的喜乐。
神召我们就是成为盐和光的,神召我们,也盼望我们真的也做到盐和光。做不到的时候,还真的挺麻烦的。以前有一个传道人,我忘了是谁,这个比喻不太恰当,但也比较形象。他说属肉体的基督徒就有点像什么?就是门口的那条狗,总是绊倒人。死狗总是绊倒人,不是光和盐。什么意思?他根本做不到,他挡在那个门口,不让人进来。别人要进来, 他挡在那个门口,哐摔一跤,进不来。他自己没行出来,挡在了基督的门口,哐绊一脚,别人又进不来。真的是这样。
他是基督徒,但是你要知道,我们为什么要为他祷告,也为自己祷告?就是当你没在那个状态下的时候,你要为自己祷告让自己不在那个状态下,你要回到谦卑里去。 当他在那个状态里,你要求神把他带回到那个谦卑的状态里去。 这就是叫属肉体的基督徒。这就是哥林多教会的那些基督徒。他们有纷争,嫉妒,还败坏到一个程度,收他的继母。你可以想象,这种状态能不绊倒人吗?人跑进来一看,我都比你强,这一屋子是什么人?今天你跑去哥林多教会,绝对被绊倒,这一屋子什么人?领圣餐喝醉了。 想象礼拜天早上,长老把酒杯往那一放,进来一群人,圣餐领完喝醉了,会有人进来吗?我没瞎说,对不对?哥林多人就是这样,怎么办?保罗说他们是属肉体的基督徒,要用灵奶来喂他们,他们现在连这个灵粮都吃不动。保罗没有说他不得救,保罗还是劝勉他们,而且神也告诉我们很重要的道理,祂说他站立得住,自有他的主人在,你是谁?就告诉我们不能论断他,要为他祷告。你看到一个属肉体的基督徒,你真的为他求啊,你流泪为他求,主啊,求你带出他来,不但为他,也为不要被他绊倒的人。这才是对他负责的态度。你差点要去骂他,这肯定不对, 保罗不是这样。你纵容他也不对,保罗说他们,保罗指出来的。 保罗没有说,你们都喝醉了也行啊,也就喝醉了,无所谓,下次不要醉了,不是这样的。 他把问题指出来。这个是该做的,但是,神告诉我们,真的不要去定他的罪,他是得救的。
昨天长老讲的三个圈,不得救的人是圈里面是他自己,他坐在自己的宝座上,十字架在外面,他做主,不接受十字架,这叫不得救。 属肉体的基督徒,是自己在里面,自己坐在自己的宝座上,但是接受了十字架,耶稣站在下面,十字架在下面,没有长全,他没有让十字架坐在宝座上。属灵的基督徒,是自己站在下面,耶稣坐在宝座上,也把耶稣接到里面来。 属肉体的基督徒和属灵的基督徒就一个区别,就是谁掌权,但是他们两个都把耶稣接进来,耶稣都在他的心里。
好行为。我们知道,耶稣在约翰福音讲到他审判是看什么来审判的?看行为来审判。有意思的。所以很多人拿着这个给你看,说没有行为就不得救嘛。这样的说法对不对?不对的,不是叫对也不对,就是不对的,就是不对的。因为,哥林多人也没有行为,但保罗怎么说他们得救了?哥林多人一点行为都没有,我看不出有什么行为,一踏糊涂。 所以,审判的时候真的是看行为,但是,这个行为是从里面自然行出来的。没有得救的人,是一点好行为都没有,一件都没有,为什么没有?因为它里面不是那颗心,你知道,他真的不是那个心。他自己都不知道,他真的不知道。人在罪里面,那个利己的心,把自己玷污到一个程度,其实自己都不知道,你真的属灵了以后,你才明白,其实原来做的很多事真的不是义的。这个话很难咽,但是是事实。你属灵了,你真的交给主了以后,你才知道什么叫做利他,什么叫做舍己。但是在这之前,我们以利他和舍己的名义做的事情其实都是利己的,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难咽的话,但是是事实。所以神说,你们人的义就像肮脏的抹布。人很多时候不是很能接受,这是一个点。
讲到好行为,为什么说神审判的时候是看行为?我们外在的东西是能看见的,所以在审判的时候,神是怎么审判的?他有两个,第一,看你有没有得救,第二,看你有没有行为。对于一个已经得救的人来说,行为的审判是赏赐的审判。 比方说,我是个属肉体的基督徒,我糟糕到一个程度,我属肉体的。我三个月前得救,三个月里我还真没行出好行为来,我就死了。我有没有得救?我得救了。我审判的时候,在我罪的审判上,谁替我担了?耶稣替我担了。在我的行为上面,我一点好行为都没有,所以我是一点赏赐都没有。我堪堪得救,跟那个十字架上的强盗一样。十字架上的强盗还没有时间做任何的好行为。大家能明白我的意思?
什么叫真的好行为? 比方说,长老他坐在这讲道,或者说,他因着爱而帮助某个人,某人有缺乏,他因着爱把钱给他,他的这个行为是真的被悦纳的行为。当他没有得救的时候,他也可能会做同样的事情,但这个行为神就不悦纳,为什么?因为他这个行为不是从灵里出来的,他不是真的。这个行为神不悦纳,但是他真的得救以后,那个行为神就悦纳了。那个行为,所带来的审判,是赏赐的事。 我们在外表上做出来的一切的事,你都要把这个根往里面去,就是里面的那个动机是神所看的,但是能够影响人的是你外面做出来的事情。只不过呢,我们当不认识神的时候,我们没解决里面的问题的时候,努力想去做外面的事。大家体会一下,我们不认识神的时候,我们没有改变里面动机的时候,我也努力想去做外面的事,但是这种行为,对人是没有益处的。就像我刚才举的那个例子,洗了半天碗,过两礼拜,连本带利又都要回来,太太也没有从你那感觉任何的变化,因为你可能边洗碗边嘟嘟囔囔,和你边洗碗边唱着歌,这个状态是不一样的。碗是洗了,你感受的人是不一样的,这有很大的区别的,很大的区别的,对吧?你苦着个脸在洗碗,和你唱个小曲儿在洗碗,这能一样吗?那行为是一样的,对不对?碗我都洗了,地我都扫了,它不一样的,这个你知道不一样的。不一样就是不一样。
所以大家要注意,解这段经文,叫你们看见他们的好行为,注意这个好行为背后,一定是得救以后的好行为。所以你今天不要说,我也有好行为,我没得救也有这个好行为,不要讲这个话,没有,不可能有。没有做不出来。 你若不信,你可以去问身边的人,最好的判断就是问身边的人。 一个不得救的人可以去问身边的人,我是不是个好人?诚实的说。如果你没有辖制住对方,你要一个问卷来说,大概率,这个问卷收上来,没几个说你好的。无记名投票来投一个人是不是好人,投出来结果一定是不好。因为身边的人对你了解更多。比方说你回家,让你儿子、老公、让你爸妈给你投票,投出来估计大概率都是不好的,不太可能好的。让你公公婆婆邻居给你投票,你看见的全是自己的好行为, 打引号的好行为,他看见全是你的坏动机,我没说错吧,我没有在这夸张,原因是什么?因为你根本不是好行为,因为你没得救,你哪有什么好行为?所以这里讲到的,你们的光要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的天上的父,很多的人呢,会把后面的荣耀归给天上的父给拿掉,这就是鸡汤了。我把16节最后半段拿掉,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天上的父拿掉,这就是好鸡汤。我告诉你,鸡汤就是这么来的,但它只是鸡汤,解决不了问题。你们也要做好事,让别人看见你的好行为,这就是光,你们要成为人的光,这是个鸡汤,你鸡汤一洗脑以后,赶紧回去,做得到吗?做不到啊。真正的点在哪?在八福,回去,虚心,接受救恩,你就有好行为。
5章13节往后读,必须时不时要回到八福里去,你才知道, 哦好行为是这个,我现在知道,我赶紧去谦卑,我说主啊我做不到,你现在让我看见,我是一无是处,我今天回去就投票,做无记名投票,全家给我投票,我看我最后多少票,这个是让我谦卑最好的办法。一投出来,发现跟我的预期差太大了,我觉得我大概率大概只有一票是不好的,结果只有一票是好的,还是一个估计三岁的孩子投出来的。这就是,我们真正能够得到神的道,不是靠着律法得到,而是靠着神的恩典得到的。但是神的恩典是让我最终,又能得到律法,行出律法来。这就是那个悖论。就是我们不是因为律法而认识神,我们是因为恩典而认识神,但是因为恩典认识神,神却让我们真的能够行全律法,让我们真的能够有好行为,让我们真的能够在17节以后,做到了那个义胜过了法利赛人的义。比较难理解了, 我们能够把567三章讲明白了,就能够理解加拉太书了。 加拉太书全都是这个意思,让你回到第一福里去的,每一个点都让你回到第一福去。 但是也有可能让你变成该亚法,所以13节后面的经文都会有两个效果,或者让你回到第一福,让你谦卑,或者让你变成该亚法,觉得自己是全世界最义的,我抓住了一个最悖逆神的,这人叫耶稣,他亵渎神。有的可能读完以后,觉得这就是说的是我呀,我就是全世界最好的人,我的好行为好的不得了, 我不发怒的,我不离婚, 我不犯奸淫,我好好祷告的,我施舍的,我饶恕的,我禁食的,我不忧虑的,我什么都有的,就我了。完全可能的,你看我做好事不留名的,所以这一切,很有可能带到你另外一个结果,让你变得更加骄傲。所以神的道,就这两种情况,他就像三尖两刃的刀,一劈开以后,骨节骨髓就分开。你到底是属神的还是属世界的?这一把刀下去就分开了。你到底愿意谦卑,还是愿意骄傲? 就像十灾,可以让人谦卑,也可以让人骄傲。
埃及人有谦卑的,第七灾开始,就有人谦卑了。七是一个很重要的数字,你看第七代那个以诺也开始与神同行,就被取走。第七灾,他们赶紧把牛羊赶回去,信了,埃及人真的有的,法老不信他们真的信了,说这个冰雹要下来了,赶紧把牛羊赶回去,他们就赶回去。但是法老就是不信。 所以律法和神的审判,可以把人带到一个更加骄傲的地步。可以的,可能的,心更硬的。但是神盼望我们什么?回到哪里呀?回到虚心的程度,你真的知道,哎呀,我没有好行为的,你今天就蒙福了。今天我们这堂课,如果听完以后,大家真的明白,我就不是那个盐和光,我大概做不到的,你就蒙福了。赶紧回去,回到虚心的人。等到论发怒,你说我这个不是的,你就蒙福了。赶紧回去。 如果你读完以后,就像我刚信主的时候,说我比大卫好多了,大卫又犯奸淫又杀人的,这就是骄傲啊。非常的骄傲,我们人。
我们天上的父,谢谢您带着我们明白,这登山宝训的意义。 父啊,您知道,我们是软弱的,你知道我们真的靠着自己行不出来,但是你也知道,我们愿意。父啊,我们这颗心求您悦纳,因为立志行善由得我,我们立志愿意,行出那善来。我们不想要这罪的生活,但是我们自己做不到,我们想成为盐,想成为光,不愿意发怒,不愿意奸淫,不愿意被钱财捆绑,我不愿意假冒伪善,但是我们靠着自己,没有什么好行为。父啊,求您给我们基督的恩典,我们想要那个恩典,这恩典里,我们就能够行出来,这恩典里,我们的义就真的能够胜过法利赛人的义,因为您来不是要废掉律法,乃是要成全律法。因为当我们谦卑的时候,天国就是我们的,您定然让我们最终走到,我们喊着说天国是我们的,最终走到为义受逼迫,喊着说这是蒙福的。父啊,让我们真的能行全律法,真的有一颗基督的心,父啊,我盼望着那一天,我们也盼望一切还不认识您的人,都回到那最初的状态,就是那饥渴慕义,就是那虚心的状态,就是那需要救恩的状态。父啊,谢谢您,求您把这救恩赐给他们,也赐给我们,一切认识您但是我们行不出来的孩子们。父啊,求您帮助我们,也祝福我们,奉主耶稣基督的名,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