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中文查经

路加福音10章17-29节:要因名字记录在天上欢喜


Download

我们上次停在路加福音第十章的第十六节,我们稍微回顾一下背景,整个第十章都是在讲工人做工的主题。在第九章的后半段,随着耶稣开始讲到他的受难,预告他的受难,整个路加加福音主题的启示,就慢慢进入到了谦卑这个话题。
到第九章的最后,这谦卑就显明在人看来是很难的,他讲到了任凭死人埋他们的死人,讲到了回去辞别家里人的是手扶着犁向后看的。

从第十章开始,就很快切换到了做工,我们上次解到,如果人不谦卑,没有办法成为神的工人。所以当我们被召得救,很自然地身上就已经有了一个很重要的身份,就是祭司了。就是我们每一个人被召都是君尊的祭司,圣洁的祭司。祭司其实就是工人,在旧约立未人和祭司是神从以色列人当中分出来的一个特别的支派,这个支派是需要服事人的,是需要做以色列的其他的十二个支派和神之间的传话人和中间人,他们要把神的话传出来,他们同时也要代替众民到神面前去献祭。

所以我们祭司这个身份是从得救的那一刻就开始。所以很自然从第十章一开始神就差七十个工人出去做工。我们讲到了很多做工的原则,两个的原则,不要带东西的原则,依靠主的原则,以及到最后我们上次讲到就是如果人不听,最后讲的就是主再来,讲的是末世的审判。这些所有的过程当中我们上次在最后提到了主对这几个城的预言,格拉逊,博塞大,说他们所受的会比当时推罗西顿这些城所受的还要厉害,这就告诉我们,神给的多要的也多。

今天也是一样。如果说两千年前的格拉逊尚且这样,今天我们已经得着了什么?我们已经得着了不但是耶稣的救恩,更是两千年圣灵所带领给我们的启示,圣经已经在圣灵的带领下,很多的真理都已经解开,而且有两千年如云彩般的见证。所以我们今天又比两千年前的格拉逊和博塞大这几座城所负的责任又要更大了。

所以从十七节开始,这谦卑的话题开始进入到了另一个角度。如果说十章的一节到十六节,还是在讲对待要听的人。从十七节开始,主教导谦卑就是对工人的。特别的提到这些工人当怎么做。我们来看十七节到第二十节,

路加福音10:17-20

17 

18 

19 

20 

 

这是很短的一段话,只有路加福音记载了。这一段话讲到做工的人回来了,这就不再跟那些悖逆的,不信的这几座城里的人有关系了,这是做工的人回来跟主的对话,大家觉得做工的人要谦卑吗?做工的人当然需要谦卑,谦卑是一个一直要进行的过程,不是说你得救了一次,谦卑就完成了。这些工人在被差的时候,是不是得救的,肯定是。所以这七十个人全都是得救的,全都是属神的人。那为什么神还跟他们讲谦卑的道理呢?因为我们在真理里对神的认识是一步一步往前的,这就是非常经典的例子。

我解释一下什么叫一步步往前。假设今天你得救了,然后有人来找你,他可能是健康的问题,可能是其他的需要,你跟他一起祷告,突然发现你祷告很灵,有神迹,然后他就好了,然后他就特别感谢你,他把你当神一样看待,说你太厉害了,这时候你会怎么样,你会觉得自己还挺厉害的,还挺有作用的,挺有价值的,对吧?这一段其实讲的差不多就是个意思。我们今天祷告使疾病得医治,没有像当时把鬼赶出去那么有冲击力,因为除了这个疾病得医治的当事人和他至亲的亲人,可能别人也不是太在乎。但反过来,如果一个人被鬼附,所有人都在当场看,也看的很清楚。然后你祷告这鬼就出去了,在场所有人会怎么样?他们会把你当神对待。所以在这儿,他说主啊,因你的名就是鬼也服了。其实这些人还是挺谦卑的,对我来说,是挺谦卑的,至少他说因你的名,说明他们的确是对着神谦卑的。往下,

18 

19 

 

耶稣这句话大概有两层意思。第一,他在讲一个事实,就是神能够把撒旦从天上打到地下,这是一个字面的意思。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撒旦堕落是因为骄傲。所以在这儿,神给了我们一个反面的例子,就是骄傲到顶峰的例子。撒旦曾经叫路西法,路西法也很有能力,路西法是遮盖约柜的基录伯,基录伯就是神身边的天使,他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天使。你可以把它看作神身边最近的天使,荣华和能力是最高最大的。但是他的堕落也是非常清楚的。所以在这儿,耶稣对他们说,我曾看见撒旦从天上坠落,这是一个事实,神在这里给了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警告,如果我们不是把眼睛盯着祂,撒旦就是我们很不好的榜样。

我们继续往后看,

20 

名记录在天上,和鬼服了我们,哪一个更让我们欢喜?名记录在天上需要的代价是耶稣的血,鬼服了我们需要的代价就是一句神的话。为了你的名记录在天上,耶稣今天依然还在等人,他勉强不了我们。但是鬼服了我们,只要耶稣愿意他可以给任何人这个能力。所以哪一个才是真正的最难的事?这是我们要去想一想的。哪一个才是真正代价最大的事?这个是我们要去思考的。

在这一段耶稣其实是在讲一个谦卑的道理,鬼的能力可能在人看来是很大的,可能在人看来,如果你能把鬼赶出去,你已经是人所敬仰的,但是胜过死亡和罪的能力才是更大的,才是更有价值的。耶稣就是在对我们讲,我们每个人都是祭司,我们每个人在服事的过程中都有可能面对这样的场景,就是你服事很有果效,你传福音别人信了,甚至鬼都赶出去,你回来很高兴,然后你可能觉得神要夸奖一下你,神说不要因着这个高兴,要因着你的名记录在天上高兴。

我们继续往后看,

路加福音10:21-24

21 

22 

23 

24 

 

这里还是在讲谦卑的道理。首先从二十一节到二十二节,在讲谦卑得救的道理,这个道理是耶稣被圣灵感动,他就欢乐,欢乐的意思就是他认为这个安排是非常好的。这个安排是什么呢?就是他后面的一个祷告所说的话,他说父啊天地的主,我感谢你,因为你将这些事也就是得救的这些事,就是他要去传讲的这福音的信息向聪明通达人就藏起来了。谁是聪明通达人?你可以理解成就是骄傲的人。聪明通达是站在一个世人的立场,就是世人都夸赞一个人,又聪明,又能干,就叫聪明通达的人。但这种人在神眼里就是非常骄傲的。你要他谦卑去把自己的主权交给主就比登天还难,神是怎么描述的?他说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点。财主就是依靠钱财的人,聪明通达的人,往往就是依靠钱财,在地上功成名就的人。

当把救恩给这些人的时候,当福音给他们的时候,最难的点在哪?最难的点是让他承认自己是个罪人,你把所有道理都讲了,最后他得做个决定,说我是个罪人,我要这救恩,这对于一个很骄傲的人来说,是很难的。那婴孩是什么样的?婴孩就是你告诉他什么,他就听什么,小孩子就是这样的。你告诉他往哪里去,他就往哪里去。当然孩子长大了以后就慢慢不是这样了。但至少在婴孩的时候他是这样的。所以向婴孩显出来的意思就是这些道理婴孩更容易接受,婴孩更按照你所说的去接受。那聪明通达人呢,你说人人都是罪人,他会很同意,你说你也是个罪人,他就不肯了。

22 

子所愿意指示的是谁呢?是不是在这里意味着地上得救的人是神想要让谁得救,就让谁得救呢?是不是神不想让谁得救,这个人就不能得救了?这个肯定不对,否则我们就不能理解其他的经文。比如说神愿万人得救,不愿一人沉沦。还有,神对犹大说,这人不生在世上倒好,这个话就变得不是特别好理解了。那么谁是子所愿意指示的呢?二十二节的解释在二十一节,就是神定的方式,怎么定的呢?聪明通达人就看不见了,聪明通达人就瞎了,谦卑的人就看见了,那谁是子所愿意指示的呢?所有的婴孩,属灵上你谦卑,你就是子所愿意指示的。这就是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的道理,就是从这里来的,这是一致的,不单单是这一处经文,这一处经文只是佐证之一,有许许多多的经文都是一个意思。所以我们不要把所谓的神拣选人得救,放大到一个高度,祂要是不让你得救,你就信不了祂,不是这样的,是神定的一个方式,这个方式叫做聪明通达的就被绊倒了,谦卑的就得救了。你想要得救很简单,你成为谦卑的就好了。犹大就是那聪明通达的,彼得就是那婴孩,这就差别。我们继续往后看,

23 

在马太福音里还讲了,听见你们所听见的,这耳朵就有福了,是一个意思。他们看见他们听见的是历世历代的先知,君王,所没有看见过的。注意在这里耶稣的动作,转身暗暗的,意思就是这是一个单独对工人说的话,2121节,他是盼望所有人都听见。所以17-20节,在对工人说,2122节盼望所有人听见,2324节,又是在对工人说,为什么他穿插这么讲呢?因为道理是一个性质,就是谦卑。你得救也是靠谦卑,你得救得让自己回转成婴孩,你才会相信神说的是对的,我是个罪人,我接受。然后你做工也得谦卑,你得知道全是主在给你。所以十七到二十节在讲你做工的过程中,如果不是主救你,你做工有什么意义呢?神不断的把工人带回谦卑里,谦卑是什么?就是对着神的。借着17-20节,先要看见我最重要的是我的生命,我的生命是最让我喜乐的,其他都是不重要的。因为主的名我能做这些,我就高兴,做成了也是主的荣耀,做不成主也赦免我。不管怎样,我已经有生命了,我的名字记在天上了。

同时到二十三节,又更进一步在讲,你们现在看见的会比以前历世历代的都要多,这在告诉我们,要以讲这个话做这个事的耶稣为乐。历世历代的先知君王,他们也很想亲近神,但他们不知道怎么样才可以见到神。神的启示是渐进的,在旧约只启示到律法,到新约才是整个恩典,耶稣的救恩在打开,但这个过程里,在后面这个世代的人所看见所听见的更多,你难道不是更高兴吗?你对神的了解,关系,难道不是更近吗?


在这里大家想一想,什么样的人会对二十三节二十四节讲的话会特别感动呢?是真的很想寻求神的人,这个道理和17-20节的道理是很近似的。如果十七到二十节的人,就是想要得点能力去赶鬼去治病,他可能对二十节所讲的名记录在天上不以为然的。他可能会觉得赶鬼更开心一点。当你的名记在天上你更开心的时候,其实你是以主为乐的。当你以赶鬼为更开心的时候,你是以主工的果效为乐的。这两个的差别其实还挺大的。

如果你以主工的果效为乐,那差你到一个地方传福音,传了十年没一个人信,你还传不传呢?或者说去厄瓜多尔的传教士,五个人一下飞机就被人杀了。这什么果效都谈不上,估计连一句完整的话都没说,他们就被食人族上来把他们给杀了,在被杀的过程中,他在跟对方说我爱你,用当地的语言,他就只会这一句。那如果以鬼服了而高兴为标准,这就太悲哀,太失败了。但他以主为乐,虽死他也很高兴,为什么?因为主也是被人钉死在十字架上的。主也是被冤枉的,主也是带着舍己的爱,对着底下的人说,父啊饶恕他们,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一样的,他们有这样的从神来的恩典,配得去经历殉道,这是多大的恩典,他在那一刻,他跟主的关系多近呢,对不对?所以反过来到十章的二十三节,他暗暗地对这个工人说,你今天在做主工吗?你今天得救了,你身上就有神的呼召去与他同工。然后你在做工的时候,你就记得他悄悄跟你说的这个话。

这个话的意思就是你得到他是最重要的,你得到他是最蒙福的。旧约的先知和君王从来没有遇见过一个道称肉身的主。摩西见到的是耶和华神,祂是个灵,摩西也没有见到道成肉身的玛利亚生的耶稣,但是当时的所有门徒都见到了。
我们再默想深一点,今天我们见没见到呢?见到了,并不是说你一定肉眼看见才算见到,最重要的是你里面看见了,而且你所看见的只会比当时的门徒更多。为什么呢?圣经记载的,只是前面初代教会的那段时间,从那个时候到现在将近两千年过去了,圣灵做的这些工,你是不是见到的更多?耶稣是个什么形象?你今天读这些话和读历世历代如云彩般的见证,已经很丰富,很清楚了。所以我们看的只会比他们看的更多,听的也只会比他们听的更多。我们得出的结论就是我们更应该以主为乐。

所以从这其实我们就已经能够间接的得出十章的最后,三十八节到第四十二节,马大和玛利亚的区别了。马大和玛利亚就代表两类服事的人。一类是以做工为乐的人,一类是以主为乐的人,大家能区别这两类不同的人吗?不是说他们没有得救,也不是说你在天上见不着他们,你们都会见着的。但是是有优劣之分的,赏赐是有差别的,福分是有差别的。我盼望听见这道的每一个人去得着那上好的,不能夺去的,就是玛利亚所得的。就是以主为乐,以祂自己为乐,以祂的话为乐,以祂献给你的形象为乐。

怎么做到呢?假设你被主差去做成祂所要你去做的工,这个工可能是去帮助一个需要的人。这个人最后信主了,或者神借着你在他身上所施的恩典非常的大,他非常高兴,你也很高兴。这个时候,你要区分你高兴的源头,一个就是这件工得着了果效,你很高兴。还有一个,你看见神的信实你很高兴,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角度。你对神的认识又加深了一层,你说主啊,你真的是信实,还有就是,可能在这个过程里,你也没有想过神会那么有忍耐。比方说,可能在祷告中,三个月过去啥也没发生,你已经有点没信心了,甚至你所服事的这个对方,已经开始抱怨了。但是神最后做成了,你就知道原来神比我想的要更加的忍耐,更加的包容。

所有这一些都会有两个不同的对象,一个事情本身,一个是神自己。我们永远都是把神放在事情之上,神永远都希望你在所有的事里先得到祂自己。所以即便是做工的工人,神也是借着做工这件事来服事你的。我想问大家,如果你已经得着了主的很宝贵的恩典,就是赦罪的恩典,而且你已经恨恶罪。你在信主的这段过程中,你已经不断的向罪说不,你会经历什么呢?你会经历你在罪中的痛苦越来越少,这是必然的,这是神的应许。现在你到一个阶段,你要去服事主,这个时候你的苦从哪里来?那只能是为义受苦,对不对?是你因为别人的罪受苦,别人逼迫你,那在这个过程中你得到什么益处呢?你得到跟主的关系更近了,如果你知道主是能够医病的主,层级是一的话,你知道主是舍己爱我们的主,这层级就是十了。

你怎么知道主是舍己爱你的主,你跟着祂一起进到被逼迫的里面去,你尝一尝。那你跟他的关系就又上了一层了。我们讲到马大玛利亚这个故事的时候你会看见一个工人逼迫另一个工人,马大在逼迫玛利亚,不是吗?看做工为大的人会逼迫看主为大的人,即便两个都是工人。大家意识到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你看那天玛利亚有回嘴吗?没有,得着主得着最深的那个才是最蒙福的。

这是我们今天前半段的内容,我们后面开始讲好撒玛利亚人。这是一个看起来好像是在讲得救的例子,当然它是有得救的意义在里面。但是它有更深一层的含义,其实还是在对工人讲,还是在讲谦卑,我们稍微读一下这个故事,

路加福音1025-37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这一长段对话有一个印子,就是谁是我的邻舍。耶稣很巧妙的把它转换成我是谁的邻舍,要理解这一段,你一定要看见这个转换,看见这个转换,你就理解了这一长段经文最宝贵的内容了。耶稣是教导我们谦卑,耶稣在问你是谁的邻舍?你要当谁的邻舍?所以这个好撒玛利亚人是主,看起来好像一个很骄傲的人要去服事主,这一段是有点难解的。如果你一直想从我该怎么服事主去理解,你会越读越读不明白。但其实主是要我们先得着他,这就是这段的意思。我们不把自己交给祂,我们哪里来的能力去服事呢?我们甚至连得救都做不到,我们得救也是谦卑才得救的,得救之后也是不断的谦卑才能服事的。

为什么会有这番对话?因为二十五节讲了原因。有一个律法师起来试探耶稣。法律赛人是有骄傲标签的人。圣经新约福音书里的律法师,文士,法利赛人,撒都该人,都是非常骄傲的。所以他说,夫子啊我该做什么才可以承受永生。这个话和那个年轻的副官来到耶稣面前问的话是一样的逻辑。我该做什么才可以承受永生。这个话从问的问题就开始错了。我们很多时候错在一开始就错了,不是后面的逻辑错了,起点假设就错了。进化论创造论就开始错了,那后面还怎么可能对呢?如果假设进化论,那这之后所有的结论都是错的。如果你假设没有神,从这个假设推导出的任何结论就全是错的。这个律法师就是这样,他错在哪呢?他错在一开始就认为我得做点什么才有资格去天堂。如果你有这个假设,你在这个假设上再做任何的推导,永远就都是错的来。耶稣正是要借着这番对话,把他这个假设给扭转过来,让他看见他的假设错了。

所以这番对话和那个年轻的副官的那番对话有异曲同工之妙,那个少年人,最后耶稣说把他的家产全变卖了,他就舍不得了,他就忧忧愁愁的走了。如果我今天是骄傲的,你觉得我会从那个故事里读到什么?那我现在就去变卖了,我变卖就有资格了,是不是?那变卖家产周际穷人的很多人还没有信主。地上有没有这样的不信主的人,肯定有,各种宗教里都有。如果他把一切都捐了,但是他就是不相信自己是个罪人,他觉得你们都是罪人,他要拯救你们,你觉得他以后会在天堂吗?不可能的,否则耶稣就白死了。所以一开始的基础假设出了错的话,得救也做不到,成圣也做不到,服事就更做不到了。

所以在这里,这个律法师在讲服事,他讲服事的动机,是因为他靠这个可以承受永生。永生是神给的礼物,而不是做什么才有资格去承受的
为了解释这个道理,我们看一段约翰福音的经文,约翰福音第六章,

约翰福音6:26-29

26 

27 

28 

29 

 

这一长段对话清楚的表明了我们刚才讲的真理。这些人一开始想要再来吃饼,耶稣就告诉他们,你不要为必坏的食物劳力,要为存到永生的食物劳力。然后他们听见了劳力,为什么他会说二十八节我们当行什么才算做神的工呢?为什么他会突然问这句话,是因为耶稣说你要劳力,要为永生的食物劳力,不要为必坏的食物劳力。所以他们就问,我做什么才有资格?所以做什么才有资格,永远都是人最容易掉进去的那个坑,大家一定要再三的小心。我们做的一切事全都是被主的爱感动,一个不配的无用的仆人所当做的,没有任何是拿来换的,换救恩也好,换赞美也好,换冠冕也好,都不是弟兄姊妹们。我们千万记得这一点,所以耶稣在这里就顺着他们的话说,那好,你信神所差来的,这就是做神的工了。所以约翰福音六章二十九节,大家把它划下来。主说你信神就是做神的工了。

信比做真的是要难的,让你做点什么好有资格去天堂,你一定愿意做的,要让你把主权交给主,你就不干了。所以大家不要以为信容易,信对于一个罪人来说才是最难的。罪人的意思就是我的生命我做主,我是我的主,这就是罪人。这就是最难最难的点了。

回到路加福音十章的二十五节。所以有一个律法师起来试探耶稣说,夫子我该做什么才可以承受永生。他一开始点就错了,所以耶稣必须要回答他这个点。我常常在想,假设是我,我在二十六节,不会是耶稣这么回答的。我会说。你你不要做工,你要信,我肯定这么回答,对不对?我说你不需要做工,你要信。这会带来什么问题呢?第一,他很可能会跟你争论起来。他是因着教义的差别,他坚信他所信的逻辑,所以你要把另一个逻辑再告诉他,你们只会吵起来。还有一个就是你没有办法让他真的认识到你说的是对的。就像你把最重要的道理跟孩子说的时候,你说的就算是对的,他同意你和你说完全不是一回事儿。对的道理并不保证能让人谦卑,这是圣经的一个很有意思的教导。使人谦卑是圣灵的工作,这是一个神迹来的。人的谦卑是个神迹来的,圣灵会用一些很奇妙的方式。就像现在我们马上要读的这个方式,会让人意识到他逻辑上的错误,让人意识到他自己是自相矛盾的,就是他要去定别人罪的这件事,他自己也在干。

所以圣经是怎么描述的?圣灵来,让人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
所以只有耶稣,只有神才有这个本事。他从二十六节开始这么回答的目的,就是让这个人意识到我不是在找我的邻舍,我是在找我是谁的邻舍,我不是在找我有资格去做工,我得去爱谁呢?我应该去找,谁才是真正爱我的那个邻舍呢?就像好撒玛利亚人,就是耶稣这个形象,还是这些宗教人士?这些骄傲的法利赛人?我要跟从哪一个教导呢?


所以我在地上,我要跟从哪一个教导呢?有一个教导就是这个祭司,这个立未人的教导。这种教导是什么?难但的担子他是不担的,有个人被打了,我就从边上走掉了,地上大部分是这样的人,教导的时候都是告诉你要做什么,话是说给你听的,我是不做的。只有耶稣是好撒马利亚人这个形象。现在问题是我如果是那个被打的,我希望谁是我的邻舍呢?耶稣用一个很奇妙的方式做了一个转换,让这个骄傲问问题的人开始意识到,我不是那个要去帮的,我是那个被打的。像不像我们在地上的人,一谈起宗教,谈起哲学,口若悬河。但是可能过几年他就死了,死了就面对审判了。

人其实是很卑微的,是卑微如尘土的。但他讲起这宗教哲学来为什么那么多的荒谬的东西出来。因为他认为他有资格,他认为他可以做得到,他认为他可以评论这个,他可以审判那个。事实上真相是什么?真相是我们都是被罪打的半死快不行了的。所以我们的本相都是被打了一顿,在那等死的。这才对,这才是我们的本相。不是我该做什么可以承受永生,耶稣说,你已经被打了一顿快死了。这就是主想告诉我们的。对一个得救的人来说,这样的一个身份切换,他意识到他就蒙福了。对于一个要做工的工人来说,这样的一个身份切换,他意识到,他才真的可以做工。

所以在这一长段里,我们从宏观的逻辑把这个道理理出来,现在才知道,耶稣其实是想让我们谦卑,想让我们看见,我所说的要做什么才能承受永生这句话只能是彰显我的骄傲和愚昧。


我们回到二十六节,

26 

耶稣用这样的柔和的话,一点一点启发这个人进到耶稣给他铺的谦卑的路上来。你看见神的能力和慈爱了吗?神的能力和慈爱就在这里平衡了。假设是我,我会直接告诉他什么是对的,你要信,不是要做。然后你要是不听我的,我就跺跺脚上的灰走了,他可能听见了真理,但他没有在我这里尝到慈爱,他也没有尝到我的智慧,我也的确没有智慧。在这里,耶稣他用一个很柔和智慧的方式,把一个最宝贵的真理,在未来的这几节里讲出来,在未来的这一番对话里讲出来。其实耶稣会知道他的这个问题对方会怎么答,相当于耶稣设计好这个问题,让对方在回答当中慢慢意识到,原来我是骄傲的那个。

现在就回到了我们的信心是怎么来的,我们常常会听见有人说,我们的信心是神给的。这样的一个表述没有问题,但是神是在给每一个人在信心建立过程当中,这样柔和智慧谦卑的带领,每个人都尝到了,这就是信心的来历。假设这个律法师最后得救了,你觉得他给别人做见证的时候,他会怎么说?他会说我的信心全都靠主,我原来是多么骄傲,我原来特别想靠自己的努力得到永生。
就是因为耶稣带着我通过好撒玛利亚人这个故事让我意识到了。

所以我们的谦卑和信心,就像王的心如龙沟的水,在神手里随意流转,就是神在安排环境当中,他一点一点带领我们到一个意识到自己骄傲的地步。然后你做见证的时候,才会说我的信心和谦卑全都是因为主,全都是从主来的,你肯定会这么说。所以我们听这个见证的人不要误解,不要认为这个人看上去长得比较帅,也比较会做工,所以主就把信心给了他,你看上去不怎么样,所以主就不把信心给了你。这个想法是不对的,这还是站在律法师没有被降卑的骄傲的立场来思考问题的。所以我们很多时候听别人讲的时候,我们自己的心还是骄傲的,我们听下来还是得出一个错误的结论。

神在这儿依然是循循善诱,一点一点带领,一点一点把人里面最深的那一点的谦卑一点一点引出来。很经典的例子有约翰福音三章尼哥底母,约翰福音四章撒马利亚妇人,这就是耶稣一对一布道非常经典的例子。他们都不是疾病得医治突然好了,全都是神一点一点让他谦卑下来。一个以色列人的先生,一来的时候,高高在上的。一个撒玛利亚妇人一来的时候也是高高在上的,她不接待犹太人的,也是高高在上的。最后神一点一点引,就像把一个活水要一点一点引出来,那大能的神就把他引下来,他们到最后全都谦卑了。


我们回到路加福音10章,

27 

因为他是律法师,他的回答是标准答案,没有问题。所以今天,我们看圣经,我们会背标准答案不等于你真的明白了,也不等于你就真的得着了。甚至今天有神学院的老师都是不信主的。所以我们并不是说我们在考试,会背答案的就被主接纳了。这个答案找不出任何毛病,但这个律法师在说这个答案的时候还是失丧的。律法写了六百多条,很多人背全十诫都不那么容易,别说六百多条律法里。但是这个律法师能用一句话,把律法的总纲总结概括出来,这个律法师是很合格的律法师。反过来,耶稣回答说,

28 

耶稣为什么这么回答,耶稣刚才说,你信就是做神的工,怎么又变成你这么行,就必得永生呢?两个都对。今天神给人自由意志到一个地步,就是你可以当神,前提是你把所有的律法完全做得到,一点一次都不犯。谁能做到?撒谎一次就是撒谎的,杀一个人就是杀人犯。律法的圣洁,一次都不能犯。所以耶稣回答的是,你这样行就必得永生,意思是你只要做得到,你就一定得永生。神也给了你这个选项。好比今天孩子们去考大学,大学录取有两个方式。第一个是每一科都满分。第二个就是你相信你就可以进来。谁会去用每一科都满分来进大学呢?骄傲的人。

所以才会有二十九节,

29 

后面的对话才是那个人被主改变的一个整体的故事的全部。在这个故事里,耶稣其实是对着这个人的骄傲去的。这人的骄傲一开始显在二十五节,问题的角度就错了。到二十九节,他的骄傲依然没有被碰到,为什么没有被碰到呢?因为耶稣是顺着他的问题回答他的。所以当你顺着他的问题回答他的时候,其实是使他往反方向再走一段的。反方向是什么?你会发现他比原来还更骄傲一点。因为在二十五节的时候,他说夫子我该做什么?这个时候他至少把耶稣放在老师的位置之上,到二十九节,谁是我的邻舍呢?基本上是平等的感觉,是要和耶稣探讨一下的感觉。谁是邻舍呢?我也有我的看见,我是律法师啊。所以最后他有没有得救呢?我们不知道,因为圣经没有讲。我盼望他是真的明白了,但是至少在这里,走到二十九节的时候,他的骄傲到了又一个高点。

所以当我们没有被主降卑的时候,骄傲就像一棵活着的杂草一样,它也是有生命的,就像荆棘一样,它也是会长的。所以人不去接受主,他就一定会走到这个地步,骄傲一定是一天比一天高的。只是终有一天他会碰到一堵撞不过去的墙。神会让他在他的骄傲的后果里谦卑下来。这是圣灵的工作,不是我们能做的。


但反过来在这儿,耶稣用这样的一个方式能够把他引到更骄傲的地步,使得三十节以后,耶稣的回答能给出来。耶稣在三十节以后的回答的目的是要做我们刚才讲的转换。就是我要做那个路过的祭司?还是那个躺在地上的被打的人?我到底是哪个身份?其实耶稣把一个身份的选择抛给他了。如果你认为你是那个要帮助人的,你就是那个祭司那个立未人。如果你是那个被打的,你就有福了。因为你就遇见了好撒玛利亚人,撒马利亚人就是主。主总是带我们回到谦卑的位置上,所以主的爱在此就充分显明了。这里面有主极深的爱,他用这样的方式,他也很爱眼前这个骄傲的律法师,他希望用这个故事能够把这个律法师心里稍微残留的一丁点的可能的谦卑给引出来。让这个律法师好好想一想,人什么时候会谦卑?思考的时候才会,被激怒的时候是不会谦卑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有这个智慧,你去怼他去顶他,你只会让他越来越骄傲。你让他在骄傲的顶峰开始去想一想,他其实是那个被打的人,他才可能谦卑。

我们一起来祷告。我们在天上的父,我们要感谢赞美您,谢谢您赐给我们这宝贵的恩典,耶稣的救恩,父啊,唯愿我们的心能够明白这谦卑的道理,我们想要得着的是您。父啊,我们以您为乐,因为我们的名字被记载在天上,可能我们有赶鬼的能力,可能没有,可能我们有各样的恩赐,可能没有,但是这远不如我们的名字记在天上重要。也唯愿我们的心能够像主所说的那般,我们是最蒙福的,我们看见了历世历代先知君王所看不见所听不见的,父啊,求您使我们能够以所有这一切为乐,以基督为乐,使我们看见我们本是那被打的路人,我们遇见了基督这位好撒玛利亚人,我们不但遇见他,我们更是从他得着永恒的恩典,求您使我们常活在主的爱里。祷告奉主耶稣的名,阿门!



您没有评论权限

搜索

相关文章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