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中文查经

路加福音18章28-30节:撇下一切跟随主(2)


Download

我们继续路加福音十八章,我们先读一下经文,28 彼得说:“看哪,我们已经撇下自己所有的跟从你了!” 29 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人为神的国撇下房屋或是妻子、弟兄、父母、儿女, 30 没有在今世不得百倍,在来世不得永生的。”

 

这段经文的背景是有一个年轻富足的官来到耶稣面前,他想要得永生,他问耶稣我该做什么,耶稣就用一个奇妙的方式引导这个少年人的意识到他不是通过自己做什么,而是看见自己需要什么,他需要被赦免,他需要得自由,因为他受钱财的捆绑,使得他得不到这自由。所以在之后耶稣就和门徒有一番对话,讲到钱财的事情,讲到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要容易。这时候彼得说,你看啊我们已经撇下所有的跟从你了。就是上面的几节经文。我们可以把第二十九和三十节当做主的命令,上一次我们详细把这个命令解了一下。不但是命令本身,更是这个命令背后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作为一个基督徒,该怎么去回应,怎么去做?这个命令的意思不是叫我们用宗教的方式,让我们信了以后把所有这些东西通通不要了。反面的例子就是法利赛人,他们认为我把给父母养老的钱捐到圣殿里去了,我就可以不用养父母的老了。这是一个非常恶劣败坏的事情。在保罗给提摩太的书信里特别提到,人若不供养自己的亲人连不信的人都不如。神从来不是让我们把我们身上的责任撇掉,从来都不是。这是我们上一次得出的一个很重要的结论。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耶稣是怎么做的。耶稣在上十字架的时候把玛利亚托付给了使徒约翰,这是玛利亚配得的。但是之前玛利亚曾经让耶稣把水变成酒,耶稣也顺从了玛利亚,这是玛利亚不配得的。因为神要给出来的远比我们配得的要多,远比我们正常的需要要多。回到29和30节经文,耶稣到底在说什么?他在讲我们不能把这些东西放在主之上,就是我们在地上追求的东西只能有一样,就是主自己。除了主以外,我们不能追求除主以外的任何事。这就是诗篇所说的,凡不以耶和华为神的这人的愁苦必加增。你追求除神以外的任何东西,你都会被它抓住,你就一定会在愁苦里。所以神在这节经文里让我们撇下一切,是盼望我们能在这一切事情上得到自由。同时这样的一个撇下等于是我追求神我就得着了剩下这些东西,房屋也好,儿女也好,父母也好,兄弟也好。例子就是主耶稣自己,当他撇下一切,在三十岁以后开始服侍神的时候,他住了很多房屋,他每到一个地方都是他的家。当耶稣自己上了十字架,他作为儿子的责任是使徒约翰替他承担,这就是他得到了一个兄弟。所以当我们在地上唯一追求主的时候,你得着了主,得着了永生,剩下的你也得着了。当你在地上唯一追求是房屋的时候,你房屋得不着,主也得不着,永生也得不着。就是你抓住房屋就全丢了,你抓住主就全得了,这就是这句话的意思。

 

我们今天的重点是第二十八节,28 彼得说:“看哪,我们已经撇下自己所有的跟从你了!” 彼得说的对吗?他说的对他也说的不对。我们看一下路加福音的第五章,背景是彼得在听耶稣讲道,之后耶稣让彼得把船撑出去,撑到水深之处让彼得下网打鱼,彼得一开始有点怀疑,后来依从耶稣下网打了鱼。我们从第六节开始看,他们下了网,就圈住许多鱼,网险些裂开, 便招呼那只船上的同伴来帮助。他们就来,把鱼装满了两只船,甚至船要沉下去。西门彼得看见,就俯伏在耶稣膝前,说:“主啊!离开我,我是个罪人!” 他和一切同在的人都惊讶这一网所打的鱼。 10 他的伙伴西庇太的儿子雅各约翰也是这样。耶稣对西门说:“不要怕,从今以后你要得人了。” 11 他们把两只船拢了岸,就撇下所有的,跟从了耶稣。(路加福音6:6-11)

 

从11节来看彼得的确是撇下所有,他是做了,我们看一下他撇下所有的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什么。首先,在他撇下所有之前,他经历了一个神迹。这应该是彼得一辈子一网打上来的鱼最多的一次。因为他的网险些裂开,船险些沉下去,神比着他这个网和船最多能承受的来给他的。如果船再大一点,网再结实点,再宽一点,他还可以得更多。所以这个神迹不仅仅在于打上了鱼,而且是一网下去,正好网还不会裂,船还不会沉,多到刚刚好,再多一只鱼网就裂了,鱼就白打了。对于彼得这个专业的渔夫来说,他知道意味着什么。我们在座的每个人都有地上的工作,我们回想一下自己的一生,我相信你应该能看见某一个时刻,就像路加福音五章一开始的这个神迹的时刻,你会知道,如果不是神在你生命中的那个恩典,你不配得的那样祝福是不会发生的。一定会有这样的时刻,可能是一次手术,可能是一次家庭的变故,可能是一次生意上的麻烦。总之你总是会有那么一次,你回头再想一想,你就会知道,如果不是神,你一定看不见这事。

 

回到彼得,是什么使他能撇下一切?不是律法,是恩典。我我们也是一样。耶稣是先跟彼得讲撇下一切的命令吗?不是的。耶稣先给他看见了他看也没看过的,他不配得的恩典。在这个过程中,他没有对彼得讲任何你不跟从我就有定罪的话语,他只有一个命令,就是“把船开到水深之处下网打鱼”。所以当我们要撇下一切跟从主的时候,它的顺序总是,在主的话语里你付出最小的信心,然后这个信心往往把你带到一个你不配得的恩典里去。就像犹太人在红海之前和红海之后,他们跟主的关系会有极大的差别,他们会知道他们的主是完完全全极有大能的主,然后他们就更敢于把自己的主权交给主。在这里,当神把彼得的信心变成一个极大的祝福和恩典之后,彼得做了一个选择,他撇下所有的跟从了耶稣。

 

那是不是所有的人在这个时候都会做这个选择?不是。当时很多人和彼得一起看见了前面的恩典,另外一艘船上的人,和岸边的人,很多人都看见了。所以,没有恩典,你不会撇下一切跟从主,这是一定的。但是主的恩典并不一定使得每个人都会做撇下一切的选择。当主把一个极大恩典给出来的时候,对人的信心就产生了一个危机时刻。你是选择要恩典,还是施恩典的主?当人看见一个极大的不配得的恩典的时候,他里面必然要做一个选择,我是要更多的鱼,还是要更多的主?宽门就是要更多的鱼,窄门就是要更多的主,这就是宽门窄门的区别。地上得救的人少,不是因为主给的鱼少,不是因为主给的恩典少。我们来看一下第8节彼得的反应,西门彼得看见,就俯伏在耶稣膝前,说:“主啊!离开我,我是个罪人!” 你把自己放在彼得的位置上,你可能有这个反应吗?我的第一反应可能是这网鱼实在太大了,再来一网。这网鱼不够买套房的,我儿子正需要一套房,再来一网,多来几网。如果彼得寻求的就是鱼,他就不会撇下一切跟从主。你心里最想要的是什么?当你要了主,鱼就有了。当你只要鱼,鱼也没了,主也没了。

 

今天,你可不可以做彼得一样的决定?可以的。你今天在这里听见这信息,耶稣的形象就显在你面前,你就要做个选择,你要跟他吗?所以撇下一切跟从主,是因为跟从主才撇下一切的。因为眼前这个人我不管他到哪,我不能再让他走了。如果他走了,我有这么多鱼有什么用?而且我可能就不再有鱼了。所以恩典是带给我们一个特别好的契机,使我终于明白这个神有能力,有慈爱,不责备,总是鼓励,总是安慰。我为什么还要自己去抓住我想抓住的那些东西呢?我决定我要跟着他。

 

我们再看第二个例子,路加福音第五章的第二十七节,这里又来了一个人,就是写马太福音的马太,他得救前叫利未。27 这事以后,耶稣出去,看见一个税吏,名叫利未,坐在税关上,就对他说:“你跟从我来!” 28 他就撇下所有的,起来跟从了耶稣。(路加福音5:27-28)马太做这个决定之前,神给他的恩典是什么?是赦罪的恩典,是接纳的恩典。为什么马太在那个档口,耶稣一叫他,他立刻就去了?因为没有犹太人接纳他,一个都没有。他的地位相当于汉奸,他在那个位置上,钱是赚着了,但是所有人对他的定罪使得他非常的痛苦。在他里面,他一直想知道一件事,像他这样的人神还要吗?所以神给出的恩典,形式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个人需要的东西不一样。神对马太,直接给他的命令就是“你来跟从我”。这个命令是律法吗?不是,这是一个邀请。耶稣对彼得是打掉他骄傲的一个命令,耶稣对马太是拿走他负担,拿走他良心责备的一个邀请。但两个都造就了极大的恩典。马太也撇下所有的,起来跟从了耶稣。

 

这两个例子,神给出的恩典,一个是有形的,一个是无形的,但是两个不同的恩典都带来了他们最终的选择,撇下所有的跟从主。是不是所有的像利未这样的罪人,良心一直责备自己,众人都知道他是个罪人的罪人,当他听见耶稣愿意赦免他的时候,都会做利未这样的选择呢?不是。假设我是利未,我也知道我错了,现在耶稣来邀请我跟从他。我想真好,神觉得犯罪没关系嘛,明天我再多收一点。等我给孩子攒够钱了,我就不干了。有没有这样的可能?太有了。既然神愿意赦免,就多赦免一点,再等我几年吧。所以你是想要在恩典里一直躺着去追求世界,追求罪呢?还是你就在这个时刻回头去跟从主?这是一个选择的时刻。

 

所以所谓撇下一切跟从主,其实就是一个基督徒得救自然会有的结果。这就是一个事实,我们并不是一天走到这一步的。得救是从零走到了一,但是你生命的成长是从一走到一百。零和一是有和没有的差别,是天堂和地狱的差别。但是一到一百,是生命大小的差别,是天上赏赐的差别。我们来看利未最后做了一件什么事,29 利未在自己家里为耶稣大摆筵席,有许多税吏和别人与他们一同坐席。 30 法利赛人和文士就向耶稣的门徒发怨言说:“你们为什么和税吏并罪人一同吃喝呢?” 31 耶稣对他们说:“无病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 32 我来本不是召义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路加福音5:29-32)

 

利未都撇下了,哪来的钱去摆宴席呢?这说明利未到撇下不是宗教式的撇下,在他心里钱已经不再捆绑他了。一个被钱抓住的人应该不会为一个小木匠大摆筵席,所以当利未的眼目从世界转向主了以后,他使用他的资源的出发点和方式就完全不同了。就好比耶稣上十字架之前,玛利亚要用珍贵的真哪达香膏来膏主,当时旁边的门徒说,何用这么枉费呢?你为什么不把这个卖银子去周济穷人呢?对于那些门徒来说,主不是最珍贵的,当你真的撇下一切的时候,对你来说主才是你生命里最重要的。你只要有机会,你一定会把你的能力、你的所有、你的资源、你的时间用在主身上。所以主在评论玛利亚的香膏时说,穷人你们常有,你们不常有我,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回到路加福音十八章,彼得说,看哪我们已经撇下自己所有的跟从你了。这句话对也不对。对,因为他的确这么做了。那他不对在哪呢?当我们决定信主的时候,我们想要抓住主的心是真的,在那一刻如果耶稣在你面前,你一定愿意把你最好的东西拿出来去款待他。但这不等于三个月以后你不会回到你原来的世界的捆绑里去,你还是会回去的。所以我们在地上撇下一切跟从主,不是像得救一样,是一瞬间发生的事情。你信的那一刻,你所有的罪,过去现在未来所有的罪在审判的地位上神都全都赦免了。但是你撇下一切跟从主是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成圣的路上你一直要去面对的功课。所以耶稣说,你要天天背起你的十字架跟从我。彼得三次不认主的故事,大家记得吗?他有撇下吗?到最后最关键的时候,跟命有关系了,他觉得还是不行,还是保命要紧。他愿意撇下吗?他愿意。但是我们的信心要经历测试的,这样的测试有的时候我们能得胜,有的时候是会失败的。那我想告诉大家,得胜归荣耀给主,失败也不要沮丧,后面再来就好了。失败就像彼得那样,出去哭一顿,抬头看看主下次再来就可以了。

 

我们读一下另一段经文,15 他们吃完了早饭,耶稣对西门彼得说:“约翰[c]的儿子西门,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彼得说:“主啊,是的,你知道我爱你。”耶稣对他说:“你喂养我的小羊。” 16 耶稣第二次又对他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吗?”彼得说:“主啊,是的,你知道我爱你。”耶稣说:“你牧养我的羊。” 17 第三次对他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吗?”彼得因为耶稣第三次对他说“你爱我吗”,就忧愁,对耶稣说:“主啊,你是无所不知的,你知道我爱你。”(约翰福音21:15-17)

 

这段经文的背景是彼得三次不认主之后,彼得很沮丧,他就又回去打鱼了,又是一晚上没打着。但是耶稣这个时候出现了,告诉他们往水里下网,撒在船的右边,然后他们打上来的鱼又是很多。这时候约翰认出是主,彼得就披了一件衣服冲到主那去,之后就有了这番对话。所以这番对话发生的背景是彼得已经在一个撇下一切的测试里失败了,他愿意撇下一切,但是他做不到,这就叫立志行善由得我,行出来由不得我。我们在生命成长的过程中是会软弱的,会碰到失败的经历。主是怎么挽回彼得的?主还是让他回到一切和主之间的比较上去。他说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这些就是刚打上来的鱼。彼得得救的时候是因为一网鱼,彼得被恢复还是因为一网鱼,所以神永远都是用恩典。假设是我要把彼得挽回,我可能会回去跟彼得深谈一番,我说彼得,我记得你曾经说过,你要撇下一切跟从我,对吗?你怎么讲的你忘了吗?我越这么说,彼得会越绝望的。

 

我们是因为主极大的恩典,做第一次愿意撇下一切的决定的。我们也是因为主极大的恩典,做第二次愿意撇下一切的决定。我们千万不要说我是靠着信心和圣灵得救的,是靠着肉体和意志成圣的,这是错误的教导。彼得在成圣的路上跌倒了,他不是又得救了一次,而是神还是用他不配得的一网鱼,把他带回到一个信心的危机时刻,让他再选一下。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

 

彼得说,主啊,是的,你知道我爱你。彼得谦卑了,他说你知道和我爱你和我们刚才读的路加福音十八章的那节经文,“看哪,我们已经撇下一切跟从你了”已经大不一样了。我们怎么才能做到?你知道你做不到,你才能做到。你知道你做到了,你就做不到了。一个基督徒该怎么成圣?像彼得在约翰福音二十一章说的,“主啊,你知道我爱你”,我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我以为我知道自己,但是到最后我三次不认你。我们也一样,我们来到主面前,说主啊我愿意。但是我知道从现在到见主面的日子,我每一天都可能跌倒,求你带领我每一天都能活在谦卑里。我每一天早上起来跟主说,主啊你知道我爱你。若今天我有悖逆,若今天我有软弱,求你托住我,但是你知道我愿意。这就是真的撇下一切跟从主最好的态度了。

 

我们一起来祷告,我们在天上的父,我们要感谢赞美你,没有什么比这更宝贵的,谢谢您带领我们今天来的每一位弟兄姊妹,都有这颗单纯爱主的心。您今天兴起了许多属您的孩子,他们都怀着单纯的心,如孩子般的信心来到你面前,就如同当时的彼得和利未那般。但是主啊,我们也一样是软弱的。我们甚至有的时候连自己都认不清楚。主啊,求您使我们看见,我们活在这肉体里,这取死的肉体是没有爱的,这取死的肉体是不会信靠您的。也求您使我们不但里面有一个愿意的心,我们更是谦卑的等候您的大能来改变我们的生命。主啊,求您使我们每一个都能最终见你面的时候说,主啊,谢谢您,您带领我真的撇下了一切跟从您。祷告奉主耶稣的名。

您没有评论权限

搜索

相关文章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