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读经
每日读经-《撒母耳记上》3章
- 背景资料
- 分类:每日读经
- 发布于 2020年4月05日 星期日 14:47
- 点击数:16189
撒母耳记上第3章逐节注解、祷读
经文朗读:撒母耳记上第三章
我们来看《撒母耳记上》的第3章,这一章比较短,这章就讲了一件事,撒母耳被呼召。在这被呼召的过程中,神藉着撒母耳给以利再一次的、一个严肃的审判信息,就是三章的内容了。
所以第3章我们就分两个点来分享:第一,来看撒母耳的呼召,第二、就看以利,我们能从里面再学到一些什么教训。那第3章,一开始讲童子撒母耳在以利面前侍奉耶和华,当那些日子耶和华的言语稀少,不常有默示,这说明那时候的属灵情况,因着属灵领袖的生命的软弱,没有办法在罪中得胜,导致神的言语稀少,而且这些事情发生的时候,第3节,
撒母耳记上3:3
3 神 的 灯 在 神 耶 和 华 殿 内 约 柜 那 里 , 还 没 有 熄 灭 , 撒 母 耳 已 经 睡 了 。
这是一个特别形象的环境,就是虽然小撒母耳在那里,但是,整个属灵的环境是很低落的,因着以利的缘故。但是,小撒母耳那个时候,按照圣经学者,普遍的认识,应该是十几岁,不是几岁,应该是12岁以上,是个少年人。那这个时候,神呼召他,我们看见神呼召他,不是像我们想的这样,不是说神在先按照他各方面的能力训练他,神没有这样做;我们看见撒母耳他只是在做他一个拿细耳人的事,和一个以利仆人的事。
所以他在神面前,其实是一个特别典型的谦卑而守圣洁的形象,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分享撒母耳的第1个点。就是我们怎么才能来到神面前得着神的启示呢?不是我自己觉得我配得(得着神的启示),撒母耳连续三次,他都不知道,不知道是神在跟他说话,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就他从来没觉得神会直接跟他说话。
如果我是一个骄傲的人,我看一下以利的两个儿子,那是不能提了,再看看以利这老迈又没有办法胜任的这个样子,我就会觉得,呃,那是不是神就要我来做这件事情呢?我是不是应该努力要去听一下神的声音呢?我是不是努力要去做一点神的工呢?我可能心是正的,是好的,我觉得神应该就是找我做这事的。我们看见神并没有找这样的撒母耳,撒母耳从来没觉得,他在那以后会成为什么神的传话人,如果是,他一定觉得,这是不是神在跟我说话呢?他从来没有这么想,他甚至因此错过了三次。
所以这给我们今天的教导是什么?我们觉得自己不配得,才是配得的一个基础,我觉得自己不是这个可能能做到神工人的这个位置,神才可能在这样的人里面找到一个工人。我们不用去担心,我会错过神的声音,神会叫撒母耳三次,不会错过,但不需要担心,(否则),我可能是骄傲的。所以,撒母耳其实在做的就是他在持守一个拿细耳人的约,这就是代表圣洁了,他没有剪头发,他清酒浓酒都不碰,此时更加是不会说,就是摩西五经怎么讲,他就怎么做。
同时,他持守一个祭司仆人当持守的份,我们怎么知道的呢?因为神叫他,他立刻起来到以利那里去,这是非常形象的,撒母耳这个形象就出来了。他跟以色列的两个儿子的区别,就是什么?他很圣洁,他持守在他的拿细耳人的约里,但是他又不骄傲,他又不说我比他们圣洁,所以我配得,他也没有;他从不觉得神会找他,而且,他是非常忠实的仆人,他在做什么?他一听道声音,他就觉得以利在叫他,他一定要去,那他平常一定也是这样的,那白天的时候一定要叫他,他就立刻去了。神找了一个有信心、谦卑、持守约、圣洁的仆人,这就是撒母耳被呼召的背景。
然后,撒母耳被呼召以后,我们发现,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关要过,就是神跟他讲的第1次启示,就让他特别为难,为难在哪呢?他是不是该把这个启示告诉以利。我们可以想一想,以利跟他待在一起的时间比他妈妈还多,比他爸爸还多,撒母耳在地上在当时感觉最亲的亲人,最亲的老人,而这个话如此之重啊,振聋发聩呀,他不敢讲。
所以这告诉我们的第2点,关于这个撒母耳的被呼召的第2个小点,就是神呼召的人,他要对神付上全部的信心,他不能看人怎么评价,不能用人的方式来对待神的工。我今天可能觉得我不好意思跟我最亲的人讲这信息,或者我觉得我不忍心跟他讲这信息,我就把神放在人的感情之下了。一个神的工人,一个神的传话人,除了撒母耳刚才需要的这些品质以外,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就是像耶稣那样要坚定的传讲从神来的话语,不妥协的传讲从神来的话语,耶稣从来在这些上是不妥协的。我们讲到撒母耳这个形象,讲完了,我们就看见这就是一个耶稣的形象:他谦卑,他柔和,他圣洁,他坚定,他不会因为这句话讲了,可能会使某一个亲人伤心,他就不讲。撒母耳如果当时他不讲,他就没有办法走到三章第19节往后的部分了。所以3章19节以前是撒母耳被神预备的一个过程,他所有的路走完了。
3章19节之后,神就开始使用撒母耳,大家注意3章19节之后再没有说,唉,撒母耳再问神,“是你吗?还是以利呢?” 再没有这种情况了,是不是很有意思?为什么呢?因为当人真的做到了撒母耳的这几点:我谦卑自己,我怀着信心,我勤奋的做工,我最后坚定的传讲神的话,我愿意把自己放在神的手里,而不是放在人的评价和我的情感手里,我就不会错过神的声音,我就再也不用去想,呃,这是谁的声音?我们今天也会碰到很多这样的情形,我说,哎呀,主呀!到底你这句话是不是从你来的?我怎么能听见你的声音?我们倒回去,其实撒母耳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榜样,我们倒回去,去做撒母耳当时所做的事,我们就一定能够成为神合用的器皿,每一个主的孩子,主都呼召他,成为他合用的器皿,这就是今天新约每一个孩子身上的责任,我每一个人都要在主那里,求主给我们他的旨意,我们顺服祂的旨意往前行。
所以今天我们分享的第2个大点,就是关于以利这一家,(以利这一家)我们也连续两章都讲到了。第1、第2章,尤其第2章,我们特别分享了以利的麻烦,问题出在哪呢?就是把儿子摆在神之上,但是,我们可能从2章到22节到25节,我们可能会觉得,唉,以利不也跟他的儿子说了吗?不也教训了他的儿子吗?他儿子不听呀,但我们要知道,以利他可以把他的儿子从那个位置上拿下来的,他没有必要让儿子一直坐在祭司的位置上,他知道当时亚伦的两个儿子,献了一次凡火就被烧死的故事,他也知道他的两个儿子比亚伦的两个儿子更应该死了不知道多少遍了,他这些都知道,但是他就没有办法胜过里面那从人来的,从情感来的对儿子的爱。
所以我们这一对比就能看见,撒母耳到最后,他胜过了,他原原本本把神的话讲给了以利听。我们今天如果一个情商高的人做不了撒母耳这个事情,他甚至很圆滑的会或者改变语气的,甚至调整一些词语的,把话讲出去,而不是原原本本把神的严厉的、严肃的审判信息讲出去;他甚至会跟神说,哎呀,你能不能再给他一次机会,自以为义的来到神面前再跟神谈一谈,或者替以利说两句好话,这些都不是适合神心意的做法。以利在他两个儿子这儿,他真正没有做到的就是,当他发现儿子悖逆到一个程度不肯听的时候,他是大祭司,他有完全的权柄,让这两个儿子从祭司的位置上下来,甚至逐出整个祭司阶层,甚至求神用公义的审判审判这两个人,他都可以做,但他都没有做,所以这个是一个非常非常让我们警惕的事实。
所以在3章的13节说,
撒母耳记上3:13
13 我 曾 告 诉 他 必 永 远 降 罚 与 他 的 家 , 因 他 知 道 儿 子 作 孽 , 自 招 咒 诅 , 却 不 禁 止 他 们 。
所以在3章的10节到14节的这个部分,神就把真正审判以利的原因讲出来了。所以我们知道,神没有把过重的担子,过多的担子放在我们身上,但是,我们应有的责任我们是没有办法规避的。作为以利来说,他的责任就是他没有办法规避他做大祭司的这个位置,就他可以禁止他,他是有权的,我们可以说一个父亲禁止不了儿子出去放荡,就像那个路加福音里浪子的比喻里那个老父亲一样,这事他做不了,他禁止不了,儿子非要去,他是禁止不了,但以利可以禁止他儿子做祭司,他完全可以的,他儿子做不了(祭司)的,所以以利的这个麻烦,就在于他没有办法把自己的情感放在神的圣洁之下,放在神的权柄之下。
所以在这,我们就可以告诉我们一个很好的对比了,从哈拿到撒母耳是一组的对比,从以利到他的两个儿子是一组的对比,我们当如何行,也求神光照我们,也坚定我们的信心。让我们知道,我们要做的就是顺服祂呀,就是把祂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以利很可惜,以利其实在第3章的时候,到最后他其实是已经很无奈了。
所以,最后我们分享一句经文,就是3章18节,
撒母耳记上3:18
18 撒 母 耳 就 把 一 切 话 都 告 诉 了 以 利 , 并 没 有 隐 瞒 。 以 利 说 : 这 是 出 於 耶 和 华 , 愿 他 凭 自 己 的 意 旨 而 行 。
撒母耳就把一切话都告诉了以利,并没有隐瞒。这就是撒母耳与以利不同的地方;以利回答说,这是出于耶和华,愿他凭自己的旨意而行。以利在这一点上,就做得比旧约以色列的后来的那些王要好得多,那些王最后都不肯接受审判,以利是谦卑的接受了审判,但是,在那个时候他年纪老迈到一个程度,他已经没有办法回头了,他是回转不了了,两个儿子在祭司的位置上已经,已经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所以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我们若不及早的从自己的罪中醒过来,回头,越到后面越难,就是我们若有什么东西摆在神之上,这样东西越早的除去越好。一个十几岁的年轻人悔改,比一个几十岁的老年人悔改,在生命中带来的后果要小得多得多了。就像一艘船要掉头,一艘舢板掉头容易?还是一艘大船掉头容易?是不言而喻的!就算大车大船决定掉头,他要绕的半径是何等的大呢!以利在那个时候,他已经意识到他没有办法,他已经做不到了,是一个很让我们警醒,也挺可悲的士师,但让我们今天知道越早的回头,回头,回头,是多么蒙福的事情!求主让我们做哈拿和撒母耳,不做以利和他的两个儿子!哈利路亚!