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读经

每日读经-《尼希米记》2章


Download

我们来看《尼希米记》第2章。

《尼希米记》我们昨天有分享过,分上下两个部分。一章到六章是在讲城墙的修造;七章往后是在讲属灵的复兴。第二章继续了第一章的情节,他还是在讲如何尼希米在祷告中得到神的帮助,开始这项工作。

第二章又分上下两个部分。二章的1-10节是一个部分,是在讲他的祷告,然后神的看顾,开始了这份工作;11节到二章的最后,是在讲他到了耶路撒冷之后,他作为一个领袖,他是如何开始这份工作的。

如果把《尼希米记》的一章到六章,都看作是一项主工的整个从起始到完成的工作,是给我们很好的一个属灵的教导意义,就让我们知道今天怎么样做一份在主里的工作,彼此的分工协作、领袖的作用、祷告的作用、会碰到的困难。一二三章都是正面的在讲祷告的作用、领袖协作和分工的作用;四五六章,是在讲碰到的困难、敌人的搅扰、我们的罪性。这些是给我们今天很好的属灵的启示。

二章,我们先看上半段。1-10节这里是讲到尼希米如何进到了这个职分里去。因为他本来并没有确切地知道他需要做什么,他只是有了一个负担。所以这让我们看见,神拣选一个人做一个工,都是先看这个人里面是不是真有对这件事情的负担。神从来都是不勉强人的。所以尼希米有这个负担到一个地步呢,就是二章的1节:
【亚达薛西王二十年尼散月,在王面前摆酒,我拿起酒来奉给王。我素来在王面前没有愁容。(尼希米记2:1)】
他从来没有愁容的,他在王面前有愁容,这个不是他装的,他就是这样的人啊,所以我们是怎么样的人才能做什么样的事啊。就像我们是光是盐才能真的造福别人:我不是光,我怎么也不可能照亮别人;我要是光,那神就可以把我摆在灯台上。所以我们首先其实要到主面前去,真正就是做主带领我们成为的那样的人。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有主知道,圣灵会带着我们,当我们是那样的人的时候,自然的结果神就会把我们里面的负担变成主的工作,这就是一个工作的起始。

一个工作的起始不是从我的逻辑里来的,也不是从我的骄傲里来的,是从我里面的负担来的。这样的负担一定是先从祷告开始的。尼希米昨天(尼希米记1章)就开始了一个祷告,我们看见了一章整体是一个长的祷告。今天我们看见这个祷告,变得更加细节。所以祷告对我们这两章有个很好的启示意义就在于:先是我们当有负担的时候,我们会跪下来为我们有负担的人,事情,事工祷告。但我们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做,我们只是觉得我们愿意看见主成就这事。我们里面的愿意的心是真实的,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做。也许这是一个我们至亲的亲人要得救啊,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做,到具体事情出来的时候主就会告诉我们当如何行。这就是《尼希米记》二章,一开始前半段的内容了。所以当我们里面有这个负担呢,神就带着我们到了一个境况里面,就像尼希米,王就注意到他的愁容了,然后就有了这一番对话。

在这一番对话里有个很有意思的细节,就是我们看二章的2节的后半段:
2……于是我甚惧怕。(尼希米记2:2)

尼希米他并不是准备好到王面前去的,所以我们进到一个环境里,当我们很惧怕的时候呢,我们不用担心,神都知道。我们很可能一开始的反应会是,“唉呀就是因为我心里老想的那件事很愁,现在又进到新的麻烦里。”因为他面对的是王啊,在王面前他(展现了)愁容。实际上呢,我们现在看见故事的结果是有神的祝福;但正常的逻辑是,他是会给自己带来麻烦的,所以他的第一反应是惧怕。但是,就如同保罗和西拉,在腓立比把那个鬼附的使女里面的鬼赶走之后,很快他们就因着使女主人去告官,他们就坐牢了。所以这个事情反而急转直下,他们本来在传福音很好的,突然就变得成了阶下囚了。我们不知道这是主新的工作的开始,我们要去分辨,只要是我们里面的负担是从神来的,我们就大胆的往下走,但重要的是:要祷告!所以保罗和西拉那天晚上他们唱诗赞美主,就是在祷告嘛,就是在赞美。然后他们就看见了主工的部分,他们就使狱卒一家全部得救。(详情见使徒行传16:16-40)

在这里呢,第3节他诚实的告诉了王,他没有做任何的掩饰。【3 我对王说:“愿王万岁!我列祖坟墓所在的那城荒凉,城门被火焚烧,我岂能面无愁容吗?”(尼希米记2:3)】

重要的是第4节:
4 王问我说:“你要求什么?”于是我默祷天上的神。(尼希米记2:4)

阿门!这是我们今天上半段重要分享的经节。“我默祷天上的神”,在整个圣经里这是一个特别突出的场景。就是:当急难、极大的需要的时候,我们可以在里面,默祷天上的神。

其实,祷告并不是我一定要给出一个安静的环境,一段特别的时间。不错,这样的祷告非常重要。但是祷告是随时随处的。比方说我在极大的困难里,我开着车在路上碰到极大的需要,我们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像尼希米这样“我惧怕”。(但是)惧怕里不要忘了神是无处不在的,更不要忘了神是一个极有恩典和怜悯,愿意安慰帮助我们的神。这时候该怎么办?默祷天上的神。我们可以想一想,这个时候的默祷其实就是求神的帮助,(因为)我不可能去把整个前前后后——尼希米不可能再把第1章的这个祷告在默祷里全部再讲一遍,他能默祷什么呢?!

所以第一章的祷告和第二章的默祷它们的性质是完全不一样,但同等重要、都很重要。因为第一章是带着我们从里面的负担而出来的祷告;第二章呢是带着我们从里面急切的需要出来的祷告,而这个祷告会让我们更加有信心去面对下一步的环境。我们是什么时候才有信心一步一步走下去的?!否则他怎么敢在第5节之后不断的跟王提要求。我们很难想象这一切的开始,是他有责任!他按道理是王的仆人,不过是个酒政嘛。酒政其实就是在酒上伺候王的,他并不是一个很高阶的官员,而且他在这种伺候的事情上按道理是应该不可以有愁容的。所以他因着自己“按道理的过犯”,或者说不一定讲“过犯”,就是,他在王面前没有尽到责任的(在人眼里是这样的)一个点,他能走到最后不停的对王提要求。若不是神借着他的祷告坚固他的心,他怎么可能(做到)呢?所以我们在这种祷告需要里,在我们极大的需要里,我们就说:“主啊,你带领我,你让我知道该怎么做,现在王在问我,我该如何回答他,求你给我智慧的心,求你给我当说的话,求你坚固我的信心,让我毫无惧怕。”这就是在心里面能够默祷的足够的话,因为他没有那么多时间,王不可能等他在那儿默祷个三分钟一直不说话,这是不可能的。他在默祷的过程中,最多可能也就是停顿了几十秒,然后他就开始回答王。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呢,他实际是坚定的依靠神,然后神时刻与他同在,响应他的呼求。不但如此,他借着这样的一个事,他更知道神的心意。因为,他提出来这些要求,是不太可能(以)我们正常的理解,王是会答应的。因为他不但要求离开,首先他是要求要去修城。第5节:

【5 我对王说:“仆人若在王眼前蒙恩,王若喜欢,求王差遣我往犹大,到我列祖坟墓所在的那城去,我好重新建造。”(尼希米记2:5)】

修造城就不是个(能随便答应的事了)。如果他说:“哎呀,我列祖的坟墓都毁了,我回去修坟墓。”那王还可能(因着)人之常情给你3个月、5个月甚至一年的假,已经很好了。修一座城,事实上最终修了12年。那王对于这样的一个请求,他若不是真的被神感动,王是没有办法去答应的。所以他首先提的这个要求,就很好的试验了这是不是从神来的,因为这个要求不是一般的人能够在这么喝酒喝了一半停下来能提的要求。然后这个要求王居然答应了,不但答应了,还跟他确定了日期,这个日期就不会短了,我们就知道后面建了12年。不但如此,第7(和8)节他还要求诏书,诏书就是所有的材料,要当地地方官来支持。
【7 我又对王说:“王若喜欢,求王赐我诏书,通知大河西的省长准我经过,直到犹大。 8 又赐诏书,通知管理王园林的亚萨,使他给我木料,做属殿营楼之门的横梁和城墙与我自己房屋使用的。”王就允准我,因我神施恩的手帮助我。(尼希米记2:7-8)】
所有这些王都答应了以后,到第9节,王还派军兵护送他,这是王多给他的。【9 王派了军长和马兵护送我……(尼希米记2:9)】

当每一个他提的(要求)——这是递进往前的,王都答应了以后呢,他就看见了神的恩典。所以这里引出来第2个小点,就是我们上半段的第2个小点:祷告是一面,神的形象是另外一面。神的眼目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也从来没有离开过尼希米。所以尼希米在这件事情上,再一次让我们看见,神,始终是他在做主,他在做王。我们可以想一想,在这个场景里,如果这个王当天自己的情绪也不好的话,这个事情是没有办法像这样的一个环节下来的,而且这是一个很私人的见面,因为王后也在旁边,二章的第6节:

【6 那时,王后坐在王的旁边……(尼希米记2:6)】

所以这不是一个朝堂。如果换一个场景,尼希米是在朝堂上侍候酒,他有愁容,这番对话也不能进行下去,因为王底下还有很多的重臣。尼希米也不可能去讲这些事,甚至若是某一个人因着恨犹大人而对尼希米的愁容提异议的话,王也没有办法立刻答应他。所以这全都是神安排的。所以,无论是《以斯拉记》、《尼希米记》,更是到最后我们要查的《以斯帖记》,我们就看见一只无形的手——全部都是神在安排!每一个环节:神带着尼希米祷告;神又借着尼希米的负担和愁容引起了这番对话;而这个对话发生又刚好在一个王个人的场合,很私密的个人的场合(因为酒政刚好是一个官职,既可以在朝堂上侍奉,也可以在这个私密的王宫里面侍奉);神又带着尼希米,有一个个人的祷告、及时的默祷;又带着尼希米的王不停地回应、用正面,鼓励,甚至更大的支持来回应尼希米……这全都是神在做!所以,做好一件主的工的一开始,我们一定要看见神的旨意、神的力量、神的带领,以及人在祷告中得着从神而来的回应,我们就知道这是出于神的,否则的话,这件事就不需要往下推了。所以,二章一开始的前半段起到的作用就是,确定知道此事是神在安排的!我们进到第11节往后。第9节到第10节以及本章的19和20两节,是在讲敌人(仇敌)的搅扰,这个我们会放到第4章一并来看。

我们今天最主要的后半段的内容,是在讲尼希米进到耶路撒冷之后,他在做什么。尼希米是个领袖,这件事情是以他为主的。我们注意到,神要做一件事情,他会先感动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这件事的领袖。这个人(尼希米)做的事情很有意思,他到了耶路撒冷,他把两件事的顺序反过来了。我们如果是带着一个极大的任务来的,我们会先把这个任务交代给其他人或者找其他人立刻先来商量,然后再去看整个城墙当时的情形。尼希米把这两件事颠倒过来,他是先看城墙,再和人商量。为什么是这样呢?因为他这任务是出于神的。

当我们从神那儿确知一件事情的确是出于神的时候,这个做领袖的,他是自己就往前走的。我们看见这属灵领袖的形象在整个圣经里都是这样的,最大的就是耶稣自己。耶稣来的时候没有人知道他想做什么,他也没有跟人商量他要做什么,他就去做了。然后等他做的时候,他就会告诉身边的人,就会有12个门徒来跟他,有越来越多的人来跟他。大卫是这样,相对应的扫罗王却不是这样,扫罗王是先跟人商量的。扫罗的儿子约拿单是这样,约拿单看见非利士人他就去打,他不会去跟他父亲商量要不要打,他就带着给他拿兵器的就上去打。(详情见撒母耳记上14章)

所以这让我们看见,每一个神膏抹的、神拣选的一个任务的领袖,都是在神的带领下,他直接开始做的。所以神的牧者是走在羊群的最前面的,自然就会有羊来跟了。而不是他反过来跟羊商量,然后如果羊有反对意见他就不走了。所以,在这里尼希米他不会去说,其他人反对他就不做。他不管怎么样,他都要做!正是因为他一定会做,所以他就在那儿只待了三天。三天的一个休整之后,甚至他没有等到白天,在晚上他就起来,因为他在晚上能够很清楚地看见整个城墙的情形。因为在白天他可能还会有一些搅扰,会有人跟他聊啊打招呼啊。晚上,他起来,直接去、去看城墙整个情形是怎么样。说明他的心里不但原来的负担是在的,而且是更重了:一个负担已经变成了一个任务!一个想法已经变成了一个责任!这身上是有神的重担,或者说神的重任在他身上的。所以他无论怎样,他就先开始做。在这个时候呢,我们就发现,首先半夜就有几个人跟他一起去,很有意思。

【12 我夜间起来,有几个人也一同起来,但神使我心里要为耶路撒冷做什么事,我并没有告诉人(尼希米记2:12)】 

所以,神会感动人跟随的!这些人为什么要跟随尼希米?因为他们就相信尼希米,他们知道尼希米是属神的人,去做的事呢,总之会有道理,他们就跟随。然后等到第17节以后,尼希米就把事情全部讲出来:
【17 以后,我对他们说:“我们所遭的难,耶路撒冷怎样荒凉,城门被火焚烧,你们都看见了。来吧,我们重建耶路撒冷的城墙,免得再受凌辱。” 18 我告诉他们我神施恩的手怎样帮助我,并王对我所说的话。他们就说:“我们起来建造吧!”于是他们奋勇做这善工。(尼希米记2:17-18)】

这个时候呢,无非对他人是个印证,就是他人一开始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他们是相信尼希米。当尼希米的话出来以后,神感动这些其他的跟随的同工,大家就一起进到了一个服侍里。

等明天我们就可以看一下,这个服侍是怎么样合一和协作的。今天的后半段,是这个服侍在领袖的带领下是怎么开展的。也告诉我们如何在神的爱和看顾下作为一个团队来一起工作——有属灵的领袖,也有每一个人的职分。

哈利路亚!

您没有评论权限

搜索

相关文章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