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读经
每日读经 -《希伯来书》5章
- 背景资料
- 分类:每日读经
- 发布于 2022年10月04日 星期二 14:41
- 点击数:2630
我们来看《希伯来书》第5章。第5章很短,话题也非常的简单,就是在讲耶稣是麦基洗德等次的祭司。因为从第3章的1节提到这个话题,就是耶稣是大祭司,由此开始一直到5章及后面的许多的篇幅,重点都是回到耶稣的大祭司的身份。
我们知道《希伯来书》讲到很多旧约的犹太教的内容,因为这是犹太人引以为傲的,他们在信主之后,这些东西却成了他们跟主的关系的拦阻,使得他们有这样的趋势,想回到犹太教里去,这是《希伯来书》写作的一个当时的背景。所以,第3章就讲到了摩西;第4章和3章的最后,讲到了安息日;从第5章一开始,重点讲这大祭司的职分。大祭司如此重要,他构成了祭司制度,构成了整个犹太教的献祭的,或者说他们赎罪的这些礼仪一个很重要的部分。
我们也知道《利未记》里面大量的篇幅都是集中在讲不同的祭,那《利未记》开始,从燔祭开始,到后面的赎罪祭、赎愆祭,全是在讲关于这祭司献祭的内容。所以《希伯来书》作者,就很有必要要解释清楚,耶稣他这个职分和犹太人熟悉的祭司、大祭司这个职分有什么不同?所以这是我们今天第5章的一个重点。
我们先看第1个段落,1节到4节,他这里在讲 人 间 挑 选 的 大 祭 司 。5章分3段,1节到4节,讲地上的祭司;5节到第12节,讲耶稣基督是什么样的祭司;11节到最后是一个警告。然后,我们来看5章第1节,
希伯来书5:1
1凡 从 人 间 挑 选 的 大 祭 司 , 是 奉 派 替 人 办 理 属 神 的 事 , 为 要 献 上 礼 物 和 赎 罪 祭 ( 或 作 : 要 为 罪 献 上 礼 物 和 祭 物 ) 。
注意这里的关键词是 人 间 挑 选 的 ,那人间挑选就意味着是地上的,是人里出来的,相对应的就是5章5节往后,天上的,耶稣基督下来的。这是天上来的祭司和地上来的祭司,他们有什么区别呢?那人间的祭司是要替人办理属神的事,就是做人和神之间的中保。其实,神一开始设立祭司制度,就给了这么一个架构,让人知道人要到神那里去,因为人是罪人,人没有办法直接去,所以必须要有一个祭司替人把赎罪祭献上,把这些各样的神的要求的祭献上,神才能够跟人有交通,人才能到神面前去祷告、去祈求。
所以在这里,第5章的一开始就讲到这祭司的职分,为的是替人办理属神的事;同时,也要献上礼物和赎罪祭,办的事情的内容是什么呢?是因为人是罪人,所以要让人能够到神那去,需要献祭。但是这样的一个身份,这样的一个职分,其实是一个影子,他实体是耶稣基督,是5章的5节到后面,我们等会会解释。但是,犹太人熟悉的是1节到4节的部分。1节到4节的第1个点,就是办理属神的事——献祭,这是第1节。
第2节讲了第2个点,就是地上人选出来的、人间挑选的大祭司,
希伯来书5:2
2 他 能 体 谅 那 愚 蒙 的 和 失 迷 的 人 , 因 为 他 自 己 也 是 被 软 弱 所 困 。
比方说,我们就以亚伦来做这个人间挑选的大祭司为例子,那他要做什么呢?他要做第1节办理属神的事,为犹太人献祭;第2节,他自己也是软弱的,因为他也是有罪的人,他能够体谅那些愚蒙和失迷的人,所以他可以为人去献,是因为他是完全的人,他也是软弱的。那第3节,
希伯来书5:3
3 故 此 , 他 理 当 为 百 姓 和 自 己 献 祭 赎 罪 。
是为自己、为百姓献祭赎罪,这几个关键词都很重要。说明了人间挑选的祭司,自己也是罪人,他需要为自己献祭,当然他也有一个职分为百姓献祭。献祭的目的是赎罪,是让人跟神之间没有罪的拦阻,让神暂时盖住人的罪。
我们这里要做个解释,旧约的这个祭物,羊、牛,它都不能除人的罪,但是它能遮盖,能让这个神的愤怒不现在就倾倒出来,用羊血牛血盖住。但只有耶稣基督,施洗约翰指着他说,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所以,耶稣既是大祭司,他自己也是那个祭物,他也是那只羊。所以在这儿,赎罪是一个献祭的主题。
第4节说
希伯来书5:4
4 这 大 祭 司 的 尊 荣 没 有 人 自 取 , 惟 要 蒙 神 所 召 , 像 亚 伦 一 样 。
这就讲到这祭司不是自己挑的,也不是人选的,是神选的,是神指定的,神召的。我们把这4节拼起来,就能看见一个人间挑选的祭司的形象,第一,他是办理属神的事,要献祭、要赎罪;第二,他体谅失迷的人;第三,他为自己和百姓献祭;第四,是蒙神所召,所召不是自取的,这个犹太人非常熟悉。
讲完这些,就要讲到耶稣是什么样的祭司。从第5节开始,我们今天的第2个点,5节到第10节。他这里先是第1个点,就是第2个部分的第1个点,就是第5节,
希伯来书5:5
5 如 此 , 基 督 也 不 是 自 取 荣 耀 作 大 祭 司 , 乃 是 在 乎 向 他 说 你 是 我 的 儿 子 , 我 今 日 生 你 的 那 一 位 ;
可见,他也是神所召、神所立的。首先,亚伦是神所立的,基督也是神所立的。但是,在这里描述神,是说 你 是我 的 儿 子 , 我 今 日 生 你 的 那 一 位 ,这就有意思了,因为神从来没有指着亚伦说,对着亚伦说你是我的儿子,我今日生你;但是耶稣是这个地位。虽然都是神所召的,但是所召的两个人,他是不同的身份的,亚伦只是一个地上的罪人,耶稣基督是无罪的、是神的独生子。第5节,是一个跟亚伦的这个祭司的对比。
所以,我们从5节到第10节,我们读出来最后会得出一个结论,耶稣是高于亚伦的祭司,圣经用一个词叫麦基洗德等次的祭司,等会我们会解释一下麦基洗德。永远的祭司麦基洗德,他是高于亚伦的这个等次的祭司。所以,亚伦这个等次的祭司,在1节到4节解释了,那现在第5节跟第4节一对比,就发现第5节要比第4节要高,虽然都是神召的,但他的位分要高。
我们来看圣经是这么说的,
希伯来书5:6
6 就 如 经 上 又 有 一 处 说 : 你 是 照 着 麦 基 洗 德 的 等 次 永 远 为 祭 司 。
麦基洗德,这个人是在旧约的《创世记》里出现过,亚伯拉罕打仗归来,麦基洗德出来迎接他,他是一个王,叫撒冷王。他迎接亚伯拉罕的时候,亚伯拉罕就向他献祭,而且拿了十分之一的这个战利品献给麦基洗德。显然,麦基洗德的等次比亚伯拉罕要高。从来都是位份低的向位份高的来献祭,来献上这十分之一的奉献;麦基洗德给亚伯拉罕祝福,从来都是位份高的给位份低的祝福。
所以,首先麦基洗德是一个高于亚伯拉罕的祭司,高于亚伯拉罕那就肯定高于亚伦,亚伯拉罕是亚伦的祖先,所以这个是毫无疑问的。这是第1个,我们看见麦基洗德的特点。
第2个特点,圣经是这么描述,他是无始无终无族谱,那就意味着他是一个永远的职分。亚伦,我们是知道他从哪里来的,他一直往上倒,会倒到亚伯拉罕,亚伯拉罕再往上倒,会倒到亚当。所以,这个亚伦是知道的。但是,麦基洗德无始无终,这个不是说他是一个在地上没有祖先的人,圣经并不是这么讲的,圣经是用这样的一个方式来表达一个预表的含义,一个指向。
麦基洗德代表什么呢?因为圣经没有记载他的族谱,也没有讲他的过去和未来,无始无终,就是突然出现的一个人,突然就不见了,在这圣经的《创世记》里。所以告诉我们,这就像耶稣基督,他没有始没有终,他是永永远远的,因为他是神。所以用麦基洗德来做一个影子,来指向真正的实体,未来要来的耶稣基督就是这个样子。
首先,他比亚伦要高,因为麦基洗德比亚伯拉罕高,所以麦基洗德的等次就比亚伦的等次要高。其次,他无始无终,所以他是永远为祭司。第三,麦基洗德是一个王,他讲到他是撒冷王,我们知道亚伦不是王。在旧约里,3个主要的职分是由3种不同的人来担当的。3个职分就是先知、祭司、君王。我们知道先知就像摩西,祭司就像亚伦,君王就像大卫,这3个是不同的人。但是,在耶稣身上,3个全都是他自己。耶稣是先知,耶稣是大祭司,他是麦基洗德等次的祭司,他也是君王。
麦基洗德的等次,因为麦基洗德自己是王,他又是祭司;所以这样的一个身份跟亚伦又不同了,亚伦自己不是王,他甚至不是先知,他只是祭司;大卫他也不是祭司,他也只是王;但是,耶稣是王,他也是祭司,所以这就像麦基洗德了。
所以第6节就讲到,
希伯来书5:6
6 就 如 经 上 又 有 一 处 说 : 你 是 照 着 麦 基 洗 德 的 等 次 永 远 为 祭 司 。
这就指向耶稣这祭司的职分是远高过亚伦的,是从永恒里来的,是可以把我们带到永恒里去的。亚伦这个祭司只是一个影子,如果我们是犹太人,他只是帮助我们在这地上能够暂时遮盖一下自己的罪,能推迟神的审判,仅此而已。所以在5章的第6节,我们得到的结论就是麦基洗德,也就是耶稣是麦基洗德的等次,也就是永远的祭司。
第7节到第10节,是在讲耶稣在这个等次里的祭司,他做的什么事情?这个事情可以帮助人达到什么果效?他做的事,就是永远的救恩,有他一次献上就永远献上;第二,信的人可以永远得救。所以我们看第9节,
希伯来书5:9
9 他 既 得 以 完 全 , 就 为 凡 顺 从 他 的 人 成 了 永 远 得 救 的 根 源 ,
7节和8节就在讲他作救恩的过程。他祷告,他在客西马尼的祷告,是第7节;第8节,他所受的苦难学了顺从。这里顺从不是说耶稣不顺从,而是他有了顺从的经验,因为在这之前,耶稣是天上的神,所以当他道成肉身之后的经历,这样的经历在耶稣来之前他是没有的,他为我们的罪死在十字架上,然后有客西马尼园的祷告,有复活,这样的一个经历是使得耶稣经历了客西马尼的哀求,也经历了他的顺从,也经历了复活。
所有这些经历都使得耶稣得以完全,这个完全不是指道德品行上的,第9节,是在指他做完的这救恩,使得他在万事以前所预备这救恩的旨意得以完全了。这样的经历最后做完,这个就是完全了。最终的结论,就是顺从他的,也就是信他的,这个很好理解,第9节,信他的成了永远得救的根源。永远对永远,第6节的永远,是永远为祭司;第9节的永远,是永远得救。
太美了,一次献上永远献上,这是指祭司,他把祭献上了,他就坐下了,他就进到安息里;然后,我们凭着信心就可以领受这永远的救恩,我们就永远得救了。这个是第2个部分。第1个部分、第2部分加起来,就是耶稣他是高过亚伦等次的祭司,我们借着相信他,可以得着永远的救恩。
第3个部分,11节到第14节,是一个警告,或者说责备。他在责备当时的犹太基督徒他们信心小,信心小在哪呢?这个责备,其实对比保罗在《哥林多前书》对哥林多人的责备,我们会看见:同样是责备,那边哥林多人所犯的错是肉体的情欲,他们是进到肉体的罪里去的;这边所犯的错,其实是他们进到了宗教的迷惑里,就他们以为自己得着的会更好,他们不愿意为了基督放弃他们曾经有的犹太教,就会有这些责备了。这责备怎么讲的呢?11节
希伯来书5:11
11 论 到 麦 基 洗 德 , 我 们 有 好 些 话 , 并 且 难 以 解 明 , 因 为 你 们 听 不 进 去 。
所以11节的关键词是 听 不 进 去,而且是论到麦基洗德。那为什么讲到麦基洗德呢?我们刚才解释了,就是这个祭司远比亚伦的等次要高,而实际《希伯来书》作者在第7章,详细解释了这个麦基洗德等次的意思。但是在这儿,他要先岔开话题,要借着责备,要警告一下这些读这个信的人,这些犹太教出来的信基督的人。所以第12节,他说
希伯来书5:12
12 看 你 们 学 习 的 工 夫 , 本 该 作 师 傅 , 谁 知 还 得 有 人 将 神 圣 言 小 学 的 开 端 另 教 导 你 们 , 并 且 成 了 那 必 须 吃 奶 , 不 能 吃 干 粮 的 人 。
这里有两个对比,一个就是师傅对比小学,一个是本该对比谁知。本该意思,就是他们已经信了很长一段时间了,就像孩子出生已经10年了,应该10岁大的孩子,但是一回头看他跟两岁大一样的,这叫本该、谁知。本该10岁了,谁知只有两岁,这是一个非常强烈的责备,说明他们被一些东西缠住了。师傅的意思,就本该长大了,就是能够有力量;但是圣言小学,就是必须还得被人教。师傅就可以教别人了,可以帮助神做主的工了,但是他们现在却依然还是要重新回到信心的开端再讲一遍。所以我们再看13节
希伯来书5:13
13 凡 只 能 吃 奶 的 都 不 熟 练 仁 义 的 道 理 , 因 为 他 是 婴 孩 ;
14 惟 独 长 大 成 人 的 才 能 吃 乾 粮 ; 他 们 的 心 窍 习 练 得 通 达 , 就 能 分 辨 好 歹 了 。
这里又是一组对比,婴孩对应长大成人,奶对应干粮。这样的对比,加上第12节的对比,有个鲜明的指向,就是告诉这些犹太基督徒,你们的问题出在你们过于纠缠于你们曾经的这些犹太教的礼仪,那些引以为傲的那些东西使得你们长不大,然后还要倒回来,回头再来讲信心。这就是6章的内容。
所以6章的内容是一个极强烈的警告,甚至引起很多的学者的争议。但是,它的根基基础是因为人不信。那不信的原因是他更信那些犹太教的、那旧约的东西,不舍得从里面出来,使得他们老是呆在吃奶的地步。同样地,保罗在《哥林多前书》也告诉哥林多人,你们在吃奶,这边也是说在吃奶。但是,他们造成的原因是不一样的,一个是肉体的情欲,一个是宗教的骄傲。
求主使我们能够因此而警惕,能让我们知道真信心,总是眼目盯在主耶稣基督身上。哈利路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