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查经
David Dunlap主讲教会的真理系列之十二:逼迫中的教会
- 背景资料
- 分类:中英文查经
- 发布于 2023年4月22日 星期六 18:14
- 点击数:673
一、使徒行传的梗概及传福音的策略
《使徒行传》一共有28章,在第二章的时候讲到了教会的诞生。随后的几章中有很多人信主,一次三千人,一次五千人。那时彼得是使徒们和教会的领袖,他带领着福音工作,在耶路撒冷的众人面前放胆且大有能力传讲福音。【徒4:12】彼得说,“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徒4:13】“他们见彼得、约翰的胆量,又看出他们原是没有学问的小民,就希奇,认明他们是跟过耶稣的。”
第九章讲到了使徒保罗得救的过程。尽管那时彼得还是很活跃地在耶路撒冷以及其他地方做工,九章以后,保罗在教会的发展中就发挥了主要的作用。在以后章节的记述中,我们能看出主耶稣藉着保罗及其他人把福音传向全世界的策略:
首先,使徒保罗他们总是到大城市去,到更多的人群中去。一开始是在大城市耶路撒冷开始,11章的时候使徒们就到了当时古亚洲一个很大的城市安提阿去了。后来保罗到了希腊的一个大城市雅典去了。以后,他又去了哥林多、腓利比,最后去了当时最大的城市罗马。使徒保罗他们的足迹遍布了各大城市。
其次,使徒保罗他们在大城市的时候,是从城里的一小群人开始的。使徒保罗所到之处,走的时候都会留下一些很小的教会。在哥林多、帖撒罗尼迦、安提阿、士每拿、小亚西亚的以弗所、歌罗西等等,各城中都建立了教会。
第三,保罗在大城市建立了众多小教会以后,他会训练教会当中的领袖,把他们培养成工人,再把他们差派到其他的地方去继续拓展神的事工。他用的这套培训系统是教导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徒保罗训练工人不是让他们在学校里面去上几年学,而是做他们的榜样,让他们跟着他学。
第四,保罗总是尽量去接触不同的语言和文化的族群里面去。例如,保罗最初是在说希伯来语的犹太人中传道,然后去到说希腊语的人群中,后来他去了罗马,到了说拉丁语的人群中。他既接触犹太人,也接触外邦人,努力地去接触全世界不同的族群。今天的基督教会依然在做这件事情,通过传教士的工作去接触全世界不同的人。
保罗有的时候会利用几百人的大型聚会传道,比如在雅典的亚略巴古,或者在耶路撒冷很多人聚集的时候。很多的时候他有时通过一对一的谈话带人信主的。到主耶稣那里去的。
二、使徒行传中教会经历的逼迫
【约15:18-19】“世人若恨你们,你们该知道恨你们以先,已经恨我了。你们若属世界,世界必爱属自己的;只因你们不属世界,乃是我从世界中拣选了你们,所以世界就恨你们。”主耶稣已经事先告诉门徒们了,当他们出去传讲耶稣的福音的时候一定会遇到抵挡和逼迫的。逼迫可能会来自政府、宗教团体、家庭成员或是原来的朋友。但主耶稣说,当福音被传讲的时候,祂会祝福这工作,也会祝福神的话。
我们读使徒行传的时候,有时会想到这样一个问题:使徒行传以及新约圣经是不是一本说明书,指教我们教会如何在逼迫中兴旺发展的?我们在使徒行传里可以看到这样一个规律,不管教会往哪里发展,不管他们到什么地方,总是会碰到抵挡和阻拦。但同时也有很多祝福,有越来越多的人信主得救。那北美的教会怎么样呢?欧洲的教会或者世界各地其他的教会呢?也许我们今天还没有碰到逼迫,但是也许有一天我们也会碰到。我们在使徒行传中似乎看到这样的事实,教会被设计成是在逼迫中运行的。
【徒8:1】“从这日起,耶路撒冷的教会大遭逼迫。除了使徒以外,门徒都分散在犹太和撒马利亚各处。”【徒8:4】“那些分散的人往各处去传道。”还记得主耶稣曾说过,【徒1:8】“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马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所以,神是在使用逼迫作为工具达到这个目的。
使徒行传里在逼迫中的教会有以下五个特征,贯穿全书。每个教会都应该具备这些特征,但是这些特征在那些被逼迫的,在敌意的环境里的教会表现得特别突出。
1、放胆传道
使徒行传四章1-13节讲到彼得和约翰在放胆讲道,很多人信主,男丁约有五千。正讲的时候被祭司、守殿官和撒都该人抓走了,被带到当时耶路撒冷最高的审判厅,即犹太公会的面前,问他们说:“你们用什么能力,奉谁的名做这事呢?”要知道,那个时候他们是面临生命危险的,因为主耶稣就是被同样的一群人钉了十字架的。【徒4:8,10,12】“那时,彼得被圣灵充满,对他们说:‘……站在你们面前的这人得痊愈,是因你们所定十字架,神叫他从死里复活的拿撒勒人耶稣基督的名。……除他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彼得能说出这话来,说明他有多大的胆量!与此同时,教会的信徒们正在祷告,他们在主向主祈求一件什么事呢?【徒4:29】“叫你仆人大放胆量,讲你的道。”【徒4:31】“祷告完了,聚会的地方震动,他们就都被圣灵充满,放胆讲论神的道。”
他们虽然被抓了,被打了,但是他们还是继续地放胆讲论神的道。这是一个很奇妙的事,逼迫越大,他们的胆量就越大。也许你觉得,逼迫来的时候他们会离开,远离逼迫,找一个更平安的地方,没有,他们没有这样做。越逼迫越放胆是使徒行传时期教会的第一个特征。
2、祷告更加热切
【徒12:1-2,5】“那时,希律王下手苦害教会中几个人,用刀杀了约翰的哥哥雅各……于是彼得被囚在监里,教会却为他切切的祷告神。”这里“切切的”这个词语气非常强烈。我们有一个伟大的工具和武器就是祷告。基督的教会没有政治权利,也没有军事上的权利,也没有肉体上的力量,但是他们有神的能力,有祷告的力量。所以无论什么时候,他们只要遇到逼迫、危机、反对和麻烦,他们就祷告,而且是热切地祷告。
他们不仅是切切地祷告,而且是祷告不停止。彼得是在逾越节这个七天的节期里被抓进去的。希律王的“意思要在逾越节后,把他提出来,当着百姓办他。”(徒12:4)就在希律要提他出来的前一夜,彼得被天使救出来了。也就是说,整个逾越节的七天,他们天天都在祷告,直到祷告到希律要杀他的那一天前夜。他们的祷告的结果就是彼得被释放了,而且是天使用奇迹的方式把他救出来的。彼得出来以后,“想了一想,就往那称呼马可的约翰他母亲马利亚家去,在那里有好些人聚焦祷告。”(徒12:12)也就是说,在那个地方举办的祷告会就一直没有中断过。他们已经祷告了几天了,而且还继续在祷告,总有很多人聚集在那里祷告。
3、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软弱
使徒时代的教会没有大的建筑,也没有很多的传道人,也没有基督徒的广播,圣经营地和福音书店,没有钱,没有政府资助,也没有神学院。他们完全知道自己是软弱的。但是很有趣,在我看来,他们的最大的软弱却成了他们最大的力量。因为他们没有别的东西可以依靠了,他们自己没有力量,所以他们就把一切的忧虑、需要都抛给神,他们单单的相信神,相信神的带领和能力。【徒4:29】“他们恐吓我们,现在求主鉴察。”
【林后12:9】“我更喜欢夸自己的软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我为基督的缘故,就以软弱、凌辱、急难、逼迫、困苦为可喜乐的,因我什么时候软弱,什么时候就刚强了!”在逼迫中的教会,他们最大的力量就来自于认识到自己的软弱。
4、爱的相交
那时候,信徒会遇到官兵会到他家里把所有东西都拿走,这一家的父亲,或者教会的领袖被抓到监狱里。这种情况下,其他的信徒会给这些需要的信徒们以财务上和其他具体的支持和帮助。【徒2:44-45】“信的人都在一处,凡物公用,并且卖了田产、家业,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给各人。”【徒4:34】“内中也没有一个缺乏的,因为人人将田产房屋都卖了,把所卖的价银拿来,放在使徒脚前,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给各人。”他们是出于爱,心甘情愿做这些事情的。在6章提到他们看顾寡妇的需要,不管是说希伯兰语的寡妇,还是说希腊语的寡妇。分享自己拥有的东西是一个很好的表达爱和团契相交关系的特征。如果有衣服上的缺乏或者没有住的地方的话,其他的信徒就会很快地补上这个缺口。有些弟兄姐妹做出了极大的牺牲,他们把自己的田产和家里的产都卖了,然后用这些钱来供应其他的信徒们吃、穿、住的需要。
5、对神的旨意敏感
教会在繁荣顺利,一切需要都得到满足,越来越发展壮大的时候,我们会渐渐地失去对神旨意的敏锐查验。而使徒时期的教会不是这样。六章开头提到说希腊语的寡妇日用饮食有需要,使徒们马上就发现了,并赶紧跪下来祷告,求问主该怎么办。这就是一个他们对神的旨意敏感的表现。他们祷告以后,神就对告诉他们还是要以祷告传道为主要的工作,所以他们就选出了其他的人来处理这个事情。在整个过程中,使徒们都是因为对神的旨意敏感才一步步做下去的。
另外一个例子是在八章,腓利到撒马利亚去传道,很多人都信得主。【徒8:8】“在那城里就大有欢喜。”可以想象,在撒马利亚城里很多人听到福音,很多人信了主,腓力的服侍非常忙,在人看来正是大干一场的时候。就在此时,“有主的一个使者对腓利说:‘起来!向南走,往那从耶路撒冷下迦萨的路上去。那路是旷野。’”(徒8:26)腓利的回应是【徒8:27】“腓利就起身去了。”多么美的经文!腓利一听到神对他说的这个话,没有等待,立即起身就去了。可见他对神的旨意多么敏感。使徒行传到处都可以看到这样对神的旨意和圣灵的带领敏感的例子。
三、当今世界对教会的逼迫
当今世界也存在对教会的逼迫,但一个奇妙的事实是,在被逼迫的过程教会却承受了极大的祝福,有很多很多的人信主得救了。
1915年以来共有2200万的基督徒殉道。每一天大约有2亿的基督徒在世界各地,因着信主耶稣基督而被逼迫或者是反对。主要逼迫基督徒的国家有北朝鲜、索马里、伊拉克、叙利亚、苏丹、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中国和尼日利亚。被逼迫而死的人中60%都是15岁以下的孩子,有些是因为饥饿,有些是暴力致死。今天在北朝鲜监狱里的基督徒就有10万。
1956年吉姆.艾略特等五名传道士到厄瓜多尔去给瓦欧达尼族人传福音,却被杀害了。奇妙的是,当时的新闻媒体报道了这五个年轻的传教士殉道的事情以后,反倒激发更多的传教士走到世界各地去传福音。吉姆.艾略特的兄弟波特.艾略特就去了当时非常艰难困苦的国家秘鲁传福音。他在条件非常的艰苦秘鲁的山区里面,一共建立了150个小教会。如果没有这五位传教士的殉道,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在今天的阿富汗,如果你是基督徒,就面临死刑,甚至你的手机里有一个圣经APP,也会面临死刑。很多阿富汗人民因为逼迫逃离了他们国家,成了难民。就在离我家大概十英里的地方,就有一个一万阿富汗难民的聚集区。神在他们当中做了奇妙的工作,很多佛罗里达我们这个地区的阿富汗难民信主了。
2018年苏丹的秘密警察折磨了13个基督徒,他们刚刚从伊斯兰教转信耶稣基督。最近几年在巴基斯坦,有226个基督徒因为他们的信仰被杀,可以说是近年来最严重的逼迫基督徒的行为了。
伊朗有很多什叶派穆斯林,对基督徒的逼迫很厉害。但是有成千成千的伊朗人信了主耶稣,成了基督徒。有点像使徒行传里面发生的事情,逼迫越大祝福就越大,就有更多的人信主得救。据“Open Door International”统计,在1975年在伊朗只有200个信徒,但是到2015年的时候有了37万的信徒,最新的数据已经接近了100万。
还有一个奇妙的现象是,越是逼迫厉害的国家,人们对圣经的需求就越大。例如,叙利亚2012年对圣经的需要有163105本,增长率是700%多。
在全世界的国家中,日本、挪威和瑞典基督徒呈负增长。北美、英国、土耳其和非洲的几个国家信主人口的增长率低于全国人口的增长率。这是一个令人伤心的事实,在北美全世界逼迫最少的地方,有信仰基督的自由,有大量的教会、圣经和各种资源,但是信主的人口增长率却低于总人口的增长率。其他遭受逼迫的地区信主人口的增长率却超过了总人口增长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