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读经

每日读经-《路加福音》23章


Download

我们来看路加福音的二十三章,这是耶稣受难的第二章。二十三章分两个部分:前面一半的1节到第25节是世人定耶稣的罪,讲到耶稣是无罪的,但是世界却是堕落败坏,要定耶稣的罪;26节到最后,讲耶稣受难的整个过程。


我们先看前半段。前半段我们注意到一个特点,第一就是彼拉多代表地上的官员,其实代表地上的权柄,来定耶稣的罪,彼拉多其实就是世人的一个代表。我们看见二十三章的12节,
路加福音23:12
12 从 前 希 律 和 彼 拉 多 彼 此 有 仇 , 在 那 一 天 就 成 了 朋 友 。

那一天就是定耶稣为有罪的,要钉死他的那一天。所以无论世界的人彼此有多大的矛盾,但是,在抵挡基督这件事情上大家是一致的。再恶的两个恶人可能彼此会非常仇恨,——如希律和彼拉多,但是有一点他们是共同的,就是不要主,世人就是这样。世界今天有很多的矛盾,但是唯独在一件事上,大家都一致,就是抵挡耶稣基督的福音,这个给我们一个很深的警告。

第二点,我们看见彼拉多连续三次说, 我 查 不 出 这 人 有 什 么 罪 来 。二十三章的第4节,14节、22节:
路加福音23:4、14、22
4 彼 拉 多 对 祭 司 长 和 众 人 说 : 我 查 不 出 这 人 有 甚 麽 罪 来 。
14 ...... , 并 没 有 查 出 他 甚 麽 罪 来 ;
22 彼 拉 多 第 三 次 对 他 们 说 : 为 甚 麽 呢 ? 这 人 作 了 甚 麽 恶 事 呢 ? 我 并 没 有 查 出 他 甚 麽 该 死 的 罪 来 。 ...... 。

连续三次。彼拉多因为就是当时在犹大地的最高地方长官,他代表了整个公义的审判的权柄。他说没有罪,这说明世人钉死耶稣不是因为耶稣有罪,是因为他们不要耶稣。彼拉多其实连续三次就说明了一个事实,世界也找不着耶稣有罪的证据,即便世界很败坏,即便世界联合起来要抵挡耶稣,大祭司也好,希律也好,彼拉多也好,他们都不要耶稣,但是他们依然不能否认一个事实:耶稣没有罪。

那既然(耶稣)没有罪,那祂为什么要死呢?既是世人的败坏,又是神的爱,——神愿意。如果没有神的许可,没有神让这件事情就这么发生了,——神可以拦阻的,神可以差天兵、天使来把耶稣救走的——,这也是不会发生的。那神许可,是因为这是父,这是子,他们愿意。圣子愿意为我们的罪付上代价,所以这既显明了人的败坏、人的邪恶,(同时)也显明了神的爱。

在整个审判过程里我们看见,人呼求钉死耶稣的声音,23节的最后,
路加福音23:23
23 他 们 大 声 催 逼 彼 拉 多 , 求 他 把 耶 稣 钉 在 十 字 架 上 。 他 们 的 声 音 就 得 了 胜 。

这里一方面能看见,彼拉多最终是没有按照公义来审判的;另一方面也看见人的心,——想要钉死耶稣的心是极其强的。

我们就觉得很奇怪,耶稣所做的一切都好,为什么人要非要钉死他呢?其实,如果我们想想,我们作为罪人的时候,我们最不愿意听见的就是,有一位公义的神;我们最不愿意要的就是有永恒的信息,因为这会使得我必须要去面对它。如果我知道有永远,那我就有两个选择:我要么接受;我要么就要把这个信息给掐掉,否则我没有办法继续我在地上的生活。这就自然引出来,从26节往后,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时候,人的回应就分成了两个很鲜明的阵营:一群是门徒和十字架上的一个强盗;一群是另一个强盗和要钉死耶稣的众人,——信和不信的两个阵营。

所以,当人做了决定以后,我们发现这大的光,使得人心变得极其的刚硬和邪恶——他们大声的喊着说要钉死耶稣,他们的声音在彼拉多那儿得胜。很难想象一个罗马的总督,这么高级的地方官,会被众人的声音所胜,那就只能说明,第一,他(彼拉多)肯定里面自己也完全没有公义的概念,他也不是为了真理而活的;第二,这个声音肯定也是大的,因为彼拉多连续说三次这人没有罪,他要释放祂。

二十三章的前半段的最后,我们来看19节提到的巴拉巴这个人,我们在前面的福音书里也提到过,“巴拉巴”这个词的意思叫做“父亲的儿子”。我们本来是父亲的儿子,是神的儿子,因为亚当是神的儿子,但是最终因为我们堕落败坏了,却成了撒旦的儿子,就是我们把自己交给撒旦了,成了撒旦的奴仆。所以这个父亲的儿子,因为罪他要被审判了,这就是巴拉巴的状态,这就是我们每一个罪人的状态。耶稣那一天,祂死了,巴拉巴活了。我们就是巴拉巴了,我们活了,代价是耶稣死了。

神这些都有很深的属灵的意义显给我们看,为什么那一天有一个强盗,他叫巴拉巴,他本来应该死的,他是没有任何的...耶稣身边的两个强盗其实是巴拉巴的帮凶了,如果那两个强盗都要死了,巴拉巴就是首犯了;我们就是这样,但是耶稣却替我们成为中间首犯的位置、那被咒诅的位置。巴拉巴那一天,他得着了一个他不配的恩典,不是因为他做了什么好事,是因为恩典就是从神来的,白白给我们的。所以巴拉巴那天所经历的,就是一个充分的显明恩典的意思。

我们在前半段,我们看见人的败坏、神的爱。耶稣没有犯罪,(众)人的极大的声音得了胜,定意要把他钉死在十架上,但是神却借此,——因着人的堕落败坏,他却成就神的美意,——既为我们的罪死在十字架上,又让我们这本来是父亲的儿子能够得着这白白的恩典,来替我们。这是个代替的概念,非常鲜明!不是因为我做了什么,就是主祂的恩典代替了我的罪。

二十三章的后半段26节到最后,我们来看几个点,这是耶稣钉十字架的整个过程。首先,就是在路上,在路上的时候,耶稣对着妇人们说了一句话,祂说,
路加福音23:28-29
28 耶 稣 转 身 对 他 们 说 : 耶 路 撒 冷 的 女 子 , 不 要 为 我 哭 , 当 为 自 己 和 自 己 的 儿 女 哭 。
29 因 为 日 子 要 到 , 人 必 说 : 不 生 育 的 , 和 未 曾 怀 胎 的 , 未 曾 乳 养 婴 孩 的 , 有 福 了 !

因为那些妇人在为耶稣哀哭,这在告诉我们,我们看见耶稣钉十字架,我们应该怀着什么样的心呢?我是怜悯他吗?为他忧伤吗?不是的,这不是正确的心。我要为自己忧伤,我要为自己求神的怜悯,这个是对的心。我们看见耶稣钉十字架,我们总是觉得很可怜,这不是对的态度。我们要看我应该哀哭,因为耶稣把这事做成了,我若不哀哭接受,我若不悔改,我就无法逃脱这永恒的审判。因为救恩做成的时候,就好比光照在人身上的时候,人再也没有借口了。所有人都在黑暗里的时候,我们不知道到底哪一个是真的向往光,因为每个人都说我向往光,直到光照进来的时候,在黑暗里的人就必须要做个选择了。

所以当耶稣走向各各他山的时候,这个过程其实就已经是那大光照下来了,每一个看见的人需要哀哭了,因为我是罪人,我在黑暗里。如果我选择不哀哭呢?为谁呢?为自己,不是为他人,更不是为主,(应该)为自己哀哭;为什么我要哀哭?因为我光照进来,我知道我在黑暗中,我是有罪的;我哀哭我才会转向光,这时候如果我一样地待在黑暗里,我以罪中之乐为我的满足,就显明我是喜悦罪,不要神的。

所以在这耶稣讲到最后的审判,祂说,
路加福音23:31
31 这 些 事 既 行 在 有 汁 水 的 树 上 , 那 枯 乾 的 树 将 来 怎 麽 样 呢 ?

显然是在讲最后的审判。如果以色列尚且神是如此的管教,我们这些外邦人,如果我们拒绝了神的救恩,临到我们的又会是怎样的呢?所以我们稍微想一想,就知道现在对我们最重要的是什么。我们可以把自己放在那个画面里、那个场景里,我们看见耶稣在背着十字架走向各各他山,我们不要为自己的罪哀哭吗?今天依然还是这恩典的时代,主还没有第二次再来,任何听见这消息悔改的人就有福了。

第二个点,是后半段的34节,
路加福音23:34
34 当 下 耶 稣 说 : 父 阿 ! 赦 免 他 们 ; 因 为 他 们 所 做 的 , 他 们 不 晓 得 。 …… 。

在这里,我们看见耶稣上十字架的目的,祂不是来定罪的,有那些兵丁在底下要嘲弄他,要分他的衣服。耶稣祂要人听见福音得救,即便是钉死他的、即便是那些嘲弄他的、吐唾沫在他脸上的,耶稣也希望他们得救。所以他即便在十字架上,他也祷告说:父 啊 ! 赦 免 他 们 ; 因 为 他 们 所 做 的 , 他 们 不 知 道 。什么意思呢?就是他们是眼瞎的。

我们很多时候,是因为很偶然的机会碰见耶稣的福音的,比方说,二十三章的26节,这个古利奈人西门,他只是路过的,被抓住去替耶稣背十字架了;比方说这天当值的这些兵丁,他们可能一直是这样的,也是败坏的,也是要抢人东西的,那天刚好碰见了耶稣。我们偶然碰见了耶稣,在那个状态下我们是眼瞎的,但耶稣盼望我们能看见。我相信那一天一定会有兵丁被这场景所震撼的,我们也有理由相信这个古利奈人西门,那天他的生命被改变了。我们走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当我们因着神的恩典,听见神的福音,看见神的仆人美好见证的时候,我们总是要想一想,因为耶稣也曾为我们祷告。我们就像这兵丁、就像西门一样,耶稣也指着我们说: 赦 免 他 们 ; 他 们 所 做 的 , 他 们 不 知 道 。

第三个点,就是两个强盗了。这两个强盗代表两种人:一种信,一种不信。信的就是42节,
路加福音23:42
42 就 说 : 耶 稣 阿 , 你 得 国 降 临 的 时 候 , 求 你 记 念 我 !

这个强盗是蒙福的,他愿意接受这救恩;不信的强盗,却说,
路加福音23:39
39 那 同 钉 的 两 个 犯 人 有 一 个 讥 诮 他 , 说 : 你 不 是 基 督 麽 ? 可 以 救 自 己 和 我 们 罢 !

这里我们看见两个强盗的区别,就是一个有信心,一个没信心。但我们稍微往深里看一下,那个没信心的强盗、不信的强盗和众人的说法都是一样的。众人怎么说呢?35节,
路加福音23:35、39
35 百 姓 站 在 那 里 观 看 。 官 府 也 嗤 笑 他 , 说 : 他 救 了 别 人 ; 他 若 是 基 督 , 神 所 拣 选 的 , 可 以 救 自 己 罢 !
39 那 同 钉 的 两 个 犯 人 有 一 个 讥 诮 他 , 说 : 你 不 是 基 督 麽 ? 可 以 救 自 己 和 我 们 罢 !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假设,这些百姓和不信的强盗,他们假设活在今生的地上就是最重要的,他们假设没有永恒,所以他们认为你只要不能把我从地上的生命里救出来,我就可以不信你。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假设,我们可以想一想,就算今天最好的医生,就算今天最有钱的人来帮助你,他能保证你活到永永远远?你得到再多帮助,你难道在这地上可以不死吗?我们怎么面对永恒呢?

最有意思的是,当天就在发生生死的事,耶稣和两个强盗当天都在地上死了,而另外一个讥诮他、嘲讽他的强盗,自己也快要死了。人如果面对死亡,都不去思考一下死亡的意义,这是极大的悲哀啊!所以,人在地上,神给人最后一个最响的铃声,就像摇铃一样,我们一生有很多的铃声神在给我们摇,神盼望我们醒过来,最后一个最大的就是生死,就是死亡。如果人面对死亡还不思考,那就没有办法醒过来了,那就是选择我就是要今生了,我就是要罪中之乐了。

所以这个是这个强盗真正失丧、这些众人百姓真正失丧的原因,兵丁也是这样,37节说: 你 若 是 王 , 可以 救 自 己 吧 !大家逻辑都一样,就像希律和彼拉多成为朋友,为什么要成为朋友呢?他们都要今生的快乐,只不过他们会抢今生的资源,但是在这个世界观上、在这个价值观上,他们是一致的,就是你要是王,那你就自己救自己吧!你一定要救了我地上的命,才能证明你是王。但是另外一个强盗——信的强盗,他就是聪明的,他的智慧就是,我相信有永恒,我相信有未来。他说,你 得 国 降 临 的 时 候 。他就在讲,不是今天就结束了,他在说未来,后面还会继续的,你还会再回来——你得国降临的时候。这就是信心了!

我们相信神什么?我们相信神是活神、永永远远的神;我们相信他是公义的神,他要审判地上的罪恶。这个放在我们的所有形式的基础里,——我们做人的基础里,我们就会有很大行为方式的改变,我们很自然就会调整我们的兴趣、我们的时间分配,就会调整我做事做人的方式。这是一个根本的区别,也是信心的基础,这也是为什么会有信的和不信的原因。

最后,我们看耶稣受难的时候,
路加福音23:44-45
44 那 时 约 有 午 正 , 遍 地 都 黑 暗 了 , 直 到 申 初 ,
45 日 头 变 黑 了 ; 殿 里 的 幔 子 从 当 中 裂 为 两 半 。

耶稣在黑暗里为我们付了永恒的罪的代价,这个代价是什么呢?我们不知道。我们原来讲过了,这是神特地隐藏的,因为这代价太大了,大到我们没有办法接受,可是这个代价是真实的代价。如果说耶稣显明的在地上为我们所受的逼迫也好,苦难也好,我们看见的,我们就已经觉得要哀哭了的话,那这个代价一定是超出我们想象的。

第二,当代价付完,幔子就裂开了。幔子裂开,我们就跟神没有隔阂了。神因为人的罪,他又愿意住在我们中间,又不能住在我们中间,这就是以色列人很长的历史神告诉我们的,神在旷野的时候,为了要住在以色列人中间,特别地告诉摩西,又要造约柜,又要造圣所,又要造帐幕,隔了三道:外面的门,圣所的门,还有至圣所的那个幔子,隔了三层。为什么呢?因为人是有罪的,不能敞着脸到神面前去;一个小偷见到法官就得被审判了。那人什么时候能够去呢?和好了,就能去嘛。我在见法官之前,跟告我的对头和好了,我再见法官就不需要付代价了。我们今天怎么和好呢?相信耶稣基督的救恩啊。

所以,当耶稣付完代价,黑暗——那三个小时过去之后,幔子就裂开了。幔子裂开意味着神不用再和人隔开了,代价都收到了,耶稣付了。这是一个极好的真理,这就告诉我们,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的道理,它的意义是什么?也是我们今天信心的核心的基础,就是耶稣为我们付了罪的代价,神今天可以跟人不用隔着幔子同住了,所以今天一切相信耶稣基督成为个人救主的,圣灵就住在我们里面;住在我们里面,就意味着没有幔子了。我们在旧约的时候,每一个以色列人要到神那里去,要借着祭司的。今天我们每一个人是直接跪下来就可以跟主求的。凡愿意的、凡呼求主名的就必得救。这门是开给了地上的每一个人。

最后,我们看看亚利马太的约瑟,约瑟在这大光之下,他从一个隐藏的门徒、暗暗做的门徒,他去大胆地跟彼拉多求了耶稣的身体,所以约瑟是我们一个信心极好的例子。当神的光照进来的时候,有的是选择黑暗,有的像约瑟这样,他就从一个隐藏的状态,相反变成了显明的状态。

最后我们看见,无论是约瑟还是跟随主的那些加利利同耶稣(一起)出来的妇人,他(她)们就是陪着,直到耶稣最后被安葬。

明天,我们会分享耶稣复活的部分。哈利路亚!

您没有评论权限

搜索

相关文章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