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中文查经
路加福音18章15-17节:耶稣和小孩子
- 背景资料
- 分类:全中文查经
- 发布于 2024年10月31日 星期四 20:34
- 点击数:567
路加福音十八章,我们上一次停在九节到十四节的部分,我们讲了谦卑的祷告,再之前我们讲了恒切的祷告。今天我们先读一下十五到十七的这三节,也就是耶稣为孩子祝福的这一段经文。15 有 人 抱 着 自 己 的 婴 孩 来 见 耶 稣 , 要 他 摸 他 们 ; 门 徒 看 见 就 责 备 那 些 人 。16 耶 稣 却 叫 他 们 来 , 说 : 让 小 孩 子 到 我 这 里 来 , 不 要 禁 止 他 们 ; 因 为 在 神 国 的 正 是 这 样 的 人 。17 我 实 在 告 诉 你 们 , 凡 要 承 受 神 国 的 , 若 不 像 小 孩 子 , 断 不 能 进 去 。(路加福音18:15-17)
我们先看一下上下文的背景,前面我们讲了恒切祷告、谦卑祷告,都是和祷告相关,人来到神面前祷告显然是要带着不配的心谦卑的心。所以到十五到十七节,其实还是在讲这个道理。事实上到十八节之后,这个富足的官,也还是在讲这个道理。就是人到到神面前来,是要带着一个什么样的心?这一次我们用耶稣教导小孩子来学习谦卑。先看十五节,起因是有人抱自己的婴孩来见耶稣,注意是婴孩,说明是非常小的岁数,还需要抱着,至少是四五岁以下的。当婴孩被抱到耶稣面前,要耶稣摸他们,在马太和马可的记载里也提到是要耶稣给他们祝福,所以他们本意是好的,并不是说要来让他们看看耶稣行神迹,摸其实就是按手,就是让耶稣按手替他们做祷告,做祝福的祷告。这样的一个需要是正当的,完全没有问题。
但是在十五节的后半段,门徒看见就责备那些人。门徒为什么责备他们?假设不是父母抱着婴孩来到耶稣面前,假设是四个人抬一个摊子到耶稣面前,那门徒很可能就会让耶稣去医治了。所以在门徒那里,他们天然会有一个心,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我邀请大家做一个思考,对福音书很熟悉的弟兄姊妹,你在脑子里想一想,耶稣责备门徒甚至恼怒门徒的时候啊,往往都是门徒在做什么?就是在做类似这样的事情,就是不准别人做什么。我举个例子,有一次玛利亚要用三十两银子的香膏来膏主,大家记得吗?那一次门徒说为什么要这么枉费呢?他们就不喜悦,很不高兴。耶稣有没有责备他们?有的,耶稣说何必为难这女人呢?有一次耶稣路过一个撒玛利亚人的村子,村子人不接待他们,使徒约翰说咱们降下火来烧了他们。耶稣也责备了他们。还有一次,门徒发现有人做耶稣的工,传讲耶稣的道,就问耶稣,要不要去禁止他们,耶稣也没有同意,也责备他们。当然耶稣还有其他的责备的时候,大多数是他们小信的时候,那是另外的话题。
我们今天看见在路加福音18章15节耶稣责备那些人,事实上马可福音的记载是恼怒,我们读一下经文,13 有 人 带 着 小 孩 子 来 见 耶 稣 , 要 耶 稣 摸 他 们 , 门 徒 便 责 备 那 些 人 。14 耶 稣 看 见 就 恼 怒 , 对 门 徒 说 : 让 小 孩 子 到 我 这 里 来 , 不 要 禁 止 他 们 ; 因 为 在 神 国 的 , 正 是 这 样 的 人 。(马可福音10:13-14) 我在想,让神恼怒应该是一个基督徒是最应该避免的吧,因为再往前一步就是神的愤怒了。哪有一个孩子总希望看见自己做什么都让父亲生气呢?那耶稣为什么在别的时候没有显明出来他是恼怒的呢?为什么在这个时候他要恼怒呢?又为什么这些门徒一定要去拦住他们呢?这是我们要好好想一想的。
我们先来看一下门徒的角度。门徒责备他们,其实是想显明自己是义的,就是我看见的是对的。比方说你敢不接待耶稣,那就应该像以利亚那样,叫火下来把你们烧死。今天我们读起来,觉得有点可怕,有点冷酷,但门徒的确是有圣经依据的。因为旧约的确以利亚叫火下来,烧死过两次五十个人,那些人就是因为不接待,不待见神的工人。以利亚都可以这样,耶稣岂不更能这样呢?耶稣为什么会责备?就是门徒替耶稣做了主。门徒认为这样一定对,所以不用问主了,这是一个基督徒最容易掉进去的坑。一个不信的人,他干脆对神的话没有兴趣,他也不可能去引用神的话来佐证他的行为。但是很多基督徒在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好像都很坚持,因为他们都认为他抓住了圣经的原则,他非常确认自己所看见的是对的。
所以在这里,有一个比你确认的圣经原则更大的原则,就是谦卑的原则。谦卑的原则就是你一定要记得,主啊,按你的意思,不按我的意思,因为我是有限的。就算我很确定,我也跟主说,最终你做主。我刚才举的几个例子都有共同的特点,就是门徒都自以为是对的。玛利亚要用三十两银子香膏膏主,那些门徒并不是跟主商量说,这对不对啊?不是的。不只是犹大指责玛利亚,包括犹大在内的其他门徒,其实跟犹大想法是一样的。他们说为什么这么浪费钱呢?三十两银子能周济多少穷人呢?他们说的这句话,这个论断里,其实就表明了他的一个选择,就是认为主不值三十两银子的香膏,不是吗?那三十两银子的香膏卖掉,最终会不会有人用?一定会有人用,可能会是谁用啊?可能是当时那个地区最有钱的人,可能是买给他女儿的,可能是买给他太太的,不是吗?假设是彼拉多最后买了,那是彼拉多贵重,还是耶稣贵重呢?我们这么一分析就知道门徒的逻辑简直荒唐无比。什么叫枉费?地上谁有资格用?问题是他们在当时如此的坚持,他义的不得了,他说你卖了可以周济穷人,这不是义吗?我们在主里的分歧,很多时候都是这样的。但是我们要知道,就算我们再义,我们是人,而且是没有见主面之前的人,我们是在地上在这个肉体里的人,你可能是错的,即便你是牧师,即便你是长老,你也可能是错的。没有人能够代替神。
所以耶稣在恼怒这些门徒,或者责备他们,拦住他们的时候,其实都是因为他们的这一个共同特点,我刚才讲的三十两银子的香膏是这样,拦住别人不让别人传道也是这样,约拿书里的约拿也是这样,他们都是上来就做了决定,没有祷告,没有问主的意思,自以为是对的。门徒就是这样,我们回到路加福音的第十八章十五节,门徒认为这些人不应该这个时候来打扰耶稣,也许是门徒看见耶稣很忙,也许他们有更加义的理由。我们身边也经常有这样的声音,雅鲁的女儿死的时候,身边有人劝雅鲁,说女儿已经死了,何必劳动夫子呢?这个话听着是不是很体贴?你都不好意思反驳。但这个话错的不能再错,如果耶稣真的被你拦住不去雅鲁家了,那女孩就真死了。耶稣要把一个死人复活的神迹就看不见了。我们真的懂吗?我们其实什么都不懂。但是我们喜欢不懂装懂。什么叫谦卑?谦卑就是先看见我自己不懂。
其实门徒真的做错事的时候,他们知道是错的。比方说他们在争谁为大的时候,耶稣问你们在做什么?他就不吱声。他们知道这个不对,哪好意思跟别人说我们在争权夺利呢?但是他敢拦着这些孩子和他们的母亲,他一定理由是义的。所以我们很多时候攥住我们义的理由的时候,我们就变得离真正的对的方向越来越远。我们最可能错的地方,恰恰是我们最认为自己对的地方。所以在这儿,有人抱自己的婴孩来见耶稣的时候,门徒所表现的其实就是我们骄傲的状态。
16 耶 稣 却 叫 他 们 来 , 说 : 让 小 孩 子 到 我 这 里 来 , 不 要 禁 止 他 们 ; 因 为 在 神 国 的 正 是 这 样 的 人 。
我们先把耶稣回应门徒的骄傲的方式来解释一下,假设是我,我很可能会用一个骄傲的方式来指责别人的骄傲,但是耶稣是把对的东西告诉他们。耶稣是用光照和启示的方式,来使人从骄傲里出来。从耶稣回答的方式,我们大概揣度一下,大概就是他们拦住这些孩子,很主要的一层是他们觉得孩子不重要,就不要浪费这个时间了。所以他们是轻视某一部分人,比如说像孩子这个年纪的人。应用在我们身上,我们在主里经常会掉进去的坑,是我们看重事情多过看重人。我举个例子,比方说我们在座有很多做父母的,家里的孩子有时候打碎了一样东西。这个时候你可能会有情绪,这个情绪的来源更多的是对打碎的这样东西的价值,而不是对这个孩子。所以我们要细细分一下我这个情绪的来源,我们往往第一时间的回应,是打碎这样东西带来的麻烦。也可能不是盘子有多值钱,也可能是你刚烧好的菜被打碎了,你要去收拾。神在圣经里,在福音书里给我们看见,他永远看见的是灵魂而不是事情。而这些门徒们要自以为义来做主的时候,他往往看见的是事情而不是人。门徒会觉得,对于小婴孩来说,在他身上没什么事情可做,你给他讲道他也不明白,他又没有生病,你不用医治他,门徒不能从一个事情的角度来理解抱着孩子到耶稣面前来的意义。
我们往下来看耶稣的教导,这是我们今天的主体部分,什么叫做像婴孩?什么叫做像小孩子,这里我要给大家一个准确的定义,以免我们误解。圣经上有一个很准确的解释,在哥林多前书,保罗并不是对着要解像小孩子这个经文来解的,他是在当时说方言这个事情的背景下讲了这句经文,恰好能帮助我们理解什么叫像小孩子啊。我们读一下经文,20 弟 兄 们 , 在 心 志 上 不 要 作 小 孩 子 。 然 而 , 在 恶 事 上 要 作 婴 孩 , 在 心 志 上 总 要 作 大 人 。(哥林多前书14:20) 保罗在这里告诉我们回转成孩子的样式,或者像小孩子,是指在恶事上要像小孩子,他是指着圣洁来讲,并不是指着你的心智,心智就是常识,就是你不要像小孩子那样完全的不明白道理。保罗在这里其实在讲十九节的一个延续,19 但 在 教 会 中 , 宁 可 用 悟 性 说 五 句 教 导 人 的 话 , 强 如 说 万 句 方 言 。他其实就在说,一个别人听不懂的方言,你讲一万句别人也没有办法得造就,你还不如讲五句他听得懂的话,他得造就。因为这就是常识,心志上是大人的人就应该承认。
但是小孩子好的地方在哪呢?他在恶事上,他的确是比大人要好得多。我在读这几节经文的时候,想起一个事情,我们教会有个小小孩,很可爱,有一次教会聚餐,大家排队领食物,小小孩端了一个盘子自己就上去了,爸爸妈妈在后面。我恰好站在他对面那一排,他也在拿,我也在拿,这个时候呢,他走到了薯片那里,他爸爸跟他讲“只准拿两块啊”,爸爸反复讲“只准拿两块啊“,我认真观察他也听见了。然后他就拿了个夹子在夹,夹第二块的时候,碎了。大头的那一块碎在盘子里里,其他的几块碎片在夹子里。我本来想说,你再拿一块吧,但是还没说,就看到他把那个夹子里的碎的捡起来吃了。我就想,这小孩挺聪明,你还懂圣经的道理,在别人的葡萄园摘的葡萄吃了不算偷,拿走的才算偷,所以你就在这吃,吃了也不算两块。但是,小孩的举动让我很羞愧。他把碎的那个大块的拿走了,并没有再拿,所以一共就两块,就像爸爸嘱咐他的一样。
所以大家看见吗,大人和孩子的区别这就在恶事上。什么叫恶事?不按照神的话去行的,就叫恶事。在那天,对那个小孩子来说,耶和华神离得很远,对他来说爸爸就是权柄。这个孩子对待命令的态度,我觉得比我对待神的命令的态度要严肃的多。这就是回转成孩子的意思。我们很多时候对神的话,就算在圣经里读到了,我觉得可能就是像我想对待那个薯片的态度,碎了就吃掉,吃掉再拿一块,我反正还是拿了两块。而且我还能想到圣经的依据,你在别人葡萄园吃的东西不算偷,神许可你在别人的葡萄园吃饱的。我们的聪明是真的聪明吗?
我们回到路加福音的第十八章,17 我 实 在 告 诉 你 们 , 凡 要 承 受 神 国 的 , 若 不 像 小 孩 子 , 断 不 能 进 去 。所以神为什么讲的那么绝对?耶稣在福音书里讲人不能进神的国,不多的次数,这是当中一次。“不像这个小孩子”,他在讲什么?他在讲我们对神话语的认真程度。小孩子也有犯罪的本性,我们从婴儿长到现在,犯罪的本性还是一样。但是我们对待话语的态度在发生改变。良心的声音一直在那里,但是良心的声音对我的作用一直在变淡。神的话语一直不变,但是神的话语对我的影响在变淡。在我信主的最初的时候,我觉得神的话对我的影响程度是更深的。因为那时候觉得这些话很新鲜,我都没有没有听过,在世界里“人之初性本善”的观念一下子就被颠覆了,我觉得这话好有道理啊。现在呢,圣经的确读了不少遍,因为毕竟信了一段时间了,也做了一些工。但是它所带来的试探是什么呢?就是我觉得这句话好像很熟了,也就不是那么重要了。就像我们刚才说的这个小孩子,假设再过十年,他对他爸爸的话就不是这样反应了。我们在座有十几岁孩子的家长,一定知道和孩子斗智斗勇的辛苦,因为他不像当时在两个薯片上那样的认真了。那时候他就得跟你争论了,你凭什么说只能拿两块薯片呢?你这个命令的依据是什么呢?我们老师说了,要critical thinking,要批判式思维,你这是武断,没有依据的。你说不过他了,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已经是大人了,他已经不是孩子的单纯地信靠,接近神的话了。
所以神根本不在乎这个爸爸讲是两片属片还是三片薯片,重要的是你怎么对待这句话。因为当你不愿意按这个话去行的时候,你总有一百样的理由来挑战这句话。当我们来到神面前,我们会接到很多属天的启示,这些启示的道理,在我们一开始接触的时候,我们会有点新鲜感。当你接触时间久了以后,这些道理你慢慢就麻木了,你就觉得其实没什么,就是说说而已。但是,真的不是说说而已的,神真的就是这个意思。恰恰相反,神可能在忍耐了你信主的十年、二十年之后,他是盼望你比十年前在这句话上更认真,这个是他真正对你的盼望。而我们走的恰恰是一条可能更不认真,更是把他撇到一边的路。所以耶稣才会讲这么严肃的一句话。他说你要承受神的国,你总要回到孩子的样子。孩子的样子就是你跟他讲什么,他都认真听。并不是说那天那个小孩他就一定非常听话,我相信他平时也一定很多时候很调皮的。但是至少他在这件事情上所显明出来的,就很好的解释了我们这节经文,就是他对待他父亲的命令,是一个单纯相信并执行的心态,这就是小孩子的心。我们能不能带着这样的心到主面前去?
回到路加福音18节,耶稣是借用这样的一个场景来引出一个更深的教导,就是让我们去观察小孩子,让我们去明白,小孩子的地位正是我们在主里应该有的地位。这个地位就是,我今天是不是还是带着起初的爱,带着信主的时候那单纯信靠他的心来跟主相交呢?我盼望我们每一个主的孩子,都能够有这样的心,我们的主并不是强勉我们的,我们不是一定在他的责备里、管教里带着惧怕来这么做。恰恰相反,主总是一次一次用他的恩典,用他的爱让我们放下里面的惧怕,让我们回转成孩子的样式。在另一处福音书里用的一个词叫回转,回转的意思就是你原来不是孩子了,你变成骄傲的大人了,但是你要回来。所以我们每个基督徒,你里面那个单纯信靠神的心,要越来越回头,往回活,活得越来越像一个小孩子的那种信心,这是一个基督徒成圣的路应该有的。耶稣在很多地方讲到类似的教导,比方说马可福音的十章十三节,还有马可福音的九章三十六节到三十七节,耶稣也是抱起一个小孩子,用的词是像,另外一个地方他用到一个词叫回转。是在马太福音十八章,3 说 : 我 实 在 告 诉 你 们 , 你 们 若 不 回 转 , 变 成 小 孩 子 的 样 式 , 断 不 得 进 天 国 。耶稣其实是借这个小孩子来警告我们,就是我们信主以后,不是让自己在骄傲的路上越活越大,而是在谦卑的路上越活越像一个小孩子。所以第四节说,4 所 以 , 凡 自 己 谦 卑 像 这 小 孩 子 的 , 他 在 天 国 里 就 是 最 大 的 。
意思就是你越来越像小孩子,你的属灵生命就越来越长大。
我们回到路加福音十八章,一开始他讲到祷告之后,他就立刻转向了谦卑,从九节这个谦卑到我们今天讲的为小孩子祝福这个谦卑,直到下一次十八节到三十节的这个谦卑,主其实是一直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你当你要到神面前去求的时候,你是带着一个什么样的心态?首先你要知道你是不配的,同时你要怀着单纯相信神话语的心。你要知道他给你的一定是对你好的,哪怕这个命令你一开始不能够明白,你就去做就好了。然后你就能明白到十八节到三十节的这个部分为什么能够接得上了。耶稣对那个年轻的副官说,你要把所有的都变卖了来跟从我。你如果没有像小孩子的两片薯片的心,这个命令你是没法听的。对那天那个年轻的副官来说,这个命令就像一声炸雷,他除非回转成像这个单纯两个薯片的小孩子这样,否则他那天是没有办法跟神继续那番对话的。我们下次会解释为什么神要这么说,这个人的问题到底在哪?钱财只是一个话题,但是这个话题背后显明了人真信心要走过的路到底是怎样的。我们真信心走过的路,就是一点一点像这个小孩子一样,我敢松手,我敢按神的话去做,看一看结果会是怎么样?求神给我们这样的信心,明白他的确就是一直看顾我们的神。
我们一起来祷告。我们在天上的父,谢谢您赐给我们的宝贵的恩典,耶稣的救恩。我们都是一群不配的孩子,我们常常是像这些门徒一样,带着自己的骄傲来做主主权里的事。但是您却在您的爱里仍在包容我们,更是在光照里来启示我们,让我们能够醒过来。父啊,也求您使我们在得救之后能回转成孩子的样式,谦卑像这些小婴孩,像这小孩一样,说主啊,我就按你的话做,虽然我也不明白到底为什么,但是我知道这一定是对我好的。也求您使我们按着这样单纯的信心来服事您,也求您使我们能在天上最终能看见,原来这就是我们在地上最重要的事。祷告奉主耶稣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