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中文查经

路加福音19章28-40节:主荣耀进圣城


Download

路加福音第十九章,从今天开始我们要进到耶稣在地上最后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进圣城,为我们的罪上十字架的这一段的记述,是从路加福音十九章的二十八节开始啊直到路加福音的最后。我们上次11-27节讲到的十锭银子的比喻,是应用在听见福音,也做了认信的祷告的人身上。他们并不都是最终得救的人,当中有真正依靠主真正把生命交托给主的,他们的生命里能结出五锭十锭成倍的果子的信徒,也有只是口里认信,但心里并不是真的想要主的人,他们有自己的生命要过,最终只是把主给他们的包在手心里,或者埋在地里了。这些都是在讲听见福音已经做了一个选择的情况。从二十八节开始,我们要看这个福音真正最重要的内容是什么。

 

我们把经常挂在嘴上,但若没有路加福音十九章二十八节往后的部分,这个福音就没有意义,就不叫福音了。所以四个福音书,虽然有很多记载的不同,但耶稣进圣城,并他钉十字架的整个记述,在四个福音书里都有。这是耶稣服事的核心和重点,否则福音就不完整,就没有意义。我们先把进圣城的这些内容读一遍,28 耶 稣 说 完 了 这 话 , 就 在 前 面 走 , 上 耶 路 撒 冷 去 。29 将 近 伯 法 其 和 伯 大 尼 , 在 一 座 山 名 叫 橄 榄 山 那 里 , 就 打 发 两 个 门 徒 , 说 :30 你 们 往 对 面 村 子 里 去 , 进 去 的 时 候 , 必 看 见 一 匹 驴 驹 拴 在 那 里 , 是 从 来 没 有 人 骑 过 的 , 可 以 解 开 牵 来 。31 若 有 人 问 为 甚 麽 解 他 , 你 们 就 说 : 主 要 用 他 。32 打 发 的 人 去 了 , 所 遇 见 的 正 如 耶 稣 所 说 的 。33 他 们 解 驴 驹 的 时 候 , 主 人 问 他 们 说 : 解 驴 驹 做 甚 麽 ?34 他 们 说 : 主 要 用 他 。35 他 们 牵 到 耶 稣 那 里 , 把 自 己 的 衣 服 搭 在 上 面 , 扶 着 耶 稣 骑 上 。36 走 的 时 候 , 众 人 把 衣 服 铺 在 路 上 。37 将 近 耶 路 撒 冷 , 正 下 橄 榄 山 的 时 候 , 众 门 徒 因 所 见 过 的 一 切 异 能 , 都 欢 乐 起 来 , 大 声 赞 美 神 ,38 说 : 奉 主 名 来 的 王 是 应 当 称 颂 的 ! 在 天 上 有 和 平 ; 在 至 高 之 处 有 荣 光 。39 众 人 中 有 几 个 法 利 赛 人 对 耶 稣 说 : 夫 子 , 责 备 你 的 门 徒 罢 !40 耶 稣 说 : 我 告 诉 你 们 , 若 是 他 们 闭 口 不 说 , 这 些 石 头 必 要 呼 叫 起 来 。(路加福音19:28-40)

 

我们先停在这儿,四十一节往后的内容留到下一次讲。从路加福音十八章的最后一个故事,耶利哥城的瞎子得医治,到十九章一开始的撒该得救,再到十锭银子的比喻,这些都是在耶稣面向耶路撒冷最后一次进圣城的这个旅程里发生的事。耶稣的目标是耶路撒冷,他的心意非常清楚,神的旨意就是要救我们,这是不变的。就好比一个父亲爱孩子的心已经给出来,他定义要把这事做成。但是十个孩子有十个选择,我们最终得救是因为神的恩典,我们最终失丧是因为我们的选择。所以28节,28 耶 稣 说 完 了 这 话 , 就 在 前 面 走 , 上 耶 路 撒 冷 去 。耶稣毫不犹豫,他定意要向耶路撒冷去,因为他要给出来的恩典,必须要在耶路撒冷,在十字架上做成。

 

今天我们会分两个角度来看耶稣他这个形象,他是怎样做的,以及在他进圣城的整个过程中,人是怎么回应的。我们先来看一下他经过的地方,伯法其,然后是伯大尼,就是马大玛利亚住的地方,然后是橄榄山,橄榄山上面有克西玛尼园,然后就是圣城耶路撒冷,大概一公里的距离,非常近。东面是主进城的路,他离开也是从东走的,他第二次再回来也是从东走的。以西结书里记载了以西结看见的异象,圣城的光,主的荣耀从圣殿离开的时候,是依依不舍的,祂是先离开圣殿,然后到了圣殿的东门,然后再到了圣城耶路撒冷的东门,然后再到东边的山上,然后再走。在以西结的时代,以色列人,被掳的先知,他们表面上是神的仆人,背地里全是拜偶像的。所以是因为我们拒绝,所以神的荣耀离开。不是因为神不愿意留下来和祂的子民在一起。人的悖逆不会影响神最终对我们爱的旨意,神会不断的把更大的爱给出来。但人的悖逆会影响人自己永恒的结局。这一次耶稣还是从东面来,就像前一次以西结的时代,而在神最终的寓言里,耶稣第二次再来的时候,还是从橄榄山来。被掳时代的以色列人是窄门宽门得救不得救的,耶稣第一次进圣城的以色列人也是得救不得救的,这两千年里也是得救不得救的,耶稣第二次再来的时候还是这样。

 

30 

 

这是个神迹来的。耶稣要进城了,所以需要一匹坐骑。耶稣为什么选一匹驴?为什么不是马?因为耶稣第二次再来,荣耀再进圣城的时候,他是骑马的。我们来看一下启示录,11 我 观 看 , 见 天 开 了 。 有 一 匹 白 马 , 骑 在 马 上 的 称 为 诚 信 真 实 , 他 审 判 , 争 战 , 都 按 着 公 义 。12 他 的 眼 睛 如 火 焰 , 他 头 上 戴 着 许 多 冠 冕 ; 又 有 写 着 的 名 字 , 除 了 他 自 己 没 有 人 知 道 。13 他 穿 着 溅 了 血 的 衣 服 ; 他 的 名 称 为 神 之 道 。14 在 天 上 的 众 军 骑 着 白 马 , 穿 着 细 麻 衣 , 又 白 又 洁 , 跟 随 他 。15 有 利 剑 从 他 口 中 出 来 , 可 以 击 杀 列 国 。 他 必 用 铁 杖 辖 管 ( 辖 管 : 原 文 是 牧 ) 他 们 , 并 要 踹 全 能 神 烈 怒 的 酒 ? 。(启示录19:11-15)11节骑在马上的,这就是耶稣,他骑的是一匹白马,他是来审判的,他是审判主。第一次骑驴进耶路撒冷,他是救赎主。他是一个谦卑的盼望人悔改的形象。15节,有利剑从祂口中出来,利剑就是神的话,他的话在那一天会审判全地的人。当审判来的时候,他是骑马,是征战的,是无怜悯的。因为公义是不无怜悯的,但是怜悯从哪里来呢?我们回到路加福音的十九章。

 

雅各书说,怜悯向审判夸胜,审判不能有怜悯,审判有怜悯,公义就存不住了。所以主再来的时候,要行审判,必然是无怜悯的。但是神的怜悯是在他第一次来,也就是两千年前给出来的。就是他替所有人都付了罪的代价,怜悯就显明了。所以怜悯向审判夸胜,在过去两千年里,我们都是这夸胜的证人。我们这些已经得救的基督徒,我们知道,就是因为我接受了主赦罪的恩典,所以我可以不用在主第二次以审判主的形象来的时候,去面对无怜悯的审判主。主第一次来,他是谦谦和和的君子,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将残的灯火他不熄灭。而第二次他是骑着马要审判列国。你愿意要哪一个主?我们人常常是不知道罪的后果,我们骄傲到一个地步,说死我也不怕,死有什么了不起。因为我们真是不知道审判意味着什么。地狱和火湖是真实的,这不是神的本意,不等于这样东西不会来。我们离永恒的审判不超过一百年,一百年之内,你就一定会见到审判主了。但你你是要这个骑驴进的耶稣吗?你还是要一百年之内。那要第三十节是一个预言的应验,我们读一下撒迦利亚书第九章,锡 安 的 民 哪 , 应 当 大 大 喜 乐 ; 耶 路 撒 冷 的 民 哪 , 应 当 欢 呼 。 看 哪 , 你 的 王 来 到 你 这 里 ! 他 是 公 义 的 , 并 且 施 行 拯 救 , 谦 谦 和 和 地 骑 着 驴 , 就 是 骑 着 驴 的 驹 子 。

 

耶稣在他进圣城的时候,完全的应验了这个预言。不但路加福音,四个福音书都提到是骑驴进的,而且是骑着驴的驹子。骑驴的形象是谦卑的,他是王,但是他并不是来定你罪的,他温和地邀请你进到他的救恩里。同时驴是很倔的,驴驹子就是从来没被人骑过的,第一次骑它是有点困难的。我们就像这些驴驹子,我们要愿意把自己放在主手里,耶稣当时骑就骑上去了,这是个神迹。就像我们每个人生命的改变就是一个神迹,最大的神迹。它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一方面是一个君王,他居然谦卑死在十架上,骑着驴进了耶路撒冷。硬币的另一面,一群极其悖逆的比驴还倔的人,最后愿意顺服在这君王的手里。多么美好的一个画面,在那一天,就在耶稣骑驴的那个场景里,就都显给我们看了。

 

34  35  36 

 

这里没有提到另外一个细节,就是还有棕榈树的树枝和田间的树枝,当时的犹太人经过三年半的耶稣的神迹之后,已经相信耶稣就是那要来的弥赛亚,已经接受他做王了。我要解释一下为什么把衣服铺在地上,一个人的衣服代表这个人的外表,代表他的形象,但是这个时候他们已经不顾这形象了。虽然他们的心在一周之后发生了改变,但至少在当时,他们是非常真的,他们愿意接受这骑着驴来的,并不是世人眼里非常高大上有非常多的外在标签的人做他们的王,他们的心是真实的。而且这里没有讲,他们当时大声赞美,说和散那,和散那原来有求救的意思,但其实就是赞美。他们怎么赞美呢?在三十七节,37 将 近 耶 路 撒 冷 , 正 下 橄 榄 山 的 时 候 , 众 门 徒 因 所 见 过 的 一 切 异 能 , 都 欢 乐 起 来 , 大 声 赞 美 神 ,38 说 : 奉 主 名 来 的 王 是 应 当 称 颂 的 ! 在 天 上 有 和 平 ; 在 至 高 之 处 有 荣 光 。

 

这是一次非常清楚的表达,在其他福音书里有提到,但是路加福音讲的最清楚,叫“奉主名来的王”,王的意思就是弥赛亚,就是我们要等的那一位。在创世纪的四十九章,雅各给他的十二个儿子讲预言,讲到犹大的时候也讲到了驴,也讲到了他是王,他是拿着杖的,他是在他的葡萄汁里洗他的外袍的。他把未来从犹大支派里来的这一位的要素全部讲出来了,他是王,他骑着驴,他有葡萄酒,葡萄酒预表他的血。所以这时,这个王已经完全被众人所接受了。那接受他的这些人是不是都是得救的?不是。这当中有相当一批人,在不到一个星期以后,他们不是喊和散那,他们喊钉死他,还是同一批人。为什么同一批人在今天会讲和散那,几天以后会讲钉死他呢?因为他们说他是王的时候,他们对这个王有一个自己的期待,就是这个王要来把罗马人赶走。这样的一个期待在几天之内使得他们大大的失望了。这个王进来的第一站并不是去彼拉多的官邸,彼拉多的官邸在左下角,圣城在右上角,耶稣进城以后,直接进了圣殿,是完全不同的方向。他进了圣殿,把那做买卖的全部掀翻了,全部赶走了。所以耶稣第一次来耶路撒冷,他要解决的是罪的问题,第二次来才是字面意义的王,他要行审判之后坐在地上为王。

 

当时的犹太人,他们认为耶稣第一次来就应该推翻罗马人的统治,成为犹太人的王,他们不再受欺压。但是,人若不悔改,耶稣在地上坐王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耶稣第一次来耶路撒冷,他先洁净圣殿,告诉我们他的目的,在犹太人拒绝他后他上十字架,他做成了救恩这件事。当犹太人把衣服铺在地上的时候,当他们高喊和散那的时候,他们的心说我愿意接受,但是他们愿意接受的是一个推翻罗马人统治的王,不是一个为他的罪付代价的王。我为什么要把这一点讲出来?因为这很拷问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你要的是哪一个王?你要的是帮助你在地上解决你一切麻烦的王,还是洁净你,使你得着圣洁的王?你是要这个王把你从罪中救出来,还是把你从罪的后果里救出来?以色列人为什么会被罗马统治?不是他们自己罪的后果吗?虽然他们从外邦被掳归回了,但是他们的国从来没有恢复,罪的后果一直在那里。他们在被掳之前是拜偶像的,被掳之后虽然不拜偶像了,但变得更糟糕,他们假冒伪善了。哪一个更糟糕?被掳之后更糟糕。因为四百多年先知都不说话了,被掳之前虽然糟糕,但不停的有先知,最后一个流泪的先知耶利米还讲了很长一卷书。从马拉基之后,一直到耶稣第一次来,四百多年一直没有再说话,这个父亲已无话可说,这不是罪的后果吗?

 

我们今天不是来讨伐以色列人的,神把这个话留在这里,神的话是超越时空的,岂不是对我们在座的每一个弟兄姊妹讲的吗?我们的心我到底要的是什么?当我们说,主啊,我要你的时候,我到底要什么?我是不是真的承认自己是个罪人,我是不是真的要主赦免我,洁净我?神是不变的,祂也不能在救恩这件事情上有妥协,因为罪如果不得洁净,罪的工价如果不付上,我们怎么能上天堂呢?如果不解决罪的问题,就算耶稣这次把罗马人推翻了,下次还会再来一个马罗人。犹太人从巴比伦时代就一直是被殖民的,从巴比伦、马代波斯、希腊,到罗马,为什么他们始终翻不了身?因为这是罪的后果。我们今天也是一样,我们和两千年前的人从罪行上没有区别。所以弟兄姊妹们,主会把我们带到恩典里去,我们也会为许多的需要祷告,但这些需要都是我们接受赦罪恩典的引子和铺垫,都不是本体。就算主把我现在所有的麻烦都解决了,如果我不要主赦罪的恩典,我死了以后还是在地狱里。

 

当耶稣进到耶路撒冷城之后,这样的一个鲜明的对立和冲突越来越激烈。当耶稣三年半在做工的时候,这样的冲突是暗藏在底下的,因为人看见的全是好事,瞎子看见了瘸子站起来了死人复活了,五饼二鱼喂饱五千人,大家都很开心,这个时候冲突不会显明。一直到最后一个星期,耶稣在圣殿也行了神迹,但这不是主线了,主线是法利赛人和耶稣洁净圣殿,这时,耶稣的本质显明出来了,他是要来赦免罪的,他是要来洁净罪的,然后众人想要的本相也显明出来,这个冲突已经不能再调和了。这时,39节,39 众 人 中 有 几 个 法 利 赛 人 对 耶 稣 说 : 夫 子 , 责 备 你 的 门 徒 罢 !40 耶 稣 说 : 我 告 诉 你 们 , 若 是 他 们 闭 口 不 说 , 这 些 石 头 必 要 呼 叫 起 来 。

 

 

所以人里面有三群人,这三群人跟十锭银子的比喻里是一模一样的。第一群是门徒。第二群是前面喊和散那,最后喊着要钉死他的。第三群,是连和散那都不喊的,我根本就不要你。十锭银子的比喻里也是这三种人,第一种是拿了一锭最后赚了五锭十锭的,第二种是拿了一锭包起来的,第三种是我不要他做王的,一模一样,完全一一对应。法利赛人就是第三种人,三年半之久,有记载的死人复活有三次,但他们就是不相信就是不要。三十九节法利赛人说,夫子责备你的门徒吧,他们不是想要探讨一下,或者争论一下,他们的语气就是,你肯定不是神,你肯定是假的,我肯定比你高。所以当他做了这个选择的时候,他的眼睛就完全瞎了。我们回去看一下二十七节,27 至 於 我 那 些 仇 敌 , 不 要 我 作 他 们 王 的 , 把 他 们 拉 来 , 在 我 面 前 杀 了 罢 !这是十锭银子的比喻里的第三种人。如果这样对照着看,你会认为眼前这些法律赛人应该就暴毙当场了,这是我们正常的逻辑,那为什么耶稣四十节要说,40 耶 稣 说 : 我 告 诉 你 们 , 若 是 他 们 闭 口 不 说 , 这 些 石 头 必 要 呼 叫 起 来 。

 

因为审判是在永恒里的,那个骄傲的法利赛人鼻孔还在喘气,他还没死,就还有机会,也许他就是后来的保罗,对不对?现在大家知道神有多爱我们了吗?我们今天有人刚硬悖逆到当面顶撞,不但当面顶撞,还亵渎神。这种人在地上很多,也许就是你的亲人,这个时候该怎么办?为他们祷告,盼望他比石头还硬的心有一天还能软过来,因为耶稣也是这么盼望的。耶稣就用石头来提醒对面这个骄傲的法利赛人。我们多少亲人的心真的比石头还硬呢,我们有的时候感觉受不了了,这时候就想一想耶稣。耶稣盼望每一个人得救,只要他还在这地上没走,还在地上活着的最后一天,都还有机会得救。神让人得救的方式是唤醒他。主在最后一刻提醒卖主的犹大,主说你用亲嘴来卖人子吗?你用表达爱的方式来卖你所爱的人吗?主用一切的方式让人最后掉在地狱里之前都还能有机会醒过来。

 

主想让骄傲的法利赛人醒过来,提醒他们石头,他说若是他们闭口不说,这石头都要呼叫起来。石头是所有没有生命里最没有生命的。人是有灵的,比人差一点的是动物,动物没有灵,但是活的,里面有生命的。然后是植物,也有生命但它不能动。石头是什么都没有。这是神第二次讲石头比人要好。神第一次讲记载在路加福音,第三章第七节,约 翰 对 那 出 来 要 受 他 洗 的 众 人 说 : 毒 蛇 的 种 类 ! 谁 指 示 你 们 逃 避 将 来 的 忿 怒 呢 ?你 们 要 结 出 果 子 来 , 与 悔 改 的 心 相 称 。 不 要 自 己 心 里 说 : 有 亚 伯 拉 罕 为 我 们 的 祖 宗 。 我 告 诉 你 们 , 神 能 从 这 些 石 头 中 , 给 亚 伯 拉 罕 兴 起 子 孙 来 。这段话是施洗的约翰在铺路的时候对骄傲的法利赛人说的,耶稣在最后上十字架的时候,也是这么跟骄傲的法利赛人说的。说的意思都是醒一醒,不要再刚硬了。

 

所以神对着骄傲刚硬的人,总是带着爱,用听起来责备的话想要唤醒他们。人貌似今天还是在地上做着万物的王,那是因为神怜悯,没有让我们现在就进到永恒里去接受审判。法利赛人骄傲于他们是亚伯拉罕的子孙,他们有隔离。就好比我们现在地上的人,你看我比动物强,所有东西都在我手下,石头算什么,那是我用来打人的。多大的骄傲!所以神想告诉我们,若不是祂留给我们时间,若不是祂怜悯我们,我们早就成尘土和粪堆了。大家一定要记得,神救人的原则,不是因为人配得。在摩西的时代,有一次神在摩西祷告的时候说,你不要拦着我,你让我把整个犹太人都灭了,我兴起你的后代。这不是一个天方夜谭的事,神的确是除了挪亚一家,地上所有人全灭了。我们今天所有地上的人,为什么彼此是兄弟姐妹?因为我们既是亚当的后代,也是挪亚的后代。神真的是可以从石头里兴起来的,这不是在夸张的说法,我们不相信是因为我们的骄傲,是因为我们的有限。

 

我们什么时候能把神应得的荣耀归给他呢?我们什么时候能把自己本来的面目放在自己心里?昨天我听到一个传道人分享了一个故事,他的一个朋友信了一个宗教。这个宗教告诉他要每天记账,做的所有的好事要加分,这个加五分那个加三分,做的所有的坏事要减分,这个减三分,那个减十分。然后你人生到最后就加加减减,看你还剩多少分。咋一听,这好有道理。但是可笑荒唐在哪呢?这个传道人问他的朋友,凭什么这个是五分,那个是三分呢,谁定的呢?他朋友说是他师傅定的。大家能看到这个荒唐之处吗?人一定是觉得重要的就多加点或多减,觉得不重要的就少加或少减。可是他不知道,他所有的加分项在神眼里其实一点都不值。就是人的义在永生神眼里就像肮脏的抹布一样。其实人没有任何义可以拿到神面前去。还有那些减分项,加加减减的逻辑,全是错的。你儿子撒了个谎,你可以让他洗个碗,然后就可以不承认错误了吗?你会这么教导儿子吗?我们的本相是什么?我的本相就是我的负分是无穷大的,如果我不是单单凭着信心接受这救恩,神可以撇下我们从石头里兴起愿意接受祂的。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弟兄姊妹们,如果神能撇下以色列一族,只兴起摩西的后代,神可不可以撇下我们所有的?凡谦卑的就有福了,弟兄姊妹们。神的救恩是不变的,但是我们中间,有谦卑像门徒这样接受的,有糊里糊涂最后又喊锭死他的,最后还有一群刚硬的。神警告我们,要回到我们尘土和粪堆的本相里,否则神就可以从石头里兴起愿意接受的。求主使我们能谦卑。

 

我们一起来祷告,我们在天上的父,我们要感谢赞美您,求您使我们能明白这救恩的意义。耶稣已经做成了,他今天依然是谦卑地骑着驴进耶路撒冷的形象。今天地上的每一个人其实都知道这形象,他们很多人在亵渎这个形象,他们很多人怀着刚硬的心在拒绝,他们很多人是糊涂的,就如同当时耶路撒冷的众人。父啊,求您使他们能醒过来,求您使更多的人能谦卑说,主啊,我知道我是一个罪人,求你赦免我的罪。祷告奉主耶稣的圣名。

您没有评论权限

搜索

相关文章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