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读经

每日读经-《马可福音》3章


Download

我们来看《马可福音》的第3章。这一章继续在讲耶稣的很多讲道和神迹,同时也让我们看见人的悖逆这样的一个冲突——法利赛人和主耶稣的冲突,在第3章继续地演进。同时,第3章也给我们一些很宝贵的细节,让我们看见主耶稣作仆人的形象,他是(有)怎样的一颗服侍人的心。


有许多小故事,我们先看第1个:第1节到第6节。这个小故事是在安息日治病。我们知道,昨天我们讲到关于安息日的事,昨天最后一个故事是在讲安息日吃饭,就是掐麦穗,吃东西。犹太人是不允许安息日治病的,所以3章2节,
马可福音3:2
2 众 人 窥 探 耶 稣 , 在 安 息 日 医 治 不 医 治 , 意 思 是 要 控 告 耶 稣 。

在这儿众人并不是一个顺服的心,(不)是愿意寻求真理的心,他们其实是在想要挑刺儿,想要找耶稣的不对;所以这样的一颗心,是不可能看见事实的,他们也不可能看见自己的错误的。虽然在第3章1~6节,耶稣讲了神的教导,但是在第6节,法利赛人却出去要商议怎样可以除灭耶稣,原因就是在第2节,他本来就不是为了要寻求真理。但是神的教导,我们先看第3节,
马可福音3:3
3 耶 稣 对 那 枯 乾 一 只 手 的 人 说 : 起 来 , 站 在 当 中 。

耶稣从来不会隐蔽地来讲他的道,他总是想把这个真理告诉每一个人;愿意听的,有耳可听的,就蒙福了。所以他并不避讳和法律赛人的冲突,他不惧怕法利赛人,他只是忧 心 他 们 的 ( 心 ) 刚 硬 。我们可以在第5节看见。但是,这样的一个冲突,其实背后的逻辑是,到底我们什么才是跟从神?是律法式的呢?还是我们看重的是人心?

在第2章的后面两个故事,禁食也好,安息日掐麦穗也好,都是这样的冲突。法利赛人是律法式的、宗教式的、假冒为善式的,就是他里面的心并不交给主,但他们外在的仪文,宗教的仪式却是人看来无可指摘的。而这样的一个事,直到后面的使徒保罗,我们就看见到了一个何等糟糕的地步。使徒保罗在信主前却是逼迫基督徒的扫罗,这就是从这里引进过来的。他们只重视自己外表的这些宗教仪式。但是,耶稣告诉我们什么是更重要的呢?第3章的第4节,
马可福音3:4
4 又 问 众 人 说 : 在 安 息 日 行 善 行 恶 , 救 命 害 命 , 哪 样 是 可 以 的 呢 ? 他 们 都 不 作 声 。

耶稣的这句话是非常令我们深思的。这是一个反问句。耶稣问问题的反问,他并不是要让我们去给他一个答案,他想知道。他其实是启发我们思考,让我们想一想,我到底要的是什么?或者说神的命令的意思到底是什么?神是设了安息日的,这没有问题;那神的命令的意思到底目的是什么?难道是不可以治病吗?难道是安息日不能吃东西吗?神并不是这个意思。人是愿意显明自己的义;人的骄傲曲解了神的意思。所以耶稣在这反问:他说哪样可以呢?他 们 都 不 作 声 。——第4节的最后。这就说明了人居然在宗教里都不能分辨了。好比我们昨天举了这个例子:一个母亲如果她告诉孩子每天晚上要10点睡觉,如果到一个某一天孩子生病了,如果这个母亲还是要他坚持这一天不管发多高的烧,病得多重都要坚持10点睡觉,而不去医院的话,这个母亲是值得忧虑的,是值得人担心的。所以第5节,
马可福音3:5
5 耶 稣 怒 目 周 围 看 他 们 , 忧 愁 他 们 的 心 刚 硬 , 就 对 那 人 说 : 伸 出 手 来 ! 他 把 手 一 伸 , 手 就 复 了 原 。

担忧什么呢?耶稣担忧他们的心刚硬。神要的是我们的心,所有的律法如果我们不以里面的信心来匹配,它就会把我们带到宗教里,带到刚硬里。这就是这一段告诉我们的道理。我们到底要什么呢?我们要的是对神交托的信心:我相信他。当我们相信他,圣灵就会告诉我们,这时候当做什么——该去医院的时候去医院,该早睡的时候早睡。如果这一天这个枯干的手的病人可以得医治,为什么不医治呢?为什么要让他再受一天的苦呢?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却会使得一个在宗教里的人,却完全眼瞎,却看不见。他会把一定要守安息日放在一切之上,放在甚至是安息日的主——也就是神之上;他们以律法为神了,却失掉了设立律法、设立安息日的神他本来有的那恩典和慈爱。

第3章的一开始,是给我们继续地看见这样一个宝贵的道理。但是,因为法利赛人他一开始就不是想听道理的,所以这个话一出来,如果我是谦卑的心,我就会去思考;如果我并不是想要明白,我就会很受冒犯,结局就是第6节:他们要杀耶稣。——这是很悲哀的。

人在神的光面前总是会做两个选择:或者愿意接受,前提就是神的话我会存到心里去想;或者我一开始就想好了,无论你说什么我都是坚持安息日就是不能治病,那神是没有办法使我们真地明白这些道理,因为我的眼在我的骄傲里已经瞎了。

第3章的第7节到第19节,是在讲跟随他的人、群众和耶稣拣选的12个门徒。在这儿我们会看见一些很有意思的小细节:第一就是跟从他的人非常多,第9节,
马可福音3:9
9 他 因 为 人 多 , 就 吩 咐 门 徒 叫 一 只 小 船 伺 候 着 , 免 得 众 人 拥 挤 他 。

这个让我们想一想,人跟从耶稣是因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被他吸引嘛!不是吗?!难道是因为要跟着他去遵守更多的律法显明自己的义吗?耶稣并不是这么带领人的。耶稣就像光,很自然地吸引在黑暗中的人。非常非常清楚的一个画面,人就愿意跟着他嘛!因为他就是爱,他就是恩典,他就是温暖,他就是怜悯,那为什么不跟着他呢?我们可以想一想,今天的耶稣还是这样,神是不变的,他依然还在那里,他也依然还是和福音书里所描述的一模一样。为什么新约宝贵呢?就是旧约里的神,他只能借着他的仆人、先知、祭司,把话传出来;但话本身它没有道成肉身,我们没有一个直接感性的认识,没有一个直接的认识,就是好比要守安息日,这只是一句话,但是神是怎么守的呢?我们已经看见了,昨天二章最后的故事和三章一开始的故事。同样一个简单的守安息日这件事情,在旧约和新约我们得着的,就是巨大的不同

同样在这儿为什么那么多人跟着他呢?他们也没有什么很强的神学知识,——对神、对旧约很清楚的认识,他们完全没有;他们就知道我要跟着耶稣,因为他在那儿有光、有怜悯。今天我们还是这样,我们是不是需要主呢?是我里面的心,我到底选择要什么?法利赛人其实他们要的是什么?他们要的是世界,要的是钱财,要的是今生。耶稣来就阻挡了他们,也破坏了他们在地上欺压寡妇孤儿的计划,破坏了他们在圣殿卖牛羊的生意,所以他们都很恼恨。

我们今天到底要做哪个选择?是做这些跟随耶稣的人,——因着光被他吸引的人呢?还是我就听见他指责我在安息日治病,不允许别人治病,(在安息日治病)是不对的,我就很恼恨,要杀他的法利赛人呢?这是我们需要去思考的。这是我们分享的第2个部分。

三章的第3个部分,我们看20节到第30节,它是在讲一个耶稣和法利赛人直接的冲突:法利赛人亵渎神,亵渎耶稣。这里,我们先看20节,
马可福音3:20-21
20 耶 稣 进 了 一 个 屋 子 , 众 人 又 聚 集 , 甚 至 他 连 饭 也 顾 不 得 吃 。
21 耶 稣 的 亲 属 听 见 , 就 出 来 要 拉 住 他 , 因 为 他 们 说 他 癫 狂 了 。

这个细节很宝贵,虽然在《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都有这个故事,但这个细节在《马可福音》里记载的最清楚,因为在《马可福音》里神是一个仆人的形象,是一个牛的形象。主在服侍人上,他是把自己全然倾倒出来。我们知道虽然耶稣是全然的神,他道成肉身的时候,他就是一个全然的人,意味着他和你我一样是受着地上的肉身所限制的,因为他是马利亚所生的;虽然他是天父的儿子,但他也是马利亚所生的,所以他在地上的时候,他跟我们一样,会有疲累,会有需要吃,需要休息。但我们注意到,耶稣是没有办法休息的,因为他身边一直围着很多很多的人,这些人有极多的需要。我们在《马可福音》的第1章的第35节,我们就看见,
马可福音1:35
35次 日 早 晨 , 天 未 亮 的 时 候 , 耶 稣 起 来 , 到 旷 野 地 方 去 , 在 那 里 祷 告 。

耶稣常常是晚上祷告,或者早晨很早的时候在祷告,而且即便这样,36节:西 门 和 同 伴 就 追 了 他 去 。很快他身边就又围满了人。这里也是一样,这里三章的20、21节就在讲,他身边围满了人,以至于他没有办法吃饭。但我们没有看见神任何的把人推开的这么一个动作。今天我们作为人,我们常常能够看见这样的情形,当人疲累的时候,当人甚至无法休息的时候,人就没办法服侍;但是我们看见主不是这样的,这也是为什么他在地上虽然只过了33年半,但他非常的衰老,以至于法利赛人甚至众民说:这个人不到50岁。那说明他显出来的年纪已经非常年纪大了,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每一天过的生活,在这三年半里就是不断地服侍,所以这给我们一个非常非常清楚的一个仆人的形象。神虽然是神,但他却因为他的爱和怜悯,愿意服侍人到一个地步,把自己一切都舍了,即便自己的权利。所以服侍这样事,神就给我们立了一个非常清楚的标杆,就是舍掉自己的权利,甚至最正当的权利,这还不是说我们其他的我所想要的东西,即便是我的睡眠、我的饮食是我正常的需要,神也可以愿意先放下,为的是什么?为的是帮助人、怜悯人,因为他身边都是需要。

但是这个时候,我们看见并不是所有人都是这么看的,所以这再一次让我们看见,什么才是使我们与神能建立关系。这真的不在神了,因为神已经把一切都给出来了,他对门徒是这样,他对法利赛人也是这样。但问题在于法利赛人他一开始的心他就不愿意要,因为他已经做了一个选择,我要地上的东西,我要财富、今生。所以在第3章的一开始,他们就很恼怒耶稣治病。到这里,他们就亵渎耶稣,说是靠鬼王赶鬼。

如果我们把20节到30节串起来看,是挺让我们伤心的,因为20和21节,耶稣是个什么形象?我们今天稍微在脑子里过一过就知道,你是绝对不会去诋毁一个这样的人。因为他做的一切都好,他在把人的鬼赶出去,他在医治瘫子,他在医治这手枯干的人,他没有做一件伤害人的事。每一个到他面前来的人都是得到他的祝福的。正常人稍微看一下,也不会去诋毁他,去攻击他。但是有一群人却恰恰这么做了,那只能说明一个事情,因为这群人要的就是他们想要的,而耶稣做的这一切事,影响了他们想要的,他们就要诋毁耶稣,就要亵渎耶稣,无论耶稣是不是真理,是不是恩典。

今天我们怎样才能真地明白神?得着神呢?这个问题需要问我们自己的心:我的选择是什么?黑暗和光明没有那么难理解、没有那么复杂;我到底要黑暗还是要光明?我这样的选择就会带来,在3章20~30节这个不同的结果:有的人,他最终会像门徒那样,会像很多跟从耶稣的人一样:谦卑;有的却是说耶稣是靠鬼王赶鬼。

在这一段里面有一节难解的经文,是29节,
马可福音3:29
29 凡 亵 渎 圣 灵 的 , 却 永 不 得 赦 免 , 乃 要 担 当 永 远 的 罪 。

这里是在讲,法利赛人都明白了,但他不信。什么叫亵渎圣灵的罪呢?就是不信;只有一种罪,是没有办法赦免的,就是不信;这个和《约翰福音》三章所说的道理一样的,耶稣说:
约翰福音3:16-18
16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17因为 神差他的儿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或作“审判世人”),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
18信他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经定了,因为他不信神独生子的名。

因为他不信;所以被定罪,只是因为一个:就是他不信。因为其他一切的罪,耶稣都担当,都赦免了;唯独不信,耶稣没有办法赦免你,因为你不要。一个赦罪恩典的礼物,我是可以拒绝的,因为神给了我自由意志,到一个程度,我是可以拒绝他、悖逆他;神不勉强我们,神不会把他给我的东西收回去。自由意志我还留着,但我也需要为自己的自由意志负责的。我可以选择,但是我不能选择选择以后的结果。我可以选择不信,但是不信以后的结果,却是要担当永远的罪。

法利赛人就是这样的。他们看见了耶稣,他知道他所说的一切都对,甚至耶稣顾不得吃饭,甚至人说他都癫狂了,——就是他所做的一切都好,但法利赛人还是选择不要。所以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他是没有办法再被赦免,因为他不需要赦免,他要的就是今生的荣华,眼目的情欲。

在第3章的最后,31节到35节,就是在讲什么是真正耶稣的亲人。这个是非常有冲击力的一段话,他在讲,35节,
马可福音3:35
35 凡 遵 行 神 旨 意 的 人 就 是 我 的 弟 兄 姐 妹 和 母 亲 了 。

我们今天可能会觉得,唉呦,怀孕生耶稣的马利亚实在太蒙福了。她的确很蒙福,但她蒙福——两样哪个更蒙福呢?是她怀孕生耶稣更蒙福?还是她信了耶稣成为她的救主,她重生了更蒙福呢?是后面那个。马利亚不是单单因为怀孕生耶稣而蒙福的,她更是因为顺服主,她重生了。她在耶稣升天之后她成为神的门徒,她成为在基督里、在圣灵里重生的人,这个是更蒙福的;因为马利亚是在教会的初代教会里的。同样耶稣的弟弟们更是这样,当中有殉道的,他们在耶稣活着的时候好些是不信的,但是耶稣升天之后,他们重生了。哪一样更蒙福的?肯定是重生了更蒙福。

所以在这儿,耶稣也再一次告诉我们,谁才是真的跟他的家人是一家的呢?不是说他在地上的亲人,而是愿意谦卑领受救恩的人,愿意顺服神话语的人。而遵行神旨意——神最重要的旨意是什么呢?我们在第1章的第14、15节就已经讲了,《马可福音》一章的15节就讲的很清楚:你 们 当 悔 改 , 信 福 音 。很清楚的命令!神说了悔改信福音,那我就要悔改,信福音;遵行他旨意的、悔改信福音的就是他的家人。我们今天有没有顺服他的命令呢?求主怜悯我们。哈利路亚!

您没有评论权限

搜索

相关文章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