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读经

每日读经-《马太福音》27章


Download

我们来看《马太福音》的27章。这一章是耶稣受难的全过程,在这一章里我们分两个部分:我们先来看围绕耶稣的受难,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应,从犹大一直到为主安葬的亚利马太的约瑟,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人;第二,也是我们重点来看的:主为我们受难属灵的意义是什么?


我们先看27章的第1节到第10节,这个时候,因为耶稣已经被绑到大祭司那儿去了,但是,犹大后悔了,我们先看这第1个人,3节,他后悔了……
马太福音27:3
3 这 时 候 , 卖 耶 稣 的 犹 大 看 见 耶 稣 已 经 定 了 罪 , 就 後 悔 , 把 那 三 十 块 钱 拿 回 来 给 祭 司 长 和 长 老 , 说 :
4 我 卖 了 无 辜 之 人 的 血 是 有 罪 了 。…… 。

(从)这我们看见,这个是不是悔改了呢?看起来很像,就如同在摩西五经里《出埃及记》里面那个法老,他也会跟摩西说:我错了!那法老有没有悔改呢?没有!(这里)犹大有没有悔改呢?也没有!我们知道悔改必须是我真知道我是个罪人,然后我请求神的赦免。所以悔改是对着神的!而不是彰显自己的义!我们在罪面前也可以有“义”的,这就好比犹大;犹大在知道自己错了面前,他要选择的是什么呢?我们可以看,第5节,
马太福音27:5
5 犹 大 就 把 那 银 钱 丢 在 殿 里 , 出 去 吊 死 了 。

这是一个非常可悲的事实!我们可以把犹大和彼得在这里做一个对比:彼得在三次不认主之后,他的选择是出去痛哭(《马太福音》26章的最后一节)。彼得想起耶稣所说的话:鸡 叫 以 先 , 你 要 三 次 不 认 我 。 他 就 出 去 痛 哭真正的悔改是有被赦免的需要从里面生出来

我们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犹大他会出去吊死呢?因为他认为他不需要被赦免了,他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回应我是一个罪人的事实,所以这是最可悲的地方。即便圣灵的光照,照到一个人如同犹大知道我是罪人,他居然选择的方式,是我要用我的“义”来解决我的罪的问题。那法老呢?他只是想要挪去因着罪而来的后果所以无论是法老还是犹大,他们都没有一个如同彼得那样,——他就出去痛哭,因为彼得知道他错了,他真地很想向主说抱歉。

这就是为什么在《约翰福音》的最后一章,当他们打鱼的时候,主复活了;当他们知道是主,彼得是第一个跳到水里去找主的,因为彼得的心还是向着主的,这是一个分水岭。所以犹大很可惜,他里面没有主,他也不要主。这就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重生:就是要信,我里面是相信的,我要的。我可能会像彼得那样偶尔被过犯所胜、被肉体所辖制,甚至到一个程度,三次不认主,但是因为我里面主还是我的主。但无论犹大还是法老,主从来就不是他的主,他们从来就没有相信过主。这是我们看见的第一个点,就犹大来说。

当然这一段里也应验了一个预言,也就是27章的7节到第10节,应验了旧约《撒迦利亚书》的11章12、13节的预言:就是窑户的一块田,外乡人。这里的外乡人,我们知道到最后教会都是从外邦人里,主要是从外邦人里出来的。所以在这儿,就让我们看见了一点影子,就是外邦人救恩的时代就要开始揭开了。所以在27章的第11节开始,就进到了下面的人物,主角就是彼拉多。彼拉多也是很可惜的,因为他也是眼见了救恩,但是拒绝了,如同犹大一样。

从11节到第26节,我们看见首先彼拉多他和耶稣的对话,他是站在审判主的位置;耶稣的回应(11到第14节)是不回答的。——我们若在主面前不谦卑,我们就听不见主的话,这是让我们看见了一个真理。所以我们即便在地上如同彼拉多那样有权势、有地位,但我们要知道,我们都面临一个客观的事实,我们是被造的,我们是罪人,最终是要面对那真正的审判主的。

彼拉多在这一点上是眼瞎的,他没有真正有一个谦卑悔改的心态或环境,所以导致了他在27章的11~14节,他是站在一个高位对着主的,这就没有办法把他带到得救的地步。我们若能站在一个低位仰望主,我们才有可能,就如同《约翰福音》三章,耶稣说,人子被举起来了,我们抬头看他,我们就知道救恩在那里,所以人子是要被举起来,挂在木头上。我们不可能是俯视耶稣,(若是这样)我们怎么信他呢?!我看见的都是自己的骄傲,这个是彼拉多掉进去的坑。

我们发现了每一个失丧的人,他有各种各样绊倒的地方。但是真理就是一个;得救的方式只有一个,就是谦卑、相信。犹大因为他要彰显自己的“义”,即便他知道自己错了,他也不愿意谦卑悔改。彼拉多干脆就没有一颗谦卑领受的心,他认为他是比耶稣大的,以至于他眼瞎。

在15~26节,我们看见神还是在挽回他,如同神要挽回犹大一样。神借着彼拉多的妻子,第19节,
马太福音27:19
19 正 坐 堂 的 时 候 , 他 的 夫 人 打 发 人 来 说 : 这 义 人 的 事 , 你 一 点 不 可 管 , 因 为 我 今 天 在 梦 中 为 他 受 了 许 多 的 苦 。

我们可以想想,为什么神要这么安排?难道是为了要救耶稣吗?不是!是为了让彼拉多不要做。耶稣一定会上十字架,因为这是罪恶败坏的世代,一定会有人把耶稣钉死;但最好不要是我。这就是神要怜悯彼拉多和他夫人的角度。

我们不能说是神推动犹大、推动大祭司该亚法、推动……,甚至我们认为这是神为了要上十字架,就让彼拉多去钉死他,完全不是!神不愿意我们任何一个人去经历永恒的审判,他不断地提醒犹大,他也借着这样的方式来警告彼拉多,但是彼拉多就如同我们刚才讲的,他里面没有一颗谦卑的心,他不把耶稣当王,所以他最终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动作,24节,
马太福音27:24
24 彼 拉 多 见 说 也 无 济 於 事 , 反 要 生 乱 , 就 拿 水 在 众 人 面 前 洗 手 , 说 : 流 这 义 人 的 血 , 罪 不 在 我 , 你 们 承 当 罢 。

这个没有意义!我们不能说是别人让我杀了人,所以我没有罪。我们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无论这样的选择是我在当时因为什么样的环境做出的。这里我们要好好看一看彼拉多这个人,因为这个人就如同我们自己,当面对神的时候,我们就如同彼拉多我们若里面选择的是世界,世界会给我们一定的压力。因为彼拉多害怕,他害怕什么呢?害怕他所管辖的这个地方,在这个过节的时候生乱,这个是他作为罗马总督的职责。

其实,这个和永恒的生死比起来,我们今天是知道,这个是非常小的不能再小的一件事了,就算他不当总督又能怎么样呢?和永恒的天堂和地狱比起来,这算什么呢?但是对于他来说,他眼目因为没有敬畏,没有永恒在他心里,他看见的就是今生,看见的就是那一点点的可能的利益,所以他为了避免一个可能的麻烦,他宁可钉死一个无辜的人。

而且他的这个动作也证明了一点,耶稣不是为自己的罪死在十字架上,因为彼拉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是代表地上的审判官做的一个判断。在24-25节的这一段里是非常的重要的,因为它在告诉我们,地上的审判官说了这人没有罪,而且地上的审判官,本来是要释放他的,所以耶稣不是为自己的罪,这点我们可以完全做一个结论,即便败坏的属世界的人,他们也不能否认这一点。

耶稣为什么死呢?我们知道是为我们的罪死在十字架上了(等会我们查到45节往后就知道了)。所以在这一点里,让我们看见彼拉多样式的人物,今天我们在地上的时候,我们要非常警惕,我们因为世界的一点点的小的利益,而失掉了永恒。我们如果得了全世界,却失了生命,又有什么益处呢?耶稣这话非常值得我们思考。

我们继续往后,我们看见一个很有意思的事,就是无论是彼拉多还是众民,他们都承认这是犹太人的王,彼拉多甚至(在37节)立了个牌子说: 这 是 犹 太 人 的 王 耶 稣 。这个是挺让我们震惊的。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用这样的方式被钉死的罪犯、“囚犯”——打引号的,能够有“犹 太 人 的 王 ”这样的称呼在他头上。神就借着这样的方式让我们知道他就是那一位王。《马太福音》是一个王的福音书,耶稣就是王;无论人怎么待他,他就是王。

但是人却很可惜,大部分的却是不信的,这当中有戏弄他的兵丁,27节到第31节;也有嘲笑他的、讥诮他的、过路的人(39节, 经 过 的 人 )。而且这些人,我们看见有个共同的特点,这些不信的人,就是他们以眼见为实。他们认为,你如果是王就一定要救自己,现在就救。这是一个非常荒谬的逻辑,如果我们人只是看现在今生的这一点事情,会有个麻烦的,就是我所看的这样东西是存不住的,是最终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跟着我们进坟墓的。所以他们认为,耶稣应该为了地上的这个身体,免于这十字架的苦难,立刻要下来,行使他的权力,行使他的力量,消灭他的仇敌;如果不是,就不是王。

但(他们)不知道那王是可以在永恒里的;今生地上的王,最终都是要进坟墓的。所以在41和42节,他们说,
马太福音27:41-42
41 祭 司 长 和 文 士 并 长 老 也 是 这 样 戏 弄 他 , 说 :
42 他 救 了 别 人 , 不 能 救 自 己 。 他 是 以 色 列 的 王 , 现 在 可 以 从 十 字 架 上 下 来 , 我 们 就 信 他 。

这个逻辑是讥诮他的以色列人的,也是戏弄他的兵丁的。兵丁会给他穿朱红色袍子,用荆棘做冠冕,都是认为你不是王吗,那你就显给我看。如果我们今天以这样的方式来认识神的,我们依然还是属世界的。神给我们的是永恒的恩典、永恒的生命,他为我们的罪,是为我们永恒要受审判的罪,死在了十字架上。这些都是让我们不要用眼见来判断,要用信心来领受一个特别重要的真理。盼望我们能明白,能避免走这些兵丁、走这些眼瞎的犹太人所走的路。

我们今天最后来看最重要的这个点,就是关于十字架的受难的属灵意义。从45节开始,
马太福音27:45
45 从 午 正 到 申 初 , 遍 地 都 黑 暗 了 。

午正到申初就是中午12点到下午3点,遍地黑暗就意味着神的愤怒临到了。我们知道耶稣在十字架上是为我们的罪死——一个非常重要的真理。而为我们的罪死的时候发生了什么?发生了审判。发生了神的愤怒倾倒出来;什么愤怒?义怒啊!因为罪人,当审判官要把公义执行下去的时候,就一定要将罪人定罪,而且要执行。这些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发生在这三个小时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不知道。神把光都遮住了。所有的光,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日食,这就是所有的光都没了,太阳月亮星辰都没了。这三个小时里耶稣为所有地上活过人的所有的罪付上了灵里的代价,付上了永恒里被审判的代价。这个代价是非常大的,大到一个程度,神把它隐藏起来,不要让我们看。就如同父母为孩子要付一个极大的痛苦的代价的时候,他就不愿意真地让孩子知道,因为这个代价超出我们的想象。

所以在46节的时候,
马太福音27:46
46 约 在 申 初 , 耶 稣 大 声 喊 着 说 : 以 利 ! 以 利 ! 拉 马 撒 巴 各 大 尼 ? 就 是 说 : 我 的 神 ! 我 的 神 ! 为 甚 麽 离 弃 我 ?

因为在那一刻,神因为他成为了审判主,耶稣替我们成为罪就有了这句经文了——我 的 神 ! 我 的 神 ! 为什 么 离 弃 我 ? 因为在那一刻,耶稣站在我们的位置,被公义的神来审判、来惩罚,拿来顶罪。这是非常让我们感到难过也感到安慰的,因为若没有这样的一个赎罪、救赎,我们是不可能真地得着赦免的。我们怎么知道这代价够了呢?我们看第51节,
马太福音27:51
51 忽 然 , 殿 里 的 幔 子 从 上 到 下 裂 为 两 半 , 地 也 震 动 , 磐 石 也 崩 裂 ,

我们知道,在旧约圣殿里,圣所和至圣所之间,是有一个很厚重的幔子隔开,隔开了什么呢?隔开了外面和里面那个至圣所的约柜——约柜就是神的宝座。人在旧约不能见主的面,因为见主的面就被击杀;因为我们是罪人,必须要带着祭物,大祭司在一年一次在赎罪日的时候,带着血进到幔子里,而且要用香把那个烟带进去(参利16:13)。为什么是这样?因为我们是罪人。幔子的裂开代表什么?代表我们跟神和好了。当罪的代价付上了以后,我们就与神和好了。这是一个极大的好消息,极大的好消息!

所以,整个《马太福音》或者说福音书的最后的部分:耶稣的受难和复活,是整本圣经的核心,没有这个好消息,我们是没必要去读这圣经,我们在地上就吃喝快乐等死就好了。正是因为这个好消息,我们才可能在永恒里有生命,而这个好消息的基础,就是耶稣为我们的罪死在十字架上,然后幔子的裂开,神可以和人面对面的有交流。这也是为什么今天圣灵可以住在我们里面——五旬节之后,是因为我们的罪已经付足了代价,所以神可以长久地跟我们待在一起。

在最后57节到61节,就是一个好的形象:有亚利马太的约瑟,有马利亚,两个马利亚,她们都是信(主)的。约瑟为主安葬;两个马利亚,是坐在那里,一直看着所有的安葬结束,她们要在复活的第3天的早晨过来,第一个发现主复活了,因为她们想来膏主。所以这些都是告诉我们,人会有两个不同的选择:我们或者像世界的人一样,选择犹大、彼拉多、兵丁和这些犹太人的选择:不信,骄傲;或者能选择约瑟、两个马利亚的选择——他们愿意谦卑,相信无论什么样的环境,虽然耶稣被钉死了,他们不明白,但他们还是相信。

也求主使我们真地面对这救恩——神赦罪恩典的宝贵,我们说:主啊,我愿意要!我们可以想一想,当这礼物做成的时候,如果我拒绝,神怎么赦免我呢?神为每一个人的罪都死了,幔子裂开了,但是我拒绝,我不要,我怎么能得赦免?求神怜悯我们。哈利路亚!

您没有评论权限

搜索

相关文章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